陳黎詩作陳黎散文陳黎譯詩陳黎研究陳黎花蓮 
                                                                                                                 回首頁


玫瑰騎士的空中花園

讀陳黎新詩集《島嶼邊緣》

島嶼邊緣

廖咸浩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一.為什麼島嶼邊緣?

    翻開陳黎的新詩集《島嶼邊緣》,我們一眼就看到了一種蠢動:離開即物自生活起飛的慾望。繼續翻下去,又看到他對即將來到後現代風,懷著些許不安。彷彿又是那個惱人的問題:生活的藝術或純粹的藝術?這本詩集迷人的地方在於這種困惑,更在於惑起於詩、也為詩所解。

    陳黎的詩如何與此困惑周旋呢?我們必須偕他來到島嶼邊緣,所有陳黎的詩都從這兒開始。島嶼邊緣首先是花蓮。花蓮除了地理的邊陲,還有混血的非主流環境。陳黎自己的閩、客與外省兼容的家庭背景,則是另一種邊緣。而且,在歷史的這個時刻,做一個詩人、尤其是不民粹媚俗、不陷溺激情的詩人,恐怕更屬邊緣族群。這些邊緣的際遇,使他特別能感受多元駁雜、變易衍生的意涵,也促成了他與眾不同的視野。於是,陳黎從島嶼邊緣出發,並且更深入島嶼的邊緣。

    在這本詩集中,陳黎深入邊緣的程度尤甚於往常,是因為『後現代』風格的建立。『後現代』就是對邊緣的肯定以及開發。但與現代主義不同的是,後現代對邊緣的肯定是純粹的肯定,不是基於對超越性大敘述的鄉愁。因此,沒有什麼深重的焦慮。同時,後現代也不似現代主義只圖據守邊緣,更強調從邊緣繼續往更邊緣處擴張開拓,因而充滿對於變異多樣的歡欣與喜悅。

    那麼陳黎要開發的島嶼邊緣在哪裡?在這本詩集中,邊緣的意義是多重而富變化的。有符徵族群的憑空繁衍,也有本土血肉忘情的生長。一切都是文本的雕琢,但卻無一處不情溢於辭。也就是說,他的後現代風是最豐滿的後現代風。陳黎從島嶼邊緣出發,為那些把後現代妄加挪用與論斷的朋友,以詩示例。在形式的表現上,通俗想像中的所謂「著重符徵」(foregrounding of signifier)固然是後現代的特色,但即使像夏宇的作品也未必是全然的「無深度」(depthless)。更遑論陳黎的有所為而為。他的後現代精神在於深入幽微、繁衍幽微;且同時兼及私己國度與公共場域。

    所以我們可以說,陳黎的後現代風的自由與不羈卻是源自對生活本身太多的眷戀。但此雖然與《親密書》中的即物情調有所傳承,但又更細膩、更自由。他仔細的在生活中體驗那些微小易於失察的經驗或聯想,但這些觀察與文本的糾結也更形親密。輯一「秋歌」開示明義點出他的基本態度:面對著生活,他看到了無窮無盡的色彩與聲音。但是,作為詩人,生活的色彩與聲音是必須經由文字來印證的。文字盪漾出的流水般淙淙、文字碰撞出的玉珮般錚琮;文字綻放出來的若夢繁花、文字編結出來的如幻簇錦。這些無窮的變化讓人對生活更能細品深思。比如〈一茶〉,不過是一個名字,卻能使詩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斷的發掘驚醒,並成就了一首詩。比如〈夢蝶〉,就好像是從「浮生若寄」這個詞開始的。然而這樣陳腐的辭彙,到了陳黎手中,又突然有意義了起來。但是詞意的「再起動」(re-motivated)卻是當代的、屬於作者自己的、純然生活的。從「浮生若寄」到「文字的花園」的過程,隱喻了陳黎在這本詩集中雙重的體悟:文字對生活的期許、生活給文字的承諾。


二.文字對生活的期許

    從文字的再啟動,我們可以看出陳黎正在重新經歷文藝復興般的騷動;他熱切的(重新)學習語言、發現語言。「語言」意味著什麼呢?當然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就是陳黎的「馬賽克理論」。再一個語言裡,其實每個字都曾是全新的馬賽克:不知始終,只有晶亮的自己。但日子久了,光彩漸漸暗淡。最後或許只剩得了它們所拼成的圖案:一個龐大而笨重的、奉命必須傳遞的世界。陳黎所做的就是把馬賽克逐一加以擦拭。但是有時候還不只是擦拭,而是著上新的顏色;讓每一個字,又變成了全新的世界。

    但馬賽克是靜止的。詩更像蝶。藉著每一首詩,陳黎進行著文字的蝶變:蝶像夢一般,是通往另一世紀的甬(蛹)道。蝶是那麼的美麗而脆弱,卻又承載著碩大的全世界:

欲用它弱小的身軀
飛載起世界

你聽到那聲音,如一縷鋼絲
自高處垂下
自得其樂地和自己的影子遊戲
而後幻化做一片片薄如羽翼的冬的雪
秋的月,幻化做一串串光彩耀目的
車水馬龍

      陳黎在文字上的獨特面貌,是他──用海德格的話來說──「敢於(冒險)」(daring)的結果。〈秋歌〉一詩正好目睹了這種「敢於」的過程:

當親愛的神用突然的死
測驗我們對世界的忠貞
我們正坐在夏天與秋天尾巴結成的鞦韆上
企圖盪過一堵傾斜了的經驗的牆
向迎面而來的風借一只別針

而如果突然,我們緊握住的手
在暮色中鬆開了
我們勢必要抓住奔跑中的平原的身體
向無邊界的遠方大聲說出我們的
顏色,氣味,形狀

像一棵用抽象的存在留下簽名的樹
我們陸續解下樹葉與樹葉的衣裳
解下過重的喜悅,欲望,思想
成為一隻單純的風箏
別在所愛的人的胸前

一隻單純而美的昆蟲別針
在黑暗的夢裡翻飛
在抽走淚水與耳語的記憶裡攀爬
直到,再一次,我們發現愛的光與
孤寂的光等輕,而漫漫長日,只是

漫漫長夜的孿生兄弟

我們於是更甘心坐在夏天與秋天
交尾而成的鞦韆上,甘心修補
一堵傾圮了的感情的牆
當親愛的神用突然的死
測驗我們對世界的忠貞

   在這首詩中﹐詩人自比「坐在夏天與秋天尾巴結成的鞦韆上」一般,「企圖盪過一堵傾斜了的經驗的牆」。但在放懷飛翔的過程中,我們或許會不安的覺得,即使對「奔跑中的平原」「大聲說出我們的/顏色,氣味,形狀」,或許都免不了「成為一隻單純的風箏」。換言之,詩人也曾擔心詩會太「輕」,或成為不過是一隻「單純而美的昆蟲別針」,對世界無所「裨益」。但最終,他知道他仍會無懼的以他自己的方式「對世界忠貞」:因為,我們會「發現愛的光與/孤寂的光等輕,而漫漫長日,只是/漫漫長夜的攣生兄弟」。就詩而言,「輕」或許才是真正的「重」。

    陳黎在這本詩集中的後現代風作品中,幾乎每一首都忍不住想「輕」、不由得想飛。而且不少作品更「輕」得成了完全的自我觀照:篇篇都可視為「詩藝論」(ars poetica)。在輯二「憑空」部份,文字「物質性」(materiality)的運用幾可謂到達了一種空前的野放狀態,對詩藝的自覺,自然更毫無忌諱。他對文字懷有莫大的包容與喜悅。寫詩,直如〈奧林匹克風〉一詩中所言,就是讓文字(自己)在一起競技。

   而〈憑空〉就是一切的根據:

一隻蜘蛛,我想到
佔據幾枝樹枝
吐詩──
透明的章句經緯一座帝國
一塊完整的天空
雨過風吹

   這是一座憑空打造出來的帝國。既如夢幻泡影一般,但卻又無懼雨打風吹,全然自給自足。因為不怕邊緣,所以「敢於」,既然敢於,就無懼深淵,也不怕無所依憑。

   這樣的信念,到了第三輯加入較多傾向「重」的作品時,仍然再次予以強調:

一個行走於地球,又不甘心只是行走於地球的
走索者
………………
戰戰兢兢地在
懸空的繩索上構築玩笑的花園
戰戰兢兢地走過地球,撐起
浮生
以一支傾斜的竹竿
以一支虛構的筆

    陳黎自給自足的文本世界有許多種類。多數都有「發現藝術」(found art)的成份。如〈英文課〉是以初級英文課本中的句子所排列出的。這些句子原先大概被認為是最平凡甚至平庸不過的句子。但擺在一起時,其文字的物質性的突兀卻帶來了意外的詩感。〈腹語課〉中,將「ㄨˋ」音字與「ㄜˋ」音字成群排列,並分別解讀為「我是溫柔的……」以及「而且善良……」,也是一絕。「ㄨˋ」音字一方面聲音堅決,全無溫柔之感,一方面其形貌又與溫柔的聯想相左。「ㄜˋ」音字則在意義上與善良相反。其障眼腹語之作用顯得分外明瞭。也因此,一群無意義的字竟因而組成了一篇纏綿的情詩。〈一首因愛睏在輸入時按錯鍵的情詩〉則是在以電腦寫詩時,因誤打同音字而在無意間把一首「純情」(而且老調)的情詩便成了充滿肉慾的招喚。

    在陳黎的文字遊戲中,詩的「發現」來自文字物質性(字音、字義、字形等)的重組、來自對陳腐的「諧擬」(parody)。但詩質的誘發則非幽默感無以為之。陳黎每一首成功的後現代風(幾乎是本集中的大多數),都有充分的幽默感,且看以下這首〈不捲舌運動〉:

不捲舌
不打領結
不裝腔作勢
不繁文縟節

輕便自在的行動
讓舌頭成為簡單的獸
躑躅踟躕的蛇不要
戴不慣的首飾ㄓㄔㄕㄖ
這話兒那話兒
可以不要

唸唸看:
石氏嗜詩,嗜食死屍,使十侍
適市,施施拾十四死獅
四獅屍實似石獅,十獅屍濕
似濕柿,石氏撕獅嘶嘶食
是獅,是屍,是史詩……
ˊˋˋㄙㄙˋˊˇㄙㄙˇˊˋ
ˋˋㄙㄙㄙˊˊˋˇˋ
ˋㄙㄙㄙˊˋˊㄙㄙˊㄙㄙㄙ
ˋㄙㄙˋˊˋㄙㄙㄙㄙㄙˊ
ˋㄙㄙˋㄙㄙˋˇㄙ……


獅屍有兩種,好的
繞口令,一如好的史詩
只有一種

不便秘
不臃腫
不違背歷史
不排斥不捲舌

譬如說長
ˊˋ台灣
譬如說三民主
ˇ義統一中ㄗㄨㄥ

    詩中以輕鬆幽默的口吻呼籲不捲舌(「本土化」)。先以「躑躅踟躕」之音與義比喻捲舌之迂迴糾纏繁文縟節,再以ㄓㄔㄕㄖ的字形摹寫花俏但多餘的首飾。而最精彩者乃是以「這話兒那話兒/可以不要」,巧妙的指出,就文化的繁衍增生而言,陽物/源頭/正統(phallus/origin/logos)是不需要講究的。

    但不要陽物只是一種文化態度的隱喻。陳黎的文本演練卻不能缺少情欲:陳黎縱情的遊嬉總是與情欲一體。於是,在《島嶼邊緣》,詩就是不折不扣的愛,即使在遊嬉的當下──「我想念你/在每一節詩快要結束的時候」(〈奧林匹克風〉)。在輯二中遊嬉最厲害的時候,尤其是陳黎情欲最奔放的時候:既是徹底的文本,也是完全的情欲。比如〈南華書〉以「國家」意象襯托情欲的繁複;〈絕情書〉以各式身邊日用雜物展現情欲的駁雜;〈新康德學派的誕生〉以醫藥廣告隱喻情欲之「病」人;〈取材自《詠嘆調》的四格漫畫〉則以字謎遊戲挑逗情欲。


三.生活對文字的承諾

    由此可知,陳黎的文字遊嬉的「輕」並未全然失「重」。「有情」其實一直是陳黎寫作的一貫風格。好幾次在電話中被陳黎如切分般的說話震動。我因此更加了解他為什麼寫詩。他的情感是那麼的豐富,彷彿隨時都能讓人滅頂。因此,他必須以「建碼」(encode)的方式,在符號化的過程中,把感情重新梳理冷凝。詩,於他而言,真是不折不扣的自我的重整。而且,《島嶼邊緣》的他遊嬉偶露機心,有了現實的感情衝擊,也能使機心變得柔美而無稜角。

    情感與後現代交織下的陳黎,在詩中表現出來,就是字字遊嬉、也字字有愛。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前述私己的情欲,但對公眾之愛(包括本土與世界)的系譜也未曾稍有間斷。

    比如〈戰爭交響曲〉中把「兵」字做三塊不同「內容」的方陣排列,其效果可謂令人驚悚不已;兵字本身已經給人一種微不足道的感覺,成群結隊,尤其如此。在詩中其筆劃剝落的模樣,更分外令人愴然(從「兵」到「乒」或「乓」到「丘」,可以看成是從有腿到無腿的過程,當然也可以象徵的看成是從生到死的過程)。

    過去的陳黎對台灣本土的公眾之愛,從未落人之後。但他的本土之愛,自始就與眾大不相同。這個不同一言蔽之就是──多元的體悟。多元的精神在〈蕃人納稅〉、〈太魯閣•一九八九〉等詩中已具雛形。在本詩集中又發展出了更新的方向。這部份的詩作(主要在輯三)未必是本集中最好的,但就對現實的「直接衝擊」而言,其所展露的方向卻是最具開創性與啟發性的。這個新方向就是後現代與本土的結合。

    在《島嶼邊緣》,日趨後現代化的陳黎反而更深沈的進入島嶼的血肉。這些詩在形式上也許沒有其他詩那麼後現代,但在精神上卻是道地的後現代。這些後現代本土詩讓我們了然,血肉竟是藏身邊陲,而文本,正是這一切血肉最真實的血與肉。

    「島嶼邊緣」之所以血肉更豐,是因為這些才是未被圖騰化、概約化、平面化的生命。而陳黎要做的就是經由重重與血肉的愛欲交媾,把被圖騰化、平面化、概約化的島嶼生命化、立體化、細膩化。而這個工作正是以後現代的、不斷的符碼遞換與變幻完成。

    經過詩,他對島嶼的熱情是全面的,絕無國族主義的偏執。因此,才能帶引我們重新回到真正的土地,回到常被刻板的俗世所忽略、唯詩能還有其情面貌的「本土」。如此的本土就不再是官式論述(包括在朝與在野)的抽象本土,但也不會只是未經沈澱的粗糙激情。而是由細膩的文本所活化、所鉤沈的本土。隨著他的詩,我們進入島嶼多層次、多中心的「活」的歷史。

    〈花蓮港街•一九三九〉及〈福爾摩莎•一六六一〉兩首詩銜接〈太魯閣•一九八九〉,再一次見證了這個多元的本土歷史。兩首詩各自把時間往前推進到台灣殖民時代的歷史,發掘它被淹沒與扭曲的面貌。但詩的口吻比以前更輕鬆、更自信、更歡愉。尤其無悲情有肉慾的意象,更顯示他是以一種擁抱而歡慶的態度「再開發」(re-explore或 re-develop)(而不只是「再發現」(re-discover))這些歷史。

    這些詩承接陳黎其他後現代風的一貫精神,把肉慾的意象與文本的物質性結合,讓歷史成為混血新生命的活水源頭。

    從漢人中心的歷史中解放,我們才能唱出真正的〈島嶼之歌〉:島嶼上多元生命交雜激盪下的大合唱。這首詩童謠風濃厚,劇力略遜,但其多元包容的宏大企圖卻值得我們讚許。

    本集的最後一首作品〈島嶼飛行〉更把島嶼生命力的所在,用最簡潔而後現代的方式道出:

我聽到他們齊聲對我呼叫
「珂珂爾寶,趕快下來
你遲到了!」
那些站著、坐著、蹲著
差一點叫不出他們名字的
童年友伴

他們在那裡集合
聚合在我相機的視窗裡
如一張袖珍地圖:

馬比杉山   卡那崗山   基寧堡山
基南山   塔烏賽山   比林山
羅篤浮山    蘇華沙魯山     鍛鍊山
西拉克山    哇赫魯山     錐麓山
魯翁山   可巴洋山    托莫灣山
黑岩山   卡拉寶山    科蘭山
托寶閣山   巴托魯山    三巴拉崗山
巴都蘭山   七腳川山    加禮宛山
巴沙灣山   可樂派西山    鹽寮坑山
牡丹山   原荖腦山   米棧山
馬里山   初見山    蕃薯寮坑山
樂嘉山   大觀山    加路蘭山
王武塔山   森阪山    加里洞山
那實答山   馬錫山    馬亞須山
馬猴宛山   加籠籠山    馬拉羅翁山
阿巴拉山   拔子山    丁子漏山
阿屘那來山   八里灣山    姑律山
與實骨丹山   打落馬山    貓公山
內嶺爾山   打馬燕山    大磯山
烈克泥山   沙武巒山    苓子濟山
食祿間山   崙布山    馬太林山
卡西巴南山   巴里香山    麻汝蘭山
馬西山     馬富蘭山      猛子蘭山
太魯那斯山   那那德克山    大魯木山
美亞珊山   伊波克山    阿波蘭山
埃西拉山   打訓山    魯崙山
賽珂山                       大里仙山
巴蘭沙克山   班甲山    那母岸山
包沙克山   苳苳園山    馬加祿山
石壁山   依蘇剛山    成廣澳山
無樂散山    沙沙美山    馬里旺山
網綢山    丹那山    龜鑑山

    「大量表列」(cataloguing)是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都會使用的技巧。前者用以凸顯表列物件背後的「豐饒存在」(presence)。後者主要在突出物件本身的物質性。在此詩中,則可謂二者兼而有之:既是各個山名本身的存在,也是山名背後的本土的存在。

    孩童的口吻與山名的表列,使得這首詩乍看彷彿童話。但它主要並不是給孩子看的,而是給那些目光已經遲鈍、心智已經老化的人看的。「珂珂爾寶(山)」被變成「珂珂爾寶(寶)」之後,一時間,所有的山都活了起來:他們不再是地圖上死板而無意義的名字,而是一群被空洞的「本土」囚禁多時、此刻爭著要復活的精靈。詩是什麼?不就是對熟悉的一切投以陌生的眼光嗎?

    而且,珂珂爾寶的位置已經留好(就在賽珂山與大里仙山之間),他是定會下去的。因為他/我們已經飛行太久了。

    但此處的「降落」與「飛行」並不是「生活」與「詩」各自的隱喻。反而是「生活/詩」與「非生活/非詩」的隱喻。在島嶼上方飛行,我們看到的是台灣的「概要」,而不是台灣的「血肉」。所以我們要以詩降落。但以詩降落就是為了要以詩重新起飛──從島嶼邊緣,不循一定航線,時高時低……。

    這首詩總結了陳黎這本詩集的基調:文本但不空洞、熱情但不激情、懷舊但不悲歌、深沈但不肅殺、本土但不偏狹、飛翔但不無著。總之,陳黎非常具體的證明了,唯有設身「島嶼邊緣」,我們才能看清生命(不論是私己的或公眾的)的美好;唯有透過詩,才能充分享受這份美好。

  ——原載陳黎詩集《島嶼邊緣》  (1995年12月,皇冠出版公司)

島嶼邊緣

 


【前往】

【陳黎詩集1《廟前》
【陳黎詩集2《動物搖籃曲》
【陳黎詩集3
《暴雨》
【陳黎詩集
4《家庭之旅》
【陳黎詩集5《小宇宙》
 【陳黎詩集6
《島嶼邊緣》
【陳黎詩集7
《貓對鏡》
【陳黎詩集8  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


回首頁         陳 黎文學倉庫       MailMail m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