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散文篇】

  概念界定

  日治時期

  五○年代

  六○∼七○年代

  八○年代

  九○年代

 


 
 
 
 


 日治時期時期的文學創作者並未把創作的主力放在「散文」上,因而對散文文體的「自覺」不若同時期的新詩和小說來的敏銳。報刊雜誌上雖然不乏有出色的議論、批評之類的雜文,但這些作者可能並未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散文-文學」的寫作,其理由有二:

 

 一是散文所使用的「中國白話文」來自於中國五四運動的啟發,連帶一些文學觀念也受到中國的影響,例如重視小說之於新民風氣的功能性,於文學家則標榜魯迅等具批判、戰鬥性格的作品。因此,台灣的知識份子自覺於行文必須淺白流暢、言之有物,目的往往都集中在於介紹世界新知,如科學、法律、醫學常識、民族運動等,用以達到啟蒙、提高民眾智識水準的目的。故此時期雖有散文之體裁,但未見有人專注於散文的書寫,或者明確的散文之文體觀念。

 

 二是1930年之後,台灣新文學的發展受日本現代文學影響的部分漸多,此時期有高水準的「美文」出現,但都是以日文做為書寫語言,可以想見的是這些「美文」其文體的認知接繫著日本文學,因此,從中國文學傳統中歸納出來的散文類型,對於這些日本語的「散文」,在分類上可能有不適當之處。

 

 日治時期散文的發展約略可以1930年做為一個前後期的界線。前期的散文發展,以中國白話文為主要的書寫語言,內容則以議論、說理、記述、雜文為主。後期的散文以日文為主要的書寫語言,內容則以以抒情、記述、雜文為主。

 

 日治時期的散文堪稱成家的,可以林修二為代表。林修二為風車詩社的成員之一,其散文內容多為林氏旅行時的記事或感觸,意象活潑清新、情感細膩,主題多圍繞著風景、鄉愁、性靈的冥想與體悟,是日治時期散文作品中難得一見的美文。另有賴和〈獄中日記〉,記述了作者一個半月的入獄心境,樸實懇切,賭文如見其人,亦為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