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心理學教學大綱
 
一、教學目標

視覺藝術心理學結合藝術學與格式塔心理學,從藝術創作與欣賞兩個不同的層面研究人類在藝術活動中的心理機制。將介紹藝術與心理的關係、藝術品如何引起人的心理反應、影響藝術表現的心理學理論、心理學理論應用在藝術創作的例子。

從構成藝術的幾個元素切入,如色彩、造型、構圖、節奏、象徵、符號等,分析這些因素如何對心理產生影響,並在何種狀態下產生怎樣的影響,以實際的作品舉例說明。

學生透過對視覺藝術心理學理論的認知,未來能將視覺心理應用來於藝術創作中,以獲致更優異的藝術作品。

二、教學內容與進度
 
週次
課程內容
1
課程內容概說
2
格式塔與視覺藝術心理學
3
視覺藝術心理學之理論基礎
4
視覺心理學與藝術表現-錯覺
5
作品分析與分享-作業1
6
視覺藝術心理學與藝術表現-構圖
7
作品分析與分享-作業2
8
藝術與視知覺-色彩
9
視知覺的理解力-藝術風格分析
10
作品分析與分享-作業3   繳交讀書心得
11
形式的意義-藝術家的創造動機與與藝術創造力
12
期中考週
13
視覺藝術與藝術治療
14
藝術家之疾病與作品特質-以孟克及哥雅為例
15
藝術家之疾病與作品特質-以梵谷為例
16
異文化的符號認知
17
作品分析與分享-作業4
18
期末總檢討與回顧
 
三、教學方法

教師以powerpoint放映相關圖片藉以說明講述,課堂討論議題,同學分組課外專題討論、課堂報告。

四、學習評量

平時成績:50%
          出席與參與討論20%(含故宮參訪心得一篇1000字)
          報告30%:書面報告15%、口頭報告15%
                             報告內容配合上課內容每次選取五幅畫作依上課所探討的議題分析
                             ,書面報告以PPT並附加說明文字形式繳交。
期中筆試:30%
讀書心得:20%:任選下列參考書目之任一本,書寫2000字之讀書心得。

五、參考書目與網站

1.柯勒(Wolfgang Kohler)著,李珊珊譯。《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台北:桂冠圖書,1998[民87]。花大圖書館索書號: 170.182 846 87
2.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與視知覺》(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本書另有譯者:李長俊。《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市:雄獅,1982。花大圖書館索書號:901.4 8325 1982。李長俊的譯書中作者的姓改譯為安海姆
3.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郭小平、翟燦譯。《藝術心理學新論》(New Essays on the Psychology of Art)。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花大圖書館索書號:901.4 8542 81
4.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滕守堯繹。《視覺思維》(Visual Thinking)。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5.賈克˙瑪奎(Jacques Maquet)著,武珊珊、王慧姬譯。《美感經驗-一個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The Aethetic Experience-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the Visual Arts)。台北:雄獅美術,2003[民92]。花大圖書館索書號:180 834 2003
6.貢布里希(E. H. Gombrich)著,林夕、李本正、范景中等譯。《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研究》(Art and illusion)。長沙市: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花大圖書館索書號:901.4.8355-2.2000
7.Winner Ellen著,陶東風譯。《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民86]。花大圖書館索書號:1997 901.4 8638 86
8.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市:設計家文化出版社,[民73]。花大圖書館索書號:901.4 8484

六、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