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九○年代,都市文學與各式主義的實驗風潮持續發酵。
後現代、後殖民、新殖民等理論資訊接續湧來,新一代的小說創作者幾乎很難避免受到影響。一方面,美學型態的多元駁雜讓作家在創作小說時有更多的套路可尋;另一面,對「小說」與「真實」本質的重新思考、定位,也讓這些新一代的作家在書寫的同時,質疑小說的再現功能與歷史的大敘事。像林燿德《一九四七高砂百合》、張大春《尋人啟事》便採取後設與魔幻寫實的策略,經營起文字的迷宮。另外,性別與家族書寫也一度成為文壇關注的焦點。紀大偉、曹麗娟、洪凌等對同志議題多有著墨,郝譽翔、李昂、施淑青、成英殊專注於女性議題的挖掘,駱以軍、舞鶴等則致力於家族小說的書寫。
網路小說的出現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九○年代後,網路媒體迅速發展,許多創作者往往藉網路之便發表各式小說或進行小說接龍。這雖然讓小說的專業化有下降的趨勢,但快速流通與普及的結果,卻也促成新一代網路小說家的群湧乍現。知名者如蔡智恆以Jbt的ID在BBS站上發表〈第一次親密接觸〉,其黑色幽默的筆調與略帶後設的小說寫法,便曾引起一番熱烈的討論。
綜而觀之,在世紀末的前夕,九○年代的創作者所接受的社會、文化的衝擊遠比八○年代又更增許多。小說本質的思考與網路媒體的興起,帶給了作家更多的創作空間,讓他們勇於嘗試各種不同的題材與小說類型,但過度的解構與顛覆,卻也在無形中減弱了小說敘事的饒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