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詩創作的破與立


須文蔚
 
 
 
2.網路詩的破:新文類的誕生
一般人印象中的網路多半是拿來作為通訊、行銷、娛樂的新媒介,鮮少會將網路和詩加以連結。其實海德格(Heidegger ,1977:294)在探究「科技」(technology)一詞的意義時,上溯到此字的字源,直指techne不僅是在描述工匠精密的技術,更包含了心智藝術的呈現,其中更具有詩的本質(poiesis)。李 家 沂 (1998)更進一步解釋:「科技其實可以是詩,與思。詩與思都是朝向揭顯之途,帶有朝向揭顯的『命向』。」所以詩人躡足到網路虛擬空間中為詩安身立命,甚至為詩創造出新的生命,那也不足為奇。
 
■ 李家沂主張科技可以是詩與思
  網路詩的出現,突破了傳統以文字為主要媒材的創作型態,印證了後現代理論家的美學理論。因此在網路詩的「破」方面,本文將試著從文學理論與文學傳播的角度,分析網路詩形成的客觀條件,同時也將西方網路詩發展的先例透過歸納的方式加以類型化。
 

2.1.網路詩形成的客觀條件

從實際生活觀察,網路詩的形成和許多客觀條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就一般大眾的生活而言,電視早已經取代書本與報紙,在各種傳播媒體中穩坐傳遞文化的王座,同時提供一種新的知識素養模式。電視世代的人們,正以一種新的方式學習讀、寫以及說話,進而理解語言背後的意義,我們可以大膽推論,現代人的語言養成教育方式正不斷地變遷中。既然過去我們的老祖宗的識字能力,是靠著解讀刻在牆上的符號來養成,我們這個世代沒有理由拒絕去辨識出現在電子媒體、報紙、雜誌或任何新科技之上負載的「字跡」。有了這一層認識,詩便不應該只存在傳統的文學媒體之上,更應跨越紙張與電子媒體的區隔以各種形貌出現。基於這樣的認識,網路詩的確植基在新媒介科技的田壤中,有趣的是,這種新文類的產生,居然扣合了文學理論家在十年前的預言。
 

2.1.1.實現藝術規位突破的文藝理論

網路的出現無異實現了後現代理論家的預言,新的媒介及資訊科技將提供更多新的表達形式,也創造了知識的新形式以及新的社會型態(Lyotard, 1984)。而網路詩這種新的表達形式,正如同後現代思潮下的現代詩、現代畫、現代音樂與舞蹈一樣,在表現上都乞援其他媒體的表現方式,形成了藝術規位突破的現象(葉維廉,1983:195-244)。更精確的說,網路詩是在前述理論出現十餘年後才成形,因此描述網路詩實現了實現藝術規位突破的文藝理論,實不為過。
 
葉維廉很早就描述了藝術規位突破的現象

藝術規位突破的概念,在90年代以後出現的文學理論中,則直接稱之為「文類界線的泯滅」(孟樊,1995:265-266),但是網路詩的出現,並不全然可以用此一理論來解釋。過去文學理論家所談的文類界線的撤銷,指的是撤除小說、散文、詩、報導文學等文字藝術間的藩籬,或是學科間的科技整合而已,但是像網路詩在一個作品當中整合了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的「文本」,就遠非「「文類界線的泯滅」可涵蓋,畢竟這一種跨界藝術的步伐非常的大,已經不僅止於純文字的表現,所以稱呼這種數位化的創作為一種「新文類」,應當更為恰當(須文蔚,1997)。

事實上,網路詩一旦突破了藝術規位,正代表著傳統具有規約性的語碼在此可能遭到顛覆。類似的例證早就出現在後現代詩學的論戰中,張漢良教授在編選《七十六年詩選》時收錄了林群盛的〈沈沒〉,就引起相當多的非議,主要質問的焦點就在於整首詩以電腦語言寫成,可以說是由符號所構成的,究竟「能不能」算是「詩」?當時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張漢良(1993:500)就直指這種以單純符號構成的詩作,屬於泛視覺經驗,既然可以貼切地交代人機(電腦)介面的關係,可算是以語碼不足(undercoding)的設計,宣告了書寫的革命。這個見解不但把「詩」的文本擴張到文字以外的區域,把「泛視覺經驗」那如詩的元素之一,更為網路詩開拓出無限可能的空間。

到了網路詩這個階段,作者可以憑藉的媒介物質條件就更為豐富,已經不只是敲打鍵盤而已,更可以透過多媒體軟體的運用,創造出平面媒體無法表達的詩。當然質疑也隨之而起,我們可在網路上看到詩人丁威仁發出如是的質疑:「網路上有些詩作品混合動態文字或影像,有的則全部是由影像構成,這種作品也叫做詩?」很顯然,這種抱持傳統文類定義方式的檢視網路詩的看法,會持續不斷出現,因此本文在界定網路詩必須再三強調:隨著資訊工具革命,詩的創作也必然會產生新的樣式,以電腦「書寫」的網路詩除了會以傳統的文字為媒介,更會走出語意世界。
 

Bernstein認為網路就是一種新語言   網路詩不僅僅象徵著「文類界線的泯滅」,這種「新文類」代表一種鬆綁與開放的性格。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Bernstein(1998)教授,就主張網路「書寫」是一種新的語言,讓實驗者透過電腦科技揉合各種文學技法,創造並重行建構新的語彙與語言。可見,網路詩不但要傳統文字定義下的「詩」借火,更重要的精神就是:我們應當把網路自身當作一種語言,以全新的文學手法來從事詩的寫,評論者以從全新的美學標準來檢視與評論網路詩,如此才能發現網路詩的真正趣味,也不至於為網路詩戴上過重的腳鐐或手銬。
 

2.1.2.網路媒體表現形式的特質與內涵

純就文學傳播的角度觀察,網路和文學結合的意義非凡,舉凡數位典藏、資料庫檢索、個人(分眾)媒介形成等等,都有其重要性,但是畢竟都和利用網路這種媒材從事「詩創作」無關,而只代表著傳播形式的科技變革。這種把網際網路當作純粹的發表媒介,當然會對文學社會現象的衝擊(羅立吾,1998:9;向陽,1998;丁威仁,1998),但與將網路當作「稿紙」,把網路各種數位功能當作創作的媒材,是有著不同的意義。
 
■ 向陽把網路視為後現代文化代表性文學媒體

此處之所以強調網路媒體表現形式的特質,自然和加拿大學者麥克魯漢(McLuhan)「科技人文主義」(technological humanism)的基本概念脫不了關係。既然數位科技可以解放傳統媒介、教育制約下的人類經驗,科技本身更具有巨大的力量可決定人類感官運作,則網路詩所憑藉的多媒體特質(有學者稱為「非平面印刷成分」),包括了攝影、電腦繪圖、動態影像或文字、多向鍊結(hyperlink)、 互動式(interactivity)讀寫功能、聲音乃至影片等新元素(須文蔚,1997;李順興,1998a)。由於這些新媒介的材料展開在作者的面前,自然就意味著新型態的「訊息」將會出現,也會豐富詩創作的手法。
 

█ Wilhite為網路詩下的定義趨向整合多媒體。
  在網路上實驗的「網路詩」的黑人作家Wilhite(1997),就認為,網路詩在使用語言、媒材和敘事模式上都和平面媒體有所不同,應當把網路詩當作跨類藝術的綜合體。因為網路詩並不是完全依賴排版來區隔出節奏。一般平面媒體僅能以慣用的幾種形式,產生出詩的節奏(樣式與音調),而到了網路時代,網路的語言提供的更多樣化的表現手法,互動式的連結模式能夠以文字、影像、動畫和聲音擴大詩的思考空間,開創出詩的藝術性,而並不僅僅是以新的排版形式為詩「化妝」或「撐場面」。進一步探討Wilhite的美學信念,顯然只利用多媒體媒介素材為詩文字裝潢也還不算是「網路詩」。換句話說,創作者如果套用電子媒體的手法,展現出不解自明的作品,去迎合大眾社會的理解力,這種徒具形式的作品,仍然難登網路詩的殿堂。
 
■ 曹志漣強調想像力是網路文學的生命

要清楚界定一個作品是不是網路詩,並不難單純從「形式」上來觀察,還必須同時考究作品是不是具有意象之美以及想像力。在考察網路詩的時候,我們必須思考作品是否仍然講究意象?「語言」是否精鍊?是否有動人的意境?能不能開創出傳統文學所無法帶給讀者的新感動?誠然,網路文學的發展或許會像文學研究者所預言:將來會發展出輔助創作的軟體,提供各種情節採樣,作者可以像現在的電子作曲家一般,選擇、修改、採樣,拼貼出自己的作品(Murray,1997轉引自曹志漣,1998)。但是如果網路詩的作品缺乏新的意象或想像力,缺乏內涵的文學作品,仍然是沒有意義的。
 

回前一頁 回首頁 寄信給作者 觀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