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詩創作的破與立


須文蔚
 
 
 

2.2.網路詩的類型

如果以人類的成長階段來類比網路詩的發展,目前應當還在襁褓階段,將來的發展也沒有固定的方向,本文僅就目前國外已經舉體可見的創作,加以歸納成「新具體詩」、「多向文本」、「多媒體詩」以及「互動詩」四個類別,並兼論以曹志漣(1998)所提出的「造景」設計觀,作為佐證網路詩突破傳統詩創作的例證。
 

2.2.1.新具體詩

具體詩(concrete poetry)從視覺角度來安排字母、詞彙、詞彙片斷或標點符號,進而產生特殊意象的詩體,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視覺詩(visual poetry)。追溯西方具體詩起源,十七世紀英國形而上詩人就有類似的嘗試。本世紀掀起具體詩浪潮的當推法國詩人阿波里納(Apollinaire, Guillaume 1880-1918),他遲世前一年所出版的詩集《美好的文字》再次讓眾人體會到這種既是圖畫,又是詩的奇妙文體,竟會如此令人目眩神迷。到50年代,實體主義一度形成一種國際運動,台灣也曾經相當風行過,像名詩人白萩的〈流浪者〉就曾傳頌一時(張漢良,1994)。

一般來說,具體詩的形式不外乎藉著文字、或其他符號,透過排版來達到象形的作用,甚至是形聲的效果。也有的詩人利用非常冗長的句子,或是重複等安排,來表達空間的概念。網路上出現的「新具體詩」,則結合了文書排版、繪畫、攝影與電腦合成的技術,強調出視覺引發詩的思考。
 

█ 電子詩中心的具像詩種類繁多。
  網路上目前最多元也最具規模的具體詩收藏見於「電子詩中心」的影像藝廊(Electronic Poetry Center,ECP),這裡集合了八位藝術家的十九個視覺詩作品,由於風格多樣,我們可以看到由結合了文字排版、動畫、漫畫、攝影等藝術,所創作出的新風格作品。
 
█ VISPO企圖創造電子「電子詞彙」。
  此外,如Jim Andrews在1996開創的具體詩網站The VISPO,並不是以排列文字為基本概念,從他以「LANGU(IM)AGE」為網頁的副標題,我們不難窺見這是一個以文字、語文結合圖像為形式,所營造出的新型態的具體詩網頁。在這個網頁中,主要的作品往往是一個英文字母,或是一個字彙所衍生出來的圖案,有時作者會在圖案旁邊加上一段詩句或說明,有時甚至什麼也不說,就只給一個題目。看起來,這些作品比較接近圖畫、美術或是美工圖案,但是仔細追究這些字母或是字彙變化的樣態,每一個作品的內在也都包含了許許多多的詩行。

評論家或許會擔憂,具體詩過度強調以視覺傳播意義,一方面,會造成文化上文字與書寫能力的衰退;另一方面,則會忽略了文字詩的語義和音調之美。擺脫文學傳播的現實條件,傳統的具體詩雖然也強調圖像,但是在幾何形象的安排之外,仍然能夠兼顧聲音、節奏、字義,讓圖像、聲音、意義三者相互滋潤,而使具體詩兼具了多重的趣味。像The VISPO網頁中目前呈現的作品,因為簡化成一個符號,自然無所謂節奏或聲調可言,作者所設下的遊戲規則讓自己帶著手銬、腳鐐跳舞,顯然無法解決在聽覺上所造成的缺憾。

在多媒體時代的具體詩,往往僅僅透過一個簡單的象徵,或是一幅包含了文字的電腦繪畫,甚至是一幅連文字都消失的作品,各種嘗試都希望抓住讀者的注意力,為千萬人說出心中想說那一句話,當然這任務並不容易達成。創作者勢必要能掌握當代甚或是未來語言的語調與結構,讓「電子詞彙」(electric word)更容易為讀者接受,才能開創出富有神韻與深度的「新具體詩」,讓具體詩真能超越語言與文字,具有難以取代的啟發性與活力。
 

2.2.2.多向詩

多向文本的展現形式應當可算是網路不同於一般紙本敘述的精髓所在,乃是數位先驅 Ted Nelson 在六十年代創造的觀念詞,意指一個沒有連續性的書寫系統,文本枝散而靠連線串起,讀者可以隨意讀取(曹志漣,1998)。在這種敘事的結構安排下,讀者並非跟從單線而循序漸進的思考方式閱讀,語意因而斷裂,曲徑通幽,柳暗花明,讀者可以從一個語境跳連到另一個語境,因此要稱多向文本是網頁對敘述最革命性的貢獻,實不為過。
 
█〈失眠症〉的多向文本設計十分成功。
  多向文本運用在小說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從九二年左右,美國小說家就開始分別在布朗大學開、麻省理工學院等多個學校開設多向文本小說寫作班,嘗試新型態文學的創作,目前已經有出版社專門為這一類的實驗小說做電子書光碟發行(李順興,1997),可見多向文本與小說的結合已經獲致相當的成功。在多向詩的發展上,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網站下的〈失眠症〉(Insomnia)這首多向詩 ,堪稱目前網路上多向詩中,最讓人目眩神迷的作品。程式寫作者Steve L. Wilson 把David Jewell的詩,以HTML語言改寫成多向詩,配合他與Anita Pantin拍攝與電腦繪製、加工的照片,以及音效與影片,讓這個實驗之作成為一首精彩的多媒體詩作,還獲得「Magellan」網站的四顆星高度評價。

〈失眠症〉高度運用了跳接與連結的特質,時而把「多向文本」這種敘事結構作為一種註釋的手法,時而讓讀者主導多向文本閱讀的方向,增加閱讀意義的變化與可能。例如失眠的原因很多,可能因為喝咖啡、外頭下雨、肚子餓、作惡夢、水龍頭漏水、想到辦公室待辦的事項、打電腦打多了等等不一而足,傳統的閱讀模式讀者只有一種經歷這些「災難」的順序和過程,但當網頁程式寫作者在每一個段落結束要翻頁時,安排多重可選擇的情節,則所有的次序都不相同,甚至被省略了,如此一來,每次閱讀的經驗就隨著選擇的不同,讀者安排出各種不同的故事情節,一首詩也就變得變化多端了,我們甚至很難說究竟這是一首詩,還是無數首詩了。
 

2.2.3.多媒體詩

網路詩整合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的於一爐,這種接近影視媒體的創作文本,我們可稱做多媒體詩。在表現的型態上,又可以分為幾類:一類是單純的動畫,作者利用套裝的動畫軟體(如Ulead公司出品的GIFAnimator或是,Alchemy Mindworks公司出品的GIFConstruction Set),將文字或圖畫編寫成動畫。另一種多媒體詩則是利用更高階的動畫寫作軟體(像是Director),混入聲音,並可以利用類似電影剪接的技巧,來安排播放的內容。

國外不少前衛藝術網頁,大量運用多媒體套裝軟體,製作前衛音樂、裝置藝術甚至類似電腦遊戲的作品,在網路詩的領域中,前述黑人作家Wilhite的《The Kinte Space》就相當具有可觀性。
 

<Night in Nijinsky > 文字具有深度,多媒體演出更精彩。
  以讓人印象最深的<Night in Nijinsky >為例,從題目上來看,這首網路詩是獻給本世紀初俄國著名芭蕾舞家尼任斯基(Nijinsky, Vaslav 1890--1950)的,此君舞技超群,幼年時代就曾在沙皇面前獻藝過,青年時期更受到歐美各地的芭蕾舞迷擁載,甚至被尊為「舞聖」。尼任斯基在藝術上最膾炙人口的成就,莫過於1912年以後的編舞作品,他和史塔溫斯基(Stravinsky, Igor)合作的《春之祭》("Sacre du Printemps"),在藝術史上佔有不容抹煞的地位。令人惋惜的是,29歲時卻罹患了精神分裂症,黯然離開舞臺。Wilhite對擅長表演古典芭蕾舞故事的尼任斯基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也無意去稱頌「舞聖」演活的那些異國故事與虛幻的國度,而是對他的精神疾病的狀況很有興趣。在大量閱讀尼任斯基的傳記,調閱他的記錄影片和傳記電影後,他寫成了這樣一首多媒體詩。

這是一首像實驗影片一樣的網路詩,讀者必須在瀏覽器中插入(plug-in)「Macromedia Shockwave Flash」才能閱聽。在片頭出現了「1918」這個數字,顯然把時間回溯到尼任斯基開始出現精神病症狀的28歲。在黑暗的螢幕上,淡出一個面具後,旋即又迴旋淡出螢幕,這才伴隨著改編自史塔溫斯基《春之祭》的鋼琴曲出現詩的題目,次第透過抽象畫、文字與音樂的融合,把詩句一幕幕呈現出來。詩行大體上是相當晦暗與宿命的,把芭蕾舞者形容成背負著「爾格(註:物理上「功」的單位)的牛軛」,位於樞軸控制下的穹蒼,僅僅是幾何學上十全十美的一個對照點。而他所見的是各種狂亂的景象,像這樣一個飽受俗世迫害壓抑的心靈,他的精神分裂或許正如一道穿過天體的彩虹,讓藝術家橫越孤寂記憶的另一端,接近十字架和上帝。不過他仍擺脫不了造化的嘲弄,天堂不過是另一個項圈,或是用來牽繫著木偶的絲線,把人們再一次集合起來,共赴上帝的馬戲班。整首詩在史塔溫斯基奇異、狂暴、神秘而又低沈的音符中前進,最後嘎然而終,與詩的意境完全貼合,在另一個精神層次上,又能展現出尼任斯基與這首桀傲不馴的音樂作品掙扎、抗衡的痛苦記憶,作者的用心實在相當深刻。
 

2.2.4.互動詩

網路詩的寫作如果能配合程式語言,如利用「共同閘道介面」(CGI)、或是JAVA程式,則一個作品就不僅僅是展示而已,讀者也不僅僅是利用多向文本閱讀而已,這一類型的作品由於開放讀者回應資訊,就開創出一種平面媒體無法達到的互動性。

一般而言,這一類型的作品可能讓讀者加入創作,形成創作接龍的遊戲。也有的網頁要求讀者在一個程式填入一些自選的字詞,「共同閘道介面」的程式會自動完成一首詩,同時貼在網頁上發表(如 INTERACT POETRY);甚至有的網站更進一步讓讀者運用想像力把一堆碎成積木般的文字「堆」成一首詩(如 Electric Magnetic Poetry)(杜十三,1997)。互動詩由於必須較熟悉電腦程式語言,因此在實踐上比較困難。
 

2.2.5.造景

以上所介紹的多為外國的理論與作者形成的網路詩作品或概念,在網路應用在華文世界中,能以中國藝術創作原理回饋網路文學者,當屬提出造景說的曹志漣。曹志漣(1998)在《虛擬曼荼羅》一文中,把網路鮮活地形容成一張未來的「稿紙」,作者必須運用強大的想像力,以多感官的語言開啟想像的多重空間感,也就是本文所簡稱的「造景說」。
 
■ 曹志漣從中國美學的角度提出造景說。
  作者所主張的空間感有兩個層面,第一種是視野所及的「景」,藉由創作者擷取觀察、閱讀、思考中出現的景象與信息,不斷實驗與立體化,把文字與其他媒材融合,提煉出新的意象,呈現出一種多感官的藝術型態。第二種則是揉合哲思與多向文本形成的「隱晦、深埋」,作者把網路文學的作品比擬成一座古典園林,佈局出一頁一頁看似相連,景色卻獨立的藝術品,讀者就像是走在重重「埋伏」的曲徑迴廊中,不時要駐足沈思,但又往往會被樹梢、假山、窗櫺乃至於池中倒映的光影所吸引,而急著分心變換到另一個美景中,如此錯綜複雜的造景與路線鋪排,自然會讓讀者產生無法悉數遊歷的焦慮感,也讓讀者有一再深入探訪的興趣。

造景說把網路詩可以營造的空間趕立體化了,也綜合了多向文本、多媒體的特質,形成一種切合本土思維的網路創作觀念,相信對於後繼的網路文學作家,應當相當具有啟發性
 

回前一頁 回首頁 寄信給作者 觀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