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良 教授(96年8月1日退休)

 

最高學歷

  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學科專長

  民間文學理論、古典戲曲、故事主題學、講唱文學專題

學術研究論著

1. 《孟姜女研究》(碩士論文),民74,臺灣學生書局,376頁

2. 《實用成語辭典(撰稿)》,民74,故鄉出版社

3. 《有趣的中國字》,民76,國文天地,111頁

4. 《琵琶記(導讀)》,民76,金楓出版社

5. 《勝國元聲-中國的音樂》,民77,幼獅文化,164頁(與李國俊合著)

6. 《牡丹亭研究》(博士論文),民80,臺灣學生書局,414頁

7. 《(崑曲)琵琶記.喫糠》,民80,國文天地,(與蔡孟珍合作錄製)

8. 《痴情祇可酬知己》,民77,國文天地,(與蔡孟珍合作錄製)

9. 《王驥德論曲斟疑》(教授升等論文),民83,里仁書局,168頁

10. 《曲選》,民87.9,五南圖書,269頁 (與蔡孟珍合著)

11. 《詞曲選唱》,民88.10,五南書局,(與蔡孟珍合作錄製)

 

學術期刊論文 

1. 〈論五言詩的結構與主題〉,民68,中央日報,文史版

2. 〈樂府詩「上邪」新探〉,民69,中央日報,文史版

3. 〈姜女寒衣記初探-從風月錦囊看明代孟姜女故事的發展〉,民70,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14卷7     期,頁52-58 〈孟姜女故事的撰寫歷程〉,民70.9.18-19,中央日報

4. 〈孟姜女故事研究(自印本300頁)〉,民7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26期,頁565-758

5. 〈淺談象形文字的趣味性〉,民74,國文天地,1期,頁54-55

6. 〈眼如秋水鬢如雲(談髮)〉,民74,國文天地,3期,頁48

7. 〈宜春髻子恰憑欄(談髻)〉,民74,國文天地,4期,頁62

8. 〈菱花照面淺勻眉(談眉)〉,民74,國文天地,5期,頁63

9. 〈明眸流盼橫波來(談眼)〉,民74,國文天地,6期,頁20

10. 〈數點梅花天地心(談梅)〉,民74,國文天地,7期,頁60

11. 〈百草山中第一香(談蘭)〉,民75,國文天地,9期,頁47

12. 〈湘江竹上知何限(談竹)〉,民75,國文天地,8期,頁35

13. 〈一盞寒泉薦秋菊(談菊)〉,民75,國文天地,11期,頁59

14. 〈亭亭淨植水雲鄉(談蓮)〉,民75,國文天地,12期,頁48

15. 〈十年一覺揚州夢(談夢)〉,民75,國文天地,16期,頁26-27

16. 〈豐容倩飾話教學--從表情上更新大一國文的教法〉,民75,國文天地,17期,頁86-89

17. 〈江湖夜雨十年燈(說燈)〉,民75,國文天地,18期,頁66-67

18. 〈一曲瑤琴清雅韻(說琴)〉,民75,國文天地,19期,頁52-53

19. 〈萬金寶劍藏秋水(說劍)〉,民76,國文天地,21期,頁50-51

20. 〈梨花一枝春帶雨(說淚)〉,民76,國文天地,22期,頁72-73

21. 〈傳燈續火不寒食(談火)〉,民76,國文天地,23期,頁64-65

22. 〈含情疏雨有聲詩(說雨)〉,民76,國文天地,24期,頁54-55

23. 〈水能性澹為吾友(說友)〉,民76,國文天地,25期,頁56-57

24. 〈如何撰寫自傳推薦自己〉,民76,國文天地,26期,頁64-66

25. 〈待得鵲橋年年渡(說橋)〉,民76,國文天地,27期,頁44-45

26. 〈橫看成嶺側成峰(說山)〉,民76,國文天地,28期,頁68-69

27. 〈痴情祇可酬知己(說痴)〉,民76,國文天地,29期,頁63-65

28. 〈石不能言最可人(說石)〉,民76,國文天地,30期,頁34-35

29. 〈千條萬縷送行色(說柳)〉,民76,國文天地,31期,頁68-69

30. 〈紛紛巧剪鵝毛細(說雪)〉,民76.12,中央日報13版

31. 〈龍蟠虎踞帝王州(說龍)〉,民77,國文天地,33期,頁56-57

32. 〈孟姜女故事的來龍去脈〉,民77.2.1,中央日報14版

33. 〈雙漸蘇卿研究〉,民77.2.15,中央日報14版

34. 〈流傳於閩南的織女傳奇〉,民77.2.22,中央日報14版

35. 〈潮州歌中的陳三五娘〉,民77.2.29,中央日報14版

36. 〈孟姜女復活了-民俗研究的再出發〉,民77.3.13,大華晚報《讀書人》版

37. 〈秦瓊為何是門神〉,民77.3.14,中央日報14版

38. 〈從傳奇到粵曲中的潘金蓮〉,民77.3.21,中央日報14版

39. 〈牡丹亭的情與夢〉,民77.3.28,中央日報14版

40. 〈從金瓶梅談明代的爆竹〉,民77.4.14,中央日報17版

41. 〈「金瓶梅詞話」的語言問題〉,民77.4.20,中央日報17版

42. 〈二郎神與戲神〉,民77.4.25,中央日報17版

43. 〈蘇州彈詞中的樓臺會〉,民77.6.13,中央日報17版

44. 〈鐵面龍圖-一包拯-有關包公的傳說與戲曲〉,民77.7.11,中央日報17版

45. 〈「女起解」所反映的社會意義〉,民77.7.18,中央日報17版

46. 〈破傘孤燈、平安吉慶-崑曲「嫁妹」的舞臺藝術〉,民77.7.25,中央日報17版

47. 〈箭定天山小白袍-元雜劇「薛仁貴」反映的意義〉,民77.8.1,中央日報17版

48. 〈說粵劇"西蓬擊掌"的唱做〉,民77.8.15,中央日報17版

49. 〈「陶庵夢憶」中的節令表演-目連戲〉,民77.8.22,中央日報17版

50. 〈民間故事的社會關懷-王魁負桂英〉,民77.8.29,中央日報17版

51. 〈杜十娘怒沈百寶箱故事始末〉,民78.3.14,臺灣新聞報12版

52. 〈拈出民俗萬象-側記「民間文學國際研討會」〉,民78.9.4,中央日報17版

53. 〈一個關公、兩岸信仰〉,民78.12.2,中央日報17版

54. 〈"江楓"不是"楓樹"-張繼「楓橋夜泊」別解〉,民78.12.15,中央日報17版

55. 〈省得鐘聲能幾人-「楓橋」詩與碑刻史料〉,民79.2.8,中央日報17版

56. 〈鵬程萬里、定國安邦-中國人的命名哲學〉,民79.8,國文天地,63期,頁102-104

57. 〈救活崑曲的一齣戲劇-公案故事「十五貫」的來龍去脈〉,民80.1.16,中央日報17版

58.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裝-崑劇「千忠戮」的弦外音〉,民80.2.8,中央日報19版

59. 〈怎來把社稷撐持-崑曲裡的老贊禮形象〉,民80.3.25,中央日報17版

60. 〈《牡丹亭》之創作美學〉,民78,逢甲學報,22期,頁11-21

61. 〈崑曲"糟糠自厭"的教學設計〉,民80,國文天地,72期,頁73-75

62. 〈清代彈詞名家-馬如飛〉,民80,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4期,頁201-227

63. 〈望鄉心與雁南飛-《琵琶記》中蔡伯喈的性格〉,民81,國文天地,83期,頁67-69

64. 〈近代曲學大師王季烈年譜〉,民82,國際人文年刊,2期,頁268-278

65. 〈作傳奇者,善驅睡魔-古典戲曲中的語文趣味〉,民82,國文天地,99期,頁32-36

66. 〈欲明曲理,須先唱曲-昆曲研究的「學」與「術」〉,民83.1,國文天地,104期,頁32-36

67. 〈破壁孤燈零碎月-昆劇《爛柯山》中的崔氏〉,民83,人物類型與中國市井文化論文集,頁181-200

68. 〈論南曲「合」唱〉,民85,國際人文年刊,5期,頁51-64

69. 〈由音樂結構試論諸宮調對南戲的影響〉,民85,宋代文學研究叢刊,2期,頁515-522

70. 〈「宰予晝寢」的質疑〉,民80.11.5,中央日報15版

71. 〈「一唱三嘆」的確解─從古典戲曲考察〉,民81.1.28,中央日報15版

72. 〈配樂與填詞─記《樂府古題序》一條資料〉,民81.03.24,中央日報15版

73. 〈驅蛇龍而放之「菹」〉,民81.05.05,中央日報15版

74. 〈「懷德•懷土•懷刑•懷惠」別解〉,民81.07.16,中央日報15版

75. 〈「畫」寢 ─記「宰予晝寢」一則特殊資料,民81.09.10,中央日報15版

76. 〈徜徉民俗綠野─花蓮師院「民間文學研究所」〉,民87,國文天地,161期,頁38-41

77. 〈攜雲握雨,非以宣淫─古典戲曲中幽雅的情愛描寫〉民88,國文天地,170期,頁20-24

78. 〈花師民間文學研究所的課程規劃〉民90,國文天地,195期,頁33-36

79. 〈懷念中國民間文學巨擘─悼鍾敬文教授〉民91,國文天地,202期,頁30-32

80. 〈赤兔之死:由大陸高考國文榜首作文省思國文教育〉民91,國文天地,205期,頁08-10

會議論文 

1. 論王驥德曲律對文心雕龍審美上的因襲〉,民76.12,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中國文學 批評研討會議論文

2. 〈吳梅與晚清曲學〉,民77.12,淡江大學主辦,晚清思想與社會變動研討會議論文,人文學報,14期

3. 〈"孟姜仙女寶卷"所反映的民間文學背景〉,民78.9,漢學中心主辦,第一屆民間文學國際會議論文,漢學研究,1990年6月號

4. 〈曲藝格局和地域淵源-以客家山歌「白蛇傳」為例〉,民79.10,民俗曲藝研討會議論文

5. 〈由現存評彈「開篇」論押座文〉,民80.6,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467-480

6. 〈清初反映民族血淚的戲曲-《千忠戮》傳奇〉,民80.11,戰爭與中國文化變動會議論文集,頁271-288

7. 〈《十五貫》故事的形成與衍變〉,民80.12,第一屆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

8. 〈《禮記.樂記》音樂觀初探〉,民81.5,八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頁1-18

9. 〈民俗傳統與國小兒童文學之教學-以筆記小說《聊齋志異》為例〉,民82.6,兒童文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1-328

10. 〈《聊齋》與兒童文學〉,民85.5,八十四學年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花蓮師範學院,頁285-301

11. 〈莊子生命哲學之本質〉,民86.4,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創校五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頁1-15

12. 〈盛世與戲曲──從《紅樓夢》演劇看明清戲曲民俗〉,民87.11.15,中山大學中文系 《民俗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69─286。

13. 〈民俗文化與教學資源〉,民88.5.31,屏東師範學院語教系 《民俗、文化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18。

14. 〈民間文學研究當前的想法與做法──從臺灣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所說起〉,民88.7.26,河北民間文藝研究會主辦《海峽兩岸民間文藝研究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5. 〈理學嬗變與明代戲曲〉,民88.6,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辦「明代文學學術研討會」;臺灣學生書局《古典文學》15集,民89.3,頁387--408。

16. 〈連雅堂先生的雅正文學與遊藝文學〉,民89.3.11,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主辦《第二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7. 〈深度學術與創意文化──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所的經營策略〉,民91.05.27,遼寧社會科學院民俗學文化學研究所主辦《海峽兩岸民間文藝研究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8. 〈傳統戲曲的神話底蘊──以神魔戲〈猛烈那吒三變化〉〉為例,民91.10.12,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中心•新營太子宮主辦《第一屆那吒學術研討會》

19. 〈全球化思潮下中華文化的再生〉,民93.11.1,葉聖陶研究會主辦「第二屆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淮安)。

20. 〈目連戲中的特殊民俗演出形式〉,民93.11.13,韓國淑明女子大學主辦「第三屆中國文化研究國際學術會議」(漢城)。

21. 〈理論的建立及其發展〉,民94.4.21,「2005海峽兩岸越文化研討會」(紹興)。

22. 〈「橋」在中國七夕傳說裡的民俗意義〉,民94.10.28,杭州師範學院、釜山教育大學主辦「第次國際學術會議」(杭州)。

23. 〈遍地開花·各得其所〉,民94.10.31,葉聖陶研究會主辦「第三屆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咸陽)。

24. 〈牡丹亭「驚夢」場上表演的幾個問題〉民95.7.5,第三屆崑曲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蘇州)

25. 〈《驚夢》案頭與場上的幾點商榷〉民95.9.20,第一屆湯顯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江西撫州)

26. 〈《牡丹亭》的世俗選材與民俗觀照〉民95.9.22,第一屆湯顯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浙江遂昌)

27. 〈民俗文本與戲曲教育〉民95.12.7~8,戲曲教育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師大)

國科會獎助及執行專案 

  1. 《牡丹亭研究》,國科會民78獎助。

  2. 《吳梅與晚清曲學》,國科會民79獎助。

  3. 《王驥德論曲斟疑》,國科會民84獎助。

  4. 「延攬大陸專業人士來臺講學-曲六乙」民88.9-88.12,陸委會專案。

  5. 「延攬大陸專業人士來臺講學-薛若琳」民91.9-91.12,國科會專案。

  6. 《寺廟楹聯與清代蘭陽風教之研究-以頭城地區為討論中心》,賴志遠(臺灣師大國文系)民93.7.1-94.2.28(93-2815-C-026-002-H),國科會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

  7. 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託「大台北地區族群遷移史」專案之「民間曲藝」撰稿部分,民95.02.01-95.06.30(契約編號:94客約勞務字第22號(94322))

 

叢刊主編與教材編撰

  1. 《信仰•教化•娛樂-中國寶卷研究及其他》,車錫倫。(臺灣學生書局民俗叢刊)

  2. 《中國儺文化通論》,曲六乙。(臺灣學生書局民俗叢刊)

  3. 《薩滿文化論》,富育光•郭淑雲。(臺灣學生書局民俗叢刊)

  4. 高中國文(1-6)(南一書局)

  5. 高中文化基本教材(1-6)(南一書局)

  6. 國立復興劇校《文史》教科書(1-6)(教育部)

 

開設課程

獨立研究

 

論文下載

  全球化思潮下中華文化的再生

  目連戲中的特殊民俗演出形式

  近代曲學大師王季烈年譜

  理論的建立及其發展─近三十年台灣地區民間文學研究趨勢評述

  「橋」在中國七夕傳說裡的民俗意義

  遍地開花•各得其所──「和合」文化對兩岸炎黃子孫的時代意義

  《牡丹亭》的世俗選材與民俗觀照

  《牡丹亭•驚夢》場上搬演的幾點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