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手機遊玩─談智慧觀光

  資料提供/東華大學資工系羅壽之副教授;資料整理/記者江思婷

  出外旅行是多數人紓解生活壓力的方式,選個符合需求的旅行團,算是最輕鬆不過的安排方式了。

  但是為了省錢,或是喜歡遊玩一些私房景點,就得靠自己花心思規劃行程,對不熟悉的人而言恐怕會造成困擾。隨著科技的進步,地圖進入數位化,旅遊走向資訊化,透過簡單的網頁搜尋,從網路上可以找到琳瑯滿目的景點介紹與推薦文,照著別人的經驗遊玩絕對沒錯吧。

  出發前再動動手指在導航器上選定地點,就不怕開車迷路了。

  然而,在這些科技的輔助下,旅行是否變得更加輕鬆與豐富呢?似乎還不夠,我們總是希望身旁有個專門的響導,可以依據需求規劃完整的行程,旅行中可以協助引導路線、處理意外狀況,並提供在地特色的解說。

  今天我們要談資訊科技可以讓你手上的智慧型手機,變成虛擬的個人響導,實現智慧觀光的願景。

  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系羅壽之教授所主持的「無線網路服務工程實驗室」多年來致力於智慧觀光的軟體應用開發,設計整合多樣服務的旅遊導覽平台,對旅遊的前、中、後3個歷程提供不同的輔助技術。

  例如,旅行前提供自動推薦功能,根據個人過去旅遊的喜好(自然山水、人文建築、地方風情等)與其他用戶的評論,協助用戶選定喜愛的景點。接著依據用戶給定的旅遊天數,參考每個景點的建議停留時間,自動排出最佳的多天旅程規劃。旅遊中則應用手機的軟硬體功能,提供即時的服務。譬如,利用GPS的定位掌握用戶的所在地,透過手機畫面或是喇叭提供在地的解說;面對陌生的文物建築時,可以透過相機的拍攝,藉此自動辨識建築物的名稱;將手機相機鏡頭對著街道,透過擴增實境(AR)的技術,於畫面標示附近的商店名稱與距離等;開車期間如果發生意外,手機可偵測異常的撞擊與翻覆,或乘客的尖叫聲,以觸發緊急事件的自動通報。

  旅遊後,協助用戶撰寫線上旅遊日記,並透過社交網路分享旅遊心情。

  成功發展智慧觀光的應用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投入,除了基礎的資通訊背景外,介面的操作與呈現需要藝術美工的專長、內容的陳述需要文史背景的專長等。東華大學理工學院新開設的「智慧科技跨領域應用與實作」學程,目的就在於培育如此的跨領域人才。學校中長期校務發展更是將實現在地智慧觀光做為任務之一,屆時透過產官學密切的合作,共造美好的東台灣之旅。

  週四, 31 八月 2017 08:24

  (本文原刊載於東方報,感謝提供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