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寫內容主題上的呈現,則大致上可以區分成四類:
(一)控訴及抗議: 這可以說是原住民文學的基調,表達出原住民在這塊島上所遭遇的各種不公平待遇,尤其是殖民的慘痛經驗及不平等的漢原關係,成為重要的書寫焦點所在。以最早用漢語發表詩歌的莫那能的《美麗稻穗》堪稱最具代表性,書中的詩句簡單明白卻深具震撼力︰在<燃燒>一首詩對中國民族神話抱持著質疑;<回答>則毫不保留地控訴原住民被殖民的不平等遭遇,於是莫那能直接的控訴成為早期原住民文學最鮮明的存在。而這些的控訴的內容,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更多新的面向:田雅各的文章不強調對立,並時時流露人道精神,引起的是更多深沉的自省;瓦歷斯.諾幹以後殖民論述去談論,將抗議的層面提到理論的層次;阿女烏則以女性創作的立場,以女性主義的角度去切入介於原住民女性和漢人女性間的不對等關係,開發出更多元的面貌。
(二)認同的焦慮: 由於漢文化的強勢入侵,部落文化不得不面臨沒落的處境,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促使原住民非得去正視認同的問題,而如此引發的焦慮,成為原住民文學創作者反思的所在,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山海世界》、《夾縫中的族群建構》等書,對此議題有深刻的思考。
(三)對原住民文化的重新審視: 在島嶼美麗的山海環繞之下,學會和大自然和平共處是原住民文化最重要的一個特徵。然而強勢的主流文化帶來則是部落文化的消逝及忽略,受過現代教育洗禮的原住民作家處於這兩個文化之下,開始重新去面對及體驗原住民文化背後所帶來的意義,及其與原住民存在的關係,這樣的課題成為近年來書寫的焦點。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中以作者本身返回部落的經驗為故事主題,是為最佳代表。書中以「我」在不顧眾人反對回歸最原初的生活模式作為起點,開始了作家對達悟族海洋文化的省思,另外對於現代生活之反省,更突顯出主流文化對環境破壞的視而不見。
(四)女性/性別: 就目前創作狀況來說,原住民女性作家仍屬於少數,觀察孫大川於2003年編選的《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共七大本,分為小說、散文、詩、評論四類。),裡頭收錄的原住民女性作家也僅僅有︰劉武香梅、里慕伊•阿紀、利格拉樂•阿女烏、董恕明四位,而真正持續發表作品也只有利格拉樂•阿女烏一人而已。不過,她們的出現卻為原住民文學帶來更多複雜的議題,提供出有別於男性原住民創作者的視角。以利格拉樂•阿女烏為例,一半排灣族一半外省的女性身分,使她成為台灣社會的邊緣弱勢者,散文集《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對排灣族母親的生命歷程及對童年不愉快記憶的著墨,充分見證出原住民女性的生活境況。除此之外,一段婚姻的經歷更讓她思考在原住民不同文化之間的衝突,及原運背後可能隱藏的性別階級的差異,這種深入性別與女性議題的開發,皆是原住民男性創作者所未觸及的領域。利格拉樂•阿女烏勇敢面對傷痛的書寫,讓我們見到獨屬於原住民女性書寫的力量。
總結前上四類,由抗議的主題到對原住民女性生活的省思,因為他們特有的身分經驗,帶來除卻是別於主流漢文化的聲音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新的視角之下對現代性生活的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