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玩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屬於自己當時流行的玩具,這玩具不是只有你會玩,隔壁的小毛和對面的家家也都會玩,下課後還會一起討論玩法和相約放學要去誰家玩。這些事情不管是爸媽、叔叔伯伯等長輩在童年都會遇到,雖然當時他們的生活環境比較清苦,能擁有的資源也貧乏,但物質缺乏並不足以影響童年歲月的內容,也不會影響他的精彩程度。而且當時電視也尚未侵入來主導我們的休閒生活,讓我們擁有創作的童年。
玩具對大多數人的觀念是不足為道,只是用來哄孩子的小玩意,而且現在的兒童玩物都會由大人設計過,孩子們只是按照大人安排的遊戲方式來進行,所以現在的孩子被量產玩具填滿了新生代童年的遊戲經驗後,讓他們長大更是漠視玩具的功能。但是他們不知道童玩可是蘊藏從古至今可觀的智慧,因為在過去童年生活隨處可見的發明和創作的智能都包含在裡面,也能從外型和表面繪畫中發現傳統藝術的影子。
「童玩」從字面上來看,「童」未成年的孩子、幼小的。「玩」遊戲、嬉戲、把弄東西或做某種遊戲、戲弄。「童玩」兒童的玩具。在多數人的想法中,玩只是消遣、娛樂和工作後的調劑品,看起來似乎並不重要,但是他對幼兒生活中佔有相當高的頻率和極長的時間,也對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有巨大影響。並且沒有一個小孩能與玩分的開。在張世宗的台灣傳統童玩與益智遊藝中有提到:「童玩是提供兒童遊戲的經驗和媒介,它蘊含了歷代親長為其下一代所投入的關愛與智慧,在進一步討論,我們可以發現童玩更是各民族傳統生活形態的縮影,記載著各地域文明文化的軌跡。」可以知道在各民族的文化中,都可以發現一些傳統玩具,這些玩具一方面顯示各名族為了豐富下一代成長經驗所做的努力,也在另一方面蘊藏著各文化中孕育的獨特智慧。
現在我們這一組要介紹的是台灣傳統童玩的發展。台灣傳統童玩有很多,例如:吹泡泡、波浪鼓、風車、彈弓、踩高蹺、布袋戲、呼拉圈、陀螺、摺紙、玩沙包、跳繩、滾童環、套索子、五子棋、風箏、猴爬杆、日月球、小木魚、木人走線、扯鈴、竹節蛇、筷子槍、紙氣球、翻花梯、草編動物、滾鐵輪、發條鐵皮玩具、撈魚、人形公仔。然而,本組針對於幾件比較具代表性的童玩作更深入的探討:
宋代高承所作的《事物紀原》中有毽子的記載,把毽子稱為「箭子」:「小女以為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箭子』。三四成群走踢,有理外簾、拖槍、聳雪、突肚、佛頂珠、剪子、柺子等名色。」我們由此可知踢毽子的運動大概起源於宋朝。到了明朝和清朝毽子就已經相當流行,而且已經漸漸有很精巧的技術。民國初年,踢毽子在大陸已經變成不分男女老幼家家戶戶都很推行的運動。民國二十五年,政府為確切推廣踢毽運動,特通全國各級黨部,於每年元旦舉行比賽,以達到推廣體能康樂活動與公民教育的雙重目的。抗戰勝利後,教育部國民體育會,以踢毽作為我國固有優良運動,簡單易行,有益民健康,特制定比賽規則通令全國各省市教育局,飭屬定期比賽。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暫停這項比賽。民國六十四年六月,教育部也有「普遍推行民俗體育活動」的指示,經省府謝東閔主席的全力推廣,踢毽遂成推行普及於各學校以迄於今。
踢毽方法有分很多種,一般可分為「大武」與「小武」兩大類,也就是我國北方所俗稱的文科與武科。小武是基本踢法,利用一腳支持體重,另外一腳用來踢鍵。基本花式有踢、拐、膝、提、豆、蹬六種,可以演變成五十多種花樣。「小武」的運動量小,變化不大,比較適合女性的幼童。大武的花樣就複雜得多,它可以兩腳跳躍離地,而用其中的一腳踢毽,基本方式有勾、跳、翹、跪、蹦、剪、扣、彎九種,也有五十多種演變的花樣。
毽子和跳繩都被列為民俗體育的重要項目,亦只有對國中小學生做推廣,在社會團體種很少見。有些學校會在課堂上安排踢毽的課程,這些對於兒童的協調性和敏捷性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只是奈於現今兒童有大多數都較喜歡現今較流行的玩具和休閒活動,現今玩具普遍較精緻,而且又加上同儕之間的交流和報章雜誌的大肆宣傳,無形中形成一種風潮,常常使的多數的學童趨之若鶩,如非一些社會團體大力推行和老一輩的人的口述,或許現今學童根本無從得知,但是坊間一些書局和雜貨店仍然可見毽子的蹤影,希冀,有一天全國顧及學校大街小巷能從新出現處處踢毽子的景象,不讓這種極富傳統意義和有益身心的童玩失傳。
【元宵花燈】
過年有年獸的傳說,歡樂的節慶背後,敬天畏天的中國人還是戒慎恐懼,傳說中元宵點燈就和天災有關。玉帝派天鵝降臨凡間,卻被人類誤傷,玉帝大怒,於是派遣天兵天將下凡將人畜燒死,而幸有仙人告知人間處處掛紅燈、放火花騙過玉帝。道教將天、地、水分文三元而有三元節,與民間節慶合而為一而深入人民的生活作息。賞燈熱潮歷經各個朝代並不會因為時間而稍退,只要一有新的樣式就會有人前仆後繼的去追逐潮流。
元宵點燈的習俗最早可追朔到漢代祭祀太一神,就是天帝神。祭祀由夜間開始,燃燒火把到天明。唐朝崇尚道教,對於三元節的慶祝更是大肆鋪張,以三元節中的元宵節最為重要,此時燈藝和燈會已經是奢華到巔峰。現今看到的元宵燈會始於隋朝。對於元宵節有最多具體的圖像的就是清朝。
由於台灣是承襲中華文化,對於元宵節的習俗和賞玩方式與之前傳承下來的方式差異性不大,只是對於花燈的類型、材質、造型上會因為時間的變遷和等等環境因素而有所不同,像是木頭、紙、布和竹都是以往常見的材料,而像是塑膠、玻璃紙、壓克力板、鋼鐵類都是新興材質,甚至有些環保意識高漲的現代人,也會利用廢物回收利用來製作花燈,而早期台灣農業社會物質生活上不充裕時,孩童也多利用身邊容易獲得和便宜的材料來做花燈。中國人極為豐富的想像力也運用在花燈上,可由花燈造型上可窺一二,尤其在節慶上花燈可能作成各種不同造型,可能是一些討喜的、流行的、趨吉避凶的等等。對於花燈早期政府似乎不用推行什麼政策它自然而然的就會流行,其導致這種狀況最可能的因素就是花燈已經人民的信仰結合,而早期人民在物質生活上可能不盡如意,將心靈依靠放在宗教信仰上的也不盡少數,所以這無形的傳承了許多宗教節慶的活動,而花燈就是其一。
近來政府有意推展我國觀光市場,也將許多有關宗教習俗的節慶列入推行重點之一,如一年一度的大甲鎮瀾宮的盛會每年參加人數都與日俱增,而且許多小學對於元宵節慶祝常常與當地廟方合作舉辦花燈比賽,為花燈藝術作傳承,花燈有別於餘許多其他的童玩,是結合宗教信仰而有幸可以傳承下去,希冀以後台灣元宵節能出現處處張燈結綵的景象,而非讓花燈只是侷限在寺廟內。
【皮影戲】
皮影戲大約起源於漢朝,漢武帝因為思念一位過世的嬪妃-李夫人,武帝十分思念,文武百官為避免武帝因思念而廢寢忘食,甚至不理朝政,於是請了一位江湖術士魏少翁,魏少翁稟告武帝:「夜晚時分,當您的愛妃回來時,只能遠觀,不能近看。」於是剪了一個愛妃的肖像,此即剪紙藝術。透過月光,隔著帷幕,顯現剪紙的影像,武帝朦朧一看,像是愛妃還陽了,幾次後,武帝的病便治好了。(http://ws3.ntctc.edu.tw/crnp/stu-11.htm)
以前的皮影戲講求的是「祖傳制度」,老祖宗所留傳下來的智慧與產業,若後人不加以學習、保存與推廣,則許多傳統技藝便會很快就失傳了。皮影戲經過歷代的打壓,在清朝時,因為朝廷覺得有「顯明」的意思,所以打壓皮影戲,使得皮影戲無法發展(http://ws3.ntctc.edu.tw/crnp/stu-11.htm)。臺灣皮影戲則屬潮州皮影系統,俗稱皮猴戲或皮戲。在清代已經盛行於臺南、高雄、屏東等地。臺灣皮影戲其實保存了很多元、明南戲的劇目,現存劇本大約有三百本左右,是非常有價值的文化資產(http://www.gio.gov.tw/info/culture_c/aei030.html)。台灣皮影戲雖保存了很多元、明南戲的影子,於中國戲曲史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目前台灣皮影戲也僅剩高雄縣境內的四團(復興閣、永興樂、東華和合興),瀕臨失傳的危機。
日據時代的皮影戲也受到限制,直到台灣光復後,皮猴戲約有一百多團,當時的娛樂有布袋戲、歌仔戲及皮影戲。但是皮影戲的發展卻逐漸沒落。
因為種種的原因,讓皮影戲逐漸落莫,在電影”活著”主角帶著皮影戲的箱子表演,底下觀眾是十分的熱絡,反之現今皮影戲的落寞,之中有許多文化歷史涵義,是否也會被世人漸漸遺忘呢?但是現今有許多團體和學校都已經注重這項民俗技藝,紛紛成立社團來讓學生有多一個接觸到皮影戲的管道,使他們產生興趣,希望這在我老故鄉的文化之一能保留下來。
【娃娃】
娃娃是玩偶,做成人形的玩具。這項童玩似乎從人類開始就存在著,這是基於人是會互相模仿和學習,最古早玩偶可能是用來哄小孩或是記錄、教學、擺設、裝飾或是紀念人而塑造的特徵。
在民國三、四十年代的玩偶都是用身邊有的資源做出來,例如「鞋娃娃」---它的材料很簡單。就用古時家裡最常用的火柴棒一根,或是直長條形狀的細木棍和牙籤來代替。再從家裡穿破的衣服上或者是舊手帕上剪下來的小小的碎花布。它所用的火柴棒和碎花布就是僅有的材料了,所使用的工具也只有剪刀、而接縫就用媽媽縫補衣服所用的針線。而幫「鞋娃娃」穿上衣衫,做成更精緻就是「冬生娘仔」。
最著名玩偶就是布袋戲內的玩偶,像史豔文、苦海女神龍等名聲響亮亮可比國外巨星的布袋玩偶。小時候最能看到布袋戲的地方就是去廟裡拜拜時表演的平安戲,而其所演的內容都是比較一些神奇鬼怪的內容,所以比歌仔戲較能吸引小朋友來看。在小時候爸媽說小時候常常看完布袋戲後,自己常常會模仿演著給其他朋友看,而用的玩偶就是用手指,食指就是布袋戲玩偶頭,拇指和中指當作雙手,鉛筆盒和書本作戲裡頭的桌椅和道具,就知道當時布袋戲對小孩子有多風靡。
還有些玩偶童玩是利用木、竹、指、草、布、磁等物質做成身體部分,例如紙娃娃、泥娃娃、捏麵人或是稻草人、大同寶寶。再過來的幾年裡還有鐵皮玩具,這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流行收集可愛的鑄鐵玩具,例如;日本出口的無敵鐵金剛、但由於鑄鐵玩具造價比較昂貴且鑄鐵的接合口容易鬆落,因此到了塑膠發明以後,就形成了一種「金屬材質和塑膠材質」結合的趨勢,例如:許多深受癌子們喜歡的發條玩具就是這樣的組合、而塑膠的發明也使玩具的發明逐漸進入現代玩具的時代。
而最具名氣、歷史和收藏的就是娃娃界的明星—芭比娃娃。她宛如真人明星一般,不只有專屬的設計師和知名服裝設計師為其設計造型,同時還扮演了了許許多多不同的角色。
芭比是在五0年代的露絲、韓德勒女士發現並加以改照出版以簡單精細的做工和兼具時上潮流的服飾為主,再加上芭比十一吋、擁有三十九、十八、三十三的傲人身材,所以不只微小女孩的玩伴,到了七0年以後,還成為收藏型娃娃。原本芭比是以陶瓷限量生產但後來發現陶瓷的材質使娃娃姿勢僵硬固定,連頭都不能轉動,更是無法玩換裝的需求,所以才產生現在所看到的。
我們可以從孩子們的玩具中看出每個年代的時代背景,因為當時的技術和科技也直接影響到童玩製作的材料、製作方式、外表造型等。這也是從小處看世界的道理。
【風箏】
據古書詢芻錄所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所以嚴格的說,能發出聲音的才叫「風箏」,不能發出聲音的,只能叫做「紙鳶」,但是現在無論有聲沒聲的,都叫風箏了(http://hk.geocities.com/loupeijing/6b.htm 海棠社--風箏)。
風箏起源於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但是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測量傳遞資訊,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娛樂的玩具。
風箏也曾被用作通訊求救的工具。據南史卷八十「候景傳」中所載:「梁武帝時,侯景圍臺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這一求救的風箏,結果被射落而失敗,不久,臺城陷落,梁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http://content.edu.tw/local/tainan/kunhwa/kites.htm, 學習加油站--風箏;http://hk.geocities.com/loupeijing/6b.htm,海棠社--風箏)
自從台灣光復以後,大家又開始懷念起風箏,開始放起風箏,台灣有句俗話說:「九月九,風吹滿天吹。」就是形容秋天時,競放風箏的盛況(http://hk.geocities.com/loupeijing/6b.htm,海棠社--風箏)。放風箏可以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也可以使人們回憶童年的往事,尤其看到自己親手製作的風箏,能夠順利的送上天空,更會使人興起一種創作的滿足感。早年的臺北市大龍峒與三重鎮居民每年都有一次鬥風箏比賽。雙方在大風箏上貼滿鈔票,選定風勢與適當地點,隔著淡水河將風箏升上空中,然後操縱風箏在空中互鬥。勝利的一方可以將對方風箏連同風箏上的鈔票一同取走,當作戰利品。這種習俗目前已經不復存在了。(http://content.edu.tw/local/tainan/kunhwa/kites.htm,學習加油站--風箏)
到了現代已成為一項流行的休閒活動。「STUNT KITE 」 譯名為「特技風箏」也稱為 「技術風箏」或「運動風箏」。對人們而言,玩多線控制風箏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運動,對風箏而言,則是一種特技表演,故許多人稱它為技術風箏或運動風箏(http://home.kimo.com.tw/kiteska/index_1.htm,中華技術風箏推廣協會)。
台北縣政府也舉辦過兩屆的台北縣石門國際觀光節,活動的特色在於,針對各類風箏的特性,向民眾深入介紹『特技風箏』、『創意風箏』與『傳統風箏』的文化與內涵,並廣邀各國好手來台表演,與國內風箏團隊進行技術交流與觀摩並協助石門國中成立「特技風箏隊」。
風箏是一種包容性大且兼具藝術、運動、民俗技藝及科學性的活動。不僅是陪伴我們走過童年時光的童玩,也是可以促進國際交流、休閒活動又是具有文化意義的一項民俗技藝,或許現在材質不斷的因成本或是便利性而改變,但是在於文化傳統上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
【陀螺】
相傳陀螺最早起源於宋朝,名為「千千」,為宮女玩的一種遊戲,現今的資料已經不可考了,所以我們也無從得知。「陀螺」這個名詞最早原於明朝,且已經普遍成為小朋友玩的一種遊戲。而現今的陀螺更成為我們民俗的技藝與童玩的代表物之一。隨著時代的演變與人類科技的創新,在民國二三十年的時候,陀螺由最早的木製陀螺,演變到塑膠的陀螺。再藉由生意人的頭腦轉變為戰鬥陀螺,開拓了另一個商機與市場。透過卡通的形式,陀螺的原理,創造出更多的周邊商品與種類,給予顧客更多的選擇。而陀螺的種類與玩法也隨著時間漸漸的多樣化,從以前單人玩的陀螺,演變到二人、三人、甚至七八人都有,而且陀螺的重量由輕巧的一兩公斤演變到二十五、三十五、甚至五十公斤。這些玩大陀螺的遊戲創始於桃園縣大溪鎮的簡武雄先生,當時他因為看到了小朋友在玩陀螺,勾起了他兒時的回憶,於是他想到了為什麼只有小朋友才可以玩呢?大人有可以呀!所以他就請朋友幫他打造一個五公斤的大陀螺,運用自己精熟的技巧,終於讓五公斤重的陀螺轉了起來,不僅於此,他還向極限挑戰,訂做了一個五十公斤重的陀螺,並讓他旋轉,打造了世界紀錄,這對於當時無不是一項創舉。現今打「大陀螺」已經變成桃園大溪的特色之一了。
「陀螺」是中國人科學的表現之一。如何借力使力,讓陀螺保持平衡,這是打陀螺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困難的部分。現今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人類思想的轉變,人類為了滿足自我的需求,將陀螺加以改變,使其更加美觀與實用,但是陀螺的發展已經到達完美的境界了嗎?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向更高一層挑戰,將陀螺越作越大,越做越精緻,在材質方面也可趨向多樣化。
現今的社會休閒型態,越來越重視傳統文物而「童玩」也漸漸的興起。為了讓現今的小朋友,了解過去父母親們所玩的遊戲與玩物,不僅可以使老一輩的回味童年,年輕一輩體驗過去的生活。
現今社會的發達,科技的進步,小朋友的玩具越來越多樣化與複雜化。政府有感於傳統文化的低落,所以現在政府正積極於提倡保留中國傳統文化,尊重傳統藝術,許多的傳統童玩在此時又再度的復興,不管是皮影戲亦或是踢毽子、陀螺、娃娃、花燈、風箏。
我們由此份報告可以發現,許多的童玩都是由遠古的朝代演變至今,由此可知中國人的思維一直在改變與創新。文物的演變也更加的精緻與多變,玩法也日漸的增多,甚至組成比賽,成為一個地方的特色之一。
「童玩」不僅是小朋友的遊戲,更是許多成年人回味童年的橋樑之一。在接觸童玩的過程中,他們體會到了兒時的樂趣,與勾起美好的回憶。社會的變遷,將童玩更加的精緻化與普遍化,不管在何處都可以買到所謂的「童玩」,在在顯示中國人懷舊的性情。透過這次的報告讓我們了解到童玩的演變與發展過程,看出了中國人的智慧,正在一點一滴的發出光芒!
【參考資料與文獻】
王灝(1998)台灣早期童玩野趣 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世宗(2001)台灣傳統童玩與益智遊藝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珍藏童玩 http://feature.yam.com/plaything/
中華文化天地
http://www.ocac.gov.tw/
http://www.100big.com.tw/cgi-bin/art/05.htm 名堂才藝坊--皮影戲
http://www.cca.gov.tw/test/fusing/taiwan.htm 復興閣皮影戲
彌陀鄉鄉誌
http://content.edu.tw/local/tainan/kunhwa/kites.htm 風箏
http://home.kimo.com.tw/kiteska/index_1.htm 中華技術風箏推廣協會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3-02/18/content_733056.htm 新華網
http://hk.geocities.com/loupeijing/6b.htm 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