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專區

燕子口 文山溫泉 砂卡噹 白楊步道 綠水步道
九曲洞 布洛灣 天祥 長春祠 慈母橋

《燕子口》

             過太魯閣               

                                                                     吳育臣

樹葉隨著季節落籍
最後一片葉子歸鄉前
我沿著摺角攤開
你翻山越嶺的信
有南飛的候鳥棲在光滑的峭壁

燕子口:
魔術師的帽口微張
千萬隻燕子爭先恐後飛出
啣起陽光來補天
然後與放牧的雲玩捉迷藏
直到日影剝落而遺失折返的路線

九曲洞:
第十號出口是否
仍會在那邊等我
在曲折幽暗的腸壁裡
我是一顆未消化的米粒
仍想念陽光的味道如同
在鑲滿陽光的北回歸線長長
長長的皮帶上
我只是思念的細孔
讓時間刺穿

晚風奏響樹林
在縱谷內迴盪
而那一枚隱沒在高音裡的
憂鬱低音
是你獨特的鄉音嗎

(選自花蓮詩路--給花蓮一首詩)

名稱由來

        中橫公路由寧安橋再向西行,由大理石峭壁缺口處可看見對岸石灰岩受溪水侵蝕形成無數凹洞,這裡在春夏季過渡時期,常會有小雨燕或者是洋燕成群穿梭,形成「百燕鳴谷」的景象,因此有了『燕子口』的名稱。

沿途景觀

        陡峭的大理石岩壁近在眼前;下方,清澈的立霧溪就在腳邊潺潺流過。立霧溪流到這裡,由於侵蝕力量強大,崖壁形成垂直陡立的U字形峽谷;在闢建中橫公路的時候,特別順著地形開鑿了幾個曲折的隧道。

地形特色

        燕子口岩壁上面的洞穴大多都是沿著岩壁上岩石的節理面分布。形成原因可能是因為曾經是地下水流的出口經過地下水長期的溶蝕作用形成;也有可能是與河流造成的壺穴發育作用有關。

  所謂的壺穴就是指:在河底凹陷處,有時因為沉積物過大,使得水流沒有辦法將之帶走反而困在原處。通過凹陷處的水流進行旋轉的運動,將沉積物的顆粒打漩,隨著渦流旋轉的顆粒就像鑽井的工具使河階進行擴大或加深的作用。往下鑽的顆粒遭磨損或帶走仍會不斷有新的顆粒來取代,最後可能會形成內部空闊而開口圓窄巷水壺一般的深洞,稱為壺穴。然而壺穴通常會隨著河留下切遺留在岸壁,隨著降低的河床在底部又形成新的壺穴。

  現在我們所看見高懸的洞穴中還遺留卵石、礫石的堆積,就可以證明:過去立霧溪的水流曾在那樣的高處。這也顯示在地表上有地盤上升、水流下切的證據。

照片實景

燕子口

               

小雨燕                                   印地安人頭像

湍急的溪流沖蝕出多樣的岩石造型,印地安人頭像就是一件水雕傑作。

居住生物

        提到岩壁上的洞穴是小雨燕、洋燕及其他燕類穿梭飛翔的地點,介紹一下雨燕。雨燕屬於雨燕科,有較長的鐮刀型雙翼,飛行時左右翼輪流鼓動,背部有明顯白腰,喙部可向兩側張開,可以一邊飛行一邊補食蚊、蠅、虻、蛾等昆蟲。因為雙腳無力,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飛行,偶爾會用爪鉤在岩壁上停歇。普遍分佈於1500公尺以下的天空,尤其在陰雨時,燕子的數量會增加。

相關景點

        魯丹溪畔的河階地原本是泰雅族凱金(Qaitsm)部落所在地,凱金是泰雅族語(意為:陽光照射不到的蔭蔽處)。因為凱金部落的東面靠山,背向陽光。凱金部落是自居住在綠水附近的科蘭部落遷移過來的。

  印地安人頭像,是因為湍急的麗務溪流沖蝕出的岩石造型,因為形狀像是一位印地安人的側面,故得名。

交通指南

        遊中橫太魯閣峽谷,以自行開車或租車較為方便,至於大眾運輸工具只有花蓮客運;花蓮客運往返花蓮與台中間,每天僅有1班車,路線均會經過天祥站。利用客運班車遊太魯閣,最好減少停留景點,建議以兩、三個定點旅遊,再輔以健行。
        花蓮客運站TEL(03)833-8146
        中橫公路TEL(03)869-1311
        蘇花公路花蓮段TEL(03)823-0570
        蘇花公路南澳段TEL(039)982-161
        國家公園警察總隊TEL:(03)862-1405
        賞雪專車TEL(03)862-1100361

建議參考網站

        太魯閣國家公園 http://www.taroko.gov.tw

        花蓮訊息網 http://info.tai-wan.org/yanzikou/

鄰近景點

        布洛灣→燕子口→

推薦留言板

        我和家人來到一個休息區,看到一塊側面很像印地安人人頭的岩石,想說順便去燕子口瞧瞧,結果才發現原來我來過了好多次,只是今天才知道那個地方叫做:燕子口。車子一開進太魯閣國家公園,彷彿就像有繞不完的彎路,「九曲洞」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老爸解釋說:倒不是因為真的有九個洞,只是用「九」來形容公路這裡的多彎。車子開進九曲洞後,很多壯觀的風景都被隔絕,彎曲的公路只能看見堅硬的岩層,而我只好把頭伸出窗外,從靠近溪谷的洞穴中才能看見峽谷的美麗風景。峽谷對面的大理岩,從深灰到純白。到了燕子口,山勢開始變得高峻雄偉,靠溪床的山壁上有許多洞孔,燕子就在這些山壁上的洞穴中築巢而居。老爸告訴我:這裡山壁上的洞穴都是石灰岩受溪流的長期侵蝕,一些比較鬆軟的岩層逐漸受侵蝕最後就形成洞穴,叫做「壺穴」。可是我看不見燕子,因為人聲、車聲早已將這些燕子們給嚇走,如今偶爾只剩下幾隻燕子還有穿梭在附近。不過燕子口附近峽谷深窄,不好停車,建議可以把車子停在前面的靳珩公園,再下車步行欣賞沿途的美麗風景。

國立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學生--鄭家韻

資料來源

        http://info.tai-wan.org/yanzikou/

        http://www.motc.gov.tw/hypage.cgi?HYPAGE=travel.htm

        http://www.taroko.gov.tw/trail/wtrail001.html

        http://hot.com.tw/train_3w/1511/151105.htm

        http://www.cdn.com.tw/daily/1997/08/26/text/860826f3.htm

以上僅供參考,詳細資料以實際情況為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