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詩創作的破與立


須文蔚
 
 
 

3.網路詩的立:華語網路詩創作舉隅

網路詩的理論與類型固然可以說明網路詩存在的應然面,但文學畢竟是要對照創作來觀察。華語世界中的網路詩創作,在近年來可以說從一年前的極度沈寂,在98年之後卻顯得熱鬧非凡,正可以作為網路詩「立」的說明。

事實上,在全球資訊網出現的同時,詩人林群盛就試圖在電子佈告欄(BBS)上的系統中開始利用ANSI改變作品的文字顏色,或是作出「閃爍」等特效,由於相關的作品最近已經不可考,所以無法列入討論之列,以下僅就全球資訊網中的網路詩加以剖析。
 

3.1.澀柿子與響葫蘆的作品

澀柿子與響葫蘆可以說是目前在網路詩創作上成績最可觀的兩位藝術家,他們所共同經營的具體詩網頁《妙繆廟》以及由澀柿子《澀柿子的世界》,所展現出的前衛性與創新性都極高。
 
■ 妙繆廟前衛創新,具有典範的影響力。
  妙繆廟》的作品大體上可分為幾個類型:

一種是靜態的具象詩,如姚大鈞的〈可憐中國夢〉、〈華藏香水海〉、〈媽的!我的全唐詩掉到太空艙外面了〉、〈『新語言』宣言〉,曹志漣的〈 40_詩〉、〈觀瀾賦〉等,以文字構成圖畫,或是支解、排列文字重新排列,而形成新的文字意義。

二是以純文字構成的虛擬音樂,〈人籟:集體行動藝術〉、〈五重奏〉、〈又一次行動藝術的報導〉等屬之,作者提醒讀者傾聽在網路虛擬空間中的文字,是可以引發讀者自行構念一首音樂。

三是動態的具象詩,作者以Gift Builder寫作,讓詩句像動畫般顯現,如曹志漣的〈唐初溫柔海〉與〈復始〉,而姚大鈞更拋開的文字的限制,在〈龍安寺枯山水對坐 - 贈恆實法師〉,以變幻的色塊,澄淨地闡釋靜坐冥想間的思維變幻。四是多媒體的網路裝置藝術,兩位創作者利用多媒體製作軟體Director,創作出〈蓮悟•蓮霧•蓮舞•蓮悟〉與〈字 Rave 1934〉,前者姚大鈞把密教曼荼羅的手印轉化為動畫,並配上東方冥想音樂,至於能否透過蓮花般的手印變換悟道或是連續悟道,端看讀者的慧根了。後者曹志漣則以30年代的雜誌為素材,佐以節奏強烈的電子音樂,把1934年語境中反覆出現的「現代」、「今天」、「忠實」,拼貼出一種離奇的「現代感」。
 

■ 澀柿子新作不斷,想像力驚人。 澀柿子近期在《澀柿子的世界》所推出的〈想像書〉,又大幅創造出一種新的閱讀型態,特別得一提的其中的「東行記」這首詩,作者在序言中提到:「風景是橫向朝右展開」,他透過十四個橫幅的連結,把文字擺設成波浪一樣的形貌,我們透過一次跨越大洋的文字旅行,從文字中可以讀出他對於自我與族群認同、語言乃至家族之間所產生的矛盾,相當前衛而感人。

《妙繆廟》與《澀柿子的世界》活潑生動、兼具聲光之美和新奇的創意,常能讓人在出乎意料之外還能延伸出極大的想像空間,新加坡的網路評論家林方偉更讚譽作者的文字前衛風格接近夏宇,可說是現代詩經由網路語言創作出的佳構。其實《妙繆廟》讓讀者驚喜之處,應當更在於提供了突破藝術規位限制的閱讀經驗,開創了新文類的閱讀型態。而循著《妙繆廟》奠基的創作理念,在網路上這一種新文類可說慢慢擴散開來,對後續的創作者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力。
 

3.2.超情書

臺灣詩人創作的網路詩中,最早以多向詩方式出現者應當是代橘的〈超情書〉。代橘的網路匿名是Elea,作品多出現於各大BBS站與《現代詩》、《創世紀》及《晨曦》詩刊,詩作〈宿醉後的早上開始洗衣服〉也曾被選入《八十五年詩選》中,可說是目前主要以網路發表作品的詩人中相當受矚目的一位。

嚴格分析超情書所使用的多向文本技術,可說是相當簡單,讀者仍是順著主文的軸線,並無跳接或轉換情境軸線的機會,作者所安排的鏈結點,都是正文文字的再詮釋、補充或是後設式的對話,我們可以輕易地以面印刷隨頁加註的方式,就可以一窺全文。
 

3.3.岐路花園

歧路花園》(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是由中興大學外文系教授李順興所建構的網頁,網頁的名稱摘自波赫斯(Jorge Luis Borges)小說篇名,內容涉及一座迷宮的建造以及一則多重情節路線故事的書寫,與這個以刊登與評論網路文學作品的結構,有暗中相呼應之處。
 
■ 歧路花園理論與作品兼具。
  歧路花園》中設置了兩組作品,分別是蘇默默的作品〈物質想像〉、〈抹黑李白〉兩組詩,以及李順興的網路詩〈圍城〉與多向文本小說〈猥褻〉。這幾組作品共同的特徵就是混雜了JAVA程式或語言,讓作品更具有變化與趣味,以蘇默默的兩組作品為例,多向連結的部份都以JAVA動態的方式呈現,讓多向連結不再是單純接連兩頁(或多頁)資訊,而相當隨機或立體,讀者閱讀詩組時便能夠相互連貫而把握整體,讓看似分散的詩組有完整的風貌,又能夠達到互動的效果,使作品的可讀性提昇不少。不過蘇默默作品的文字部份並不成熟,許多諷刺性的文字說理太強,顯得過於直接,失去了詩的趣味,加上詩組中一些JAVA程式僅僅是單純的套用,在視覺設計上的效果略顯粗糙,難免削弱了作品的力量。

李順興的〈圍城〉雖然相形之下較為單純,但文字老練,相當具有震憾力。圖像部份以各式各樣的道德誡律為城牆,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孫文」困在其中,這些先賢在圍城中徘徊不止,猶如龍困淺灘。視覺詩部份對於僵化的道德(或被政治御用的意識型態)加以攻擊,十分強而有力。
 

3.4.向陽工坊

向陽的〈一首被撕裂的詩〉原作於1989年,在形式上就先支解了中間一段,並以空格取代之,閱讀上就像遭遇了古代禁書的蠻橫手法,在當時因為切中時弊,頗受文壇矚目。
 
 ■ 向陽成立臺灣網路詩實驗室
  此番向陽以動畫改作,把原本斷裂的文字整理在一起,再以紅、綠的色塊遮掩住部份文字,配合動畫效果,可以勉強拼湊出完整的句子,而刺眼的色塊不斷變動,讓讀者視覺上相當難受,強化了對於言論箝制嘲諷與抗議的隱喻,提昇了作品的抗議力量。雖然整個作品在動畫設計上並不繁複,多媒體手法堪稱單純,但是配合上具有洗鍊又幽微的文字,以及生動的意象,讓這首網路詩別具一格。

相信〈一首被撕裂的詩〉給嘗試網路詩寫作者立下一個範例,如果仍然不放棄文字作為重要的媒介,語言的掌握仍然是網路詩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網路詩中多媒體的效果若徒具吸引力,而無不同向度的網路美學出現其中,網路詩這個新名詞也沒多大意義(李順興,1998b)。
 

 

3.4.全方位藝術家聯盟

全方位藝術家98年展覽網站在9月正式上網,其中蒐羅大蒙與須文蔚創作的網路詩,前者屬於靜態的具體詩,後者則包括了七首不同型態的網路詩實驗。
 
■ 全方位藝術家聯盟利用網路進行多媒體整合 大蒙現從事平面設計,對於電腦影像處理相當嫻熟,又是多次獲得大獎的現代詩人,他的作品正是整合了詩與電腦繪畫之美。以此次展出的〈尋夢〉為例,詩行很短:「昨天夢裡遺落一首詩走了一夜,遍尋不著。」這可說是從事寫作者共同的「夢魘」。大蒙將這些字彙漂浮在像外太空一樣的藍色中,色澤變化多端,大小、深淺不一,更讓整個作品視覺上彷彿在展現一個美好的夢境,但是文字的內容卻相當諷刺地在描寫遺忘,落差中帶來的失落感可說是更巨大的。作者顯然熟悉反諷的技巧,透過視覺帶給讀者文字以外更大的震動。
 
■大蒙以電腦繪畫營造出具像詩之美
  須文蔚所創作的網路詩在形式上比較多樣,包括了動畫、JAVA語言構成的動畫效果、選單及互動程式。其中〈凌遲---退還的情書〉和〈鏡中之鏡〉 是單純的文字動畫。〈把詩句刻在波動的湖面〉則在動畫中加上JAVA程式,強化動畫的效果。
 
〈在子虛山前哭泣〉是一首繁複的多向詩。
  在子虛山前哭泣〉,則是一首繁複的多向詩,作者透過一滴水的旅程來觀察臺灣的水資源利用與環保議題,讀者可以選擇多種進行方式,不同的閱讀方向(路線),甚至會有三種不同的結局。多向鍊結在此地不僅僅代表一種註釋或說明,更將情節推移的選擇權讓渡給讀者操控。〈木蘭辭〉同樣是一首多向詩,但詩的主體是由三個JAVA選單所構成的組詩,詩的內容千篇一律地在描述電影花木蘭所反映出的文化現象。
 
〈木蘭辭〉諷刺大眾文化中所謂「多元」是一種假象。
  追夢人〉則是一首JAVA語言編寫的互動詩,讀者並無法預見詩的「本文」,在填完十個問題之後,一首讀者與程式寫作者共同完成的詩才完整浮現。李順興(1998a)指出:「網頁表單(form)通常用來填入一般資料,拿來改編成互動式書寫的詩作品,文學趣味十足。〈追夢人〉玩一首情詩的書寫遊戲,因預先設定回應的內容,得以避免類似網路接龍文字浮濫的弊病。」
 

4.結 語

網路為詩人鋪設了一張新穎又寬闊的稿紙,等待想像力來填充。過去詩人們在白紙黑字間高唱我思故我在,時到今日不少人已經是我敲「鍵盤」故我在。或許誠如曹志漣(1998)所形容:「『走筆時沙沙之聲』忽然和白駒過隙的形容一樣過時,寫字變成敲擊的動作,思緒和電腦硬碟一起超高速旋轉。現在網路的語言使得文字的呈現有全新的可能。彩色化第一。一輩子的白紙黑字,終於可以黑底彩字。」網路中已經突破了傳統文學在媒材上的限制,而網路詩人就正是一群追尋各種新的文字可能的探險家。

透過本文概略觀察網路詩發展的概況,不難發現要說明網路詩漸漸形成一種「新文類」,並開始蔚為風潮應當不成問題。但有趣的是,當西方的資訊學與未來學的研究機構高舉網路世代(Net Generation ,可簡稱「N世代」)降臨,美國新世代對網路操作的熟悉程度,遠遠高於嬰兒潮世代與X世代,也更有如魚得水的感受(泰普史考特,1998)。但本地的青年詩人從事網路詩創作者卻仍然寥寥可數,足見網路詩的開發、實驗與創新仍有相當大的空間,希望藉著本文的拋磚引玉,能激發出更多青年詩人投身這種新文類的開發、評論與理論建構的工作。

 

 

 
 

回前一頁 回首頁 寄信給作者 觀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