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舉辦全民科學週-金針山下科普教學宅急便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科學教育碩士班林靜雯教授率領的「南花蓮2018全民科學週-金針山下科普教學宅急便」團隊,於10月起連續4個月舉辦6場次活動。東華大學校車搭載著團隊精心設計,具花蓮在地元素與科學闖關素材的科普教案、教具及經驗豐富的科普團隊,深入光復、萬榮以南的中小學進行研習。藉著培訓高年級學生擔任科學闖關小關主,將科學知識、探究與實作的精神及對科學態度的興趣帶回,散播給學弟妹們。

玉里國小2場次活動,第1場次於10月11日舉行,第1個教案是玉里國小退休教師王思青和卓溪國小布農族耆老黃國雄設計的「智勇小獵人」,由耆老示範陷阱架設,王思青老師解說陷阱製作所涉及的力學原理,再帶著學生自製簡易的捕獸陷阱,希望學生在延續傳統文化和現代保育行動間取得平衡。松浦國小王邦文老師利用氣球模擬地球,說明地球傾斜角度與太陽照射對臺灣4季的影響。王邦文老師現在東華大學科教所進修,熱心學生的教育與部落中事務。

第2場次於11月22日舉行,由東華大學物理學系曾賢德教授的「看得到的原住民族天籟」教案打頭陣,實驗透過電腦程式「看」到原住民族小孩天生好歌喉聲音的波動。「做一朵金針花」教案則由林靜雯教授與張弘陵講師共創,利用3D列印,將花蓮南部特色花種 - 台東6號金針花以及原生種黃花金針菜的花朵構造列印,瞭解金針花與完全花構造的不同,認識3D列印材質的特性。再由許庭恩同學帶領將乒乓球改造成「車子」,透過場景設計,讓學生開著乒乓球做成的車遊覽「六十石山」,瞭解乒乓球轉動所涉及的摩擦力、力矩和表面張力等複雜理論。目前是東華教育學系學生的許庭恩表示,非常珍惜能夠轉化課本上的教學理論成為實務機會,看到孩童發亮的眼睛,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計畫主持人林靜雯教授表示,花蓮中南部師資流動快速,許多教師都不具科學背景,且因交通不便,教師研習不易。南花蓮2018全民科學週期盼東華科普團隊能成為花蓮自然科教學備課最堅實的後盾,因應本土特色開發的科學闖關教案更希望能培養出愛科學也愛鄉土的學生。

(本內文原刊載於國立東華大學校內新聞:國立東華大學舉辦全民科學週-金針山下科普教學宅急便)

國立東華大學舉辦全民科學週-金針山下科普教學宅急便
  • 編輯整理:林靜雯教授
  • 資料來源:東華大學 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