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治時期的小說在發聲之初,本著新文學運動的精神,以反封建舊思想、反帝國主義的抵抗與批判現實的精神為基調,表現出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
進入三○年代之後,以留日學生為主,創作出的「新小說」,由於受到日本現代文學「新感覺派」的影響,大多有著注重感官的、心理與私密經驗描寫的特色,這亦使得「新小說」成為現代主義小說的先驅。
就語言方面來看,這時期小說使用的語言,以中國白話文和日文為主,以中國白話文寫作的小說,在歷經三○年代之出一場台灣話文論戰之後,逐漸有將地方方言融入小說語言中的傾向,如賴和〈彫古董〉、〈棋盤邊〉、〈一個同志的批信〉等篇,都可以看出作家欲將母語整合至文學創作中的苦心。而整體來說,以日文寫作的小說其藝術成就比較高,原因有二: 其一,日本政府並不真正地鼓勵漢文創作,尤其在進入皇民時期之後,漢文早到禁用的命運,使得台灣作家(尤其是受新式教育的年輕作家)大多習於使用日文寫作。 其二,台灣作家用以吸收世界思潮與現代文學知識與典範的媒介語言幾乎都是日語,自然在日文創作上較能駕輕就熟。這是時代環境限制與影響之必然,並無關乎作者個人的國家與身份認同問題。
依葉石濤對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分期來看,第一期為「搖籃期」(1920∼1925年),代表作家與作品有追風(謝春木)〈她往何處去〉、無知〈神秘的自制島〉。第二期為「成熟期」(1926∼1937年),此時期台灣作家輩出,作品的水準與日提升,代表作家有賴和、楊雲萍、楊守愚、楊逵、蔡秋烔、朱點人、王詩琅、林越峰、張慶堂、巫永福、張文環、翁鬧、吳天賞等。第三期為「戰爭期」(1938∼1945年),此時期的小說藝術之成就最高,代表作家有張文環、呂赫若、龍瑛宗、王昶雄、葉石濤、周金波、陳火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