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代是台灣散文發展的劇變年代。張曉風曾指出,這個年代的散文作者「偏傾於個人思維的走向」,家國與政治的熱中關懷少了,呈現出一種往個人心智與世界對話發掘的傾向。
另一方面,九○年代也是文學出版「低迷」的年代。文學作品常遇到滯銷的窘境,反而帶「速食」性質的商業出版品炙手可熱,於是「沒有人靠散文寫作吃飯」,這間接反映出文學散文出版的時代困境。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網際網路勃興產生的效應,網路傳媒的便利,使得文學作品不需經過篩選,就可以自行在網路上「出版」,因而人人皆可以為作家,「文學」的面貌在這裡變得模糊了,文類的界線、文句結構的藝術性要求等等,遭受前所未有的崩解與挑戰。與此同時,文學界也正掀起一股文類變革的風氣,散文遊走在虛構與寫實之間,其文類徘徊在與詩、小說難以分辨的區域之間,如王鼎鈞《千手捕蝶》、《杜十三《新世界的零件》、簡媜《女兒紅》等等。
九○年代的散文作品延續八○年代的「多元」走向,細分出更多形式的書寫。兩性議題上有廖咸浩、蔡詩萍、平路等;在族群書寫的部分有夏曼•藍波安、利格拉樂•阿烏,而如何母語書寫族群,則是九○年代仍在摸索嘗試的課題;在旅行散文的部分有賴端和、鍾文音等;在專業化的「術語式散文」方面,有龍應台、焦桐、林文義、楊照的文化批評;劉克襄、吳明益的自然生態書寫;在飲食文化有林文月、盧非易等。
此外,九○年代也是老中青散文作家爭鳴的年代,較有成就的散文家另有葉石濤、余光中、隱地、張曉風、杏林子、周志文、吳晟、蔣勳、顏崑陽、廖玉蕙、林清玄、陳幸蕙、劉黎兒、孫維民、林耀德、唐捐、鍾怡雯、陳大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