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散文篇】

  概念界定

  日治時期

  五○年代

  六○∼七○年代

  八○年代

  九○年代

 


 
 
 
 


 八○年代是台灣社會開始轉型的十年,而1987年政治解嚴之後,社會型態的變動愈形劇烈。台灣社會進入高度商業化、資訊化的時代,而另一方面政治解嚴後,各種意識型態與政治立場,迅速的躍上台面成為眾聲喧嘩公眾話題。反映在散文上,就是諸如都市、飲食、情慾、環保、性別、族群等等新主題的開發與新視野的拓展。

 

 八○年代的「多元」,指的是散文的主題與形式,也是指寫作者的年齡層、職業而言。老一輩的作家如蘇雪林、張秀亞、羅蘭、齊邦媛、葉石濤、王鼎鈞、余光中、張拓蕪等,仍持續以「文」為志業不懈地創作。另一些「中堅」的散文家投入意識型態紛紜的主題之中,各自開闢出一片天地,張曉風、杏林子等女作家,將觸角延伸至社會的角落,關懷並書寫女性與社會邊緣人的生活。吳晟、陳冠學本著一貫的對台灣農村與土地的濃烈情感,寫出別具台灣特色的「田園文學」。

 

 年輕一輩的作家在散文題材與形構技巧的開拓上值得注意。隨著台灣工業高度發展,「環保」在此時成為新的時代課題與隱憂,韓韓、馬以工等致力於著文呼籲大眾關切環境污染與自然資然消逝的危機。而林耀德於此時提出「都市文學」的概念,認為「都市文學」並非七○年代鄉土文學潮的對立面,而是都市人集體潛意識的深層考掘。

 

 事實上,都市散文在九○年代的興起,不僅是社會極驟變遷造成舊社會及舊觀念解體的結果,同時也因過去社會從來不曾有過時空以外四度空間的變革,使得新一代的作家面對都市的心態與關物角度有了調整。像林耀德在〈幻戲記〉、〈魚夢〉中,便採取魔幻寫實的表現手法,在真實與虛幻的模糊地帶中不斷游移,進而深及都市人的深層心理。

 

 總結此時期的散文主題新走向,無不與台灣社會發展有關。其中又以都市化與資訊化、資本主義化,對作家心靈層面的影響與型鑄最為顯著,文學作品的「形式」本與「內容」息息相關,八○年代作家心靈結構的變化,就在下一個十年中反映在散文文體的丕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