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的發展和台灣人的休閒型態

江杰穎、羅仁傑、陳彥廷、吳嘉麗

(1)不同時期布袋戲型態            (2)布袋戲與生活          (3)總結

不同時型的布袋戲型態

早期:布袋戲為兼具傳統戲曲、雕刻、刺繡之美的藝術活動,自十九世紀由中國大陸傳入台灣以來,民間的布袋戲團和藝師不斷地改良創新,終於發展出台灣獨特的布袋戲表演藝術。。台灣布袋戲從大陸原鄉的傳統布袋戲,因應台灣特殊的歷史、社會環境,逐步發展出具有特殊台灣文化色彩的「台灣布袋戲」。台灣閩南泉州、漳州的移民,從自己的家鄉帶來各自的鄉土神明信仰,並在拓墾成功後,開始建立寺廟奉祠,每年的神明誕生日子,往往成為地方最熱鬧的大拜拜,不但有迎神賽會的大遊行,廟前的大埕更是重金禮聘自己家鄉的劇團上演耳熟能詳的家鄉戲。這就是為什麼以前總是會在拜拜的時候才會看到布袋戲的表演。自從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台灣割讓給日本,就開始了日據時代。日據時代早期,台灣前輩布袋戲演師因襲傳統的表演風格。可是,日本統治後期,被日本人同化的台灣民眾,採取高壓「皇民化」運動,只容許布袋戲演師表演日本化風格的「皇民化布袋戲」。

中期:布袋戲在日治時期的台灣並不能公開演出,雖然躲躲藏藏,,依舊是民間休閒生活的最愛。光復之後初期,由於政府已掌控了政局,因此政治安定,社會、經濟在安定中逐漸發展,而布袋戲在除去了日本皇民化的牽絆之後,一時飛黃騰達,從鄉村到都市,從戲院到大廟前,所到之處風靡民眾廢寢忘食,布袋戲團,成了當時最熱門且最賺錢的行業,學徒更是絡繹不絕。然而到了民國六○年代,布袋戲經歷了最重要的演變,那就是進入了電視台。台灣電視開播之後,人們比較常在家看電視,電視機慢慢普及於台灣的家庭中,布袋戲的演出也隨勢豋上小螢幕,民國58年,台灣電視公司曾聘請李天祿主演布袋戲「 三國誌」並以國語配音,但以國語配音的效果並不好,沒有以台語配音來的那麼親切,此外布袋戲裡有很多的閩南俗俚語,國語無法貼切詮釋好,所以觀眾的反應冷淡。直到一九七十年三月,五洲園老藝師黃海岱的次子 黃俊雄,以「改良之金光布袋戲」配合最新的音響效果、特技,及當時的中西流行歌曲,以閩南語配音,漸而吸收各家之題材,在台視播出「雲州大儒俠」造成全台轟動,無論農工商,只要到了中午播 出的時間,大家就會放下手邊的工作,收看雲州大儒俠,看完才肯繼續工作。在電子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將布袋戲推向前所未有的顛峰,然而這卻致使看內台戲的觀眾銳減,布袋戲團也從五、六團,淘汰剩一、兩團。內台布袋戲逐漸失勢不再受到重視。 到了民國六十二年,政府推行國語政策,因為當時演出的閩南語布袋戲,參雜了很多的俚語笑話和口頭禪,這和政府正大力推行的國語運動相悖,所以台語發音的布袋戲,成了第一個被糾正的目標。鐘任壁在中視製播的「李三保小神童救世記」,首當其衝。政府也同樣以「推行國語」及「妨害工商正常作息」的名義,禁播雲州大儒俠,使布袋戲改為國語配音,一九七四,雲州大儒俠也不敵政策壓力,宣告停播,布袋戲的最後一個舞台也終於失守,雖然之後 偶有國語布袋戲播出,但總是效果不佳,不久之後即告停演。根據民視新聞網針對雲州大儒俠停播一事件到報導中指出,新興閣布袋戲團團長/鐘任壁 :「劇本叫你用國語寫,口白用國語,很嚴格,我看破,布袋戲甘願不做,就此停下來。」

後期:傳統的戲台幾乎在這個時期被宣告死亡,但是台灣的布袋戲並沒有因此而被打敗,反而是以另一種型態呈現給社會大眾,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便是霹靂布袋戲,他們首先跳脫出傳統的形式,把只能夠在野台上看到的布袋戲,搬上了電視螢光幕,至此台灣的布袋戲正式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對於一些年紀比較大的阿公、阿媽來說,布袋戲可以說是他們人生的回憶,如今消失的布袋戲再次出現在電視上,雖然少了那種小時候呼朋引伴一同看戲的感覺,但也算是重溫舊夢,因此老布袋戲迷回流。由於布袋戲的內容,便是以江湖武俠小說為主,每一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性格,善、惡、忠、奸,穿插著親情、友情、愛情,交織成一個個錯綜複雜的故事,自從以電視的型態出現之後,不但保留著舊布袋戲的傳統,包括雕刻、戲台、掌技、口白、…..等等,更加上傳統戲台所無法表現出來的聲光特效,使每一個武打場面都更加精采,每一段劇情都緊張刺激,這樣子的轉變,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布袋戲迷,也就是現在的六、七年級生,他們開始去注意到布袋戲的一舉一動,有些人甚至是愛戲成痴,對於劇中的每一個主角、人物都寥落指掌,布袋戲的發展,於是開始快速加溫。在2003年由布袋戲拍成的電影「聖石傳說」,更成為近期布袋戲的另一波高潮,破天荒的由大霹靂節目錄製有限公司和春暉國際電影公司合作,號稱花費了3易鉅資,費時三年才完成,不僅如此,更請到了超人氣偶像五佰來為布袋戲代言,吸引了年輕清消費群的目光,在媒體廣告大力的宣傳下,果然一上檔就開出長紅,票房打破歷年來台灣國片影史紀錄,成為台灣千禧年最賣座國片,這實在是布袋戲史上的破天荒之舉,「聖石傳說」可以這麼成功的原因,除了原來就保有的精細雕工、炫麗服裝、口白、配音之外,更打傳統上場地的限制,利用高科技的電腦特效,營造出震撼是視覺效果,再加上網路世界無遠弗界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全球對於布袋戲的刻板印象。隨之而來的,如同賣座電影一般,開始在網路上出現討論電影的網站,裡面的內容更是包羅萬象,除了對於電影中的內容詳加闡述之外,更誇張的是,戲中的主角已經被「偶像」化了,像素還真、葉小釵、一葉書等人,竟然還擁有各自的後援會,跟隨著這股熱潮,各種週邊商品、小說、漫畫、甚至是模仿秀,也都跟進來搶奪這塊市場上的大餅。

 

 

布袋戲與生活早期社會並不講究休閒生活,原因無他,因為農業社會遵循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型態,加上不懂得節育,所以兒孫滿堂,就算整天拼命的工作,日子還是過的很苦,在這樣的情形下,根本就沒有時間可以來從事休閒活動。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們不休閒,而是往往和節慶結合,休閒依附在節慶之中藉由節慶的活動達到休閒的的功能。所以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逢年過節就是他們從事休閒活動的時候,可以暫且放下手邊的工作,享受農閒時的日子。除此之外,傳統的休閒活動和宗教信仰更是密不可分,人們藉由參與宗教的廟會活動,來追思膜拜神民,祈求能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作為自己精神上面的寄託,雖然當時的觀念認為只有拼命的工作才是生活之道,休息就是怠惰,但是他們還是能藉由不同型態的休閒形式,找到正當的休閒理由來調節身理以及心理上的平衡。

日本戰敗投降,台灣布袋戲才恢復原有的風貌,這個時期對於布袋戲的改變是非常大的,一種文化在它演變的過程當中,必定融入當時社會不一樣的文化,才能夠突顯出此種文化兼容並蓄豐富的一面,但是自從日本實行「皇民化運動」之後,他們不但盡其所能的灌輸台灣人民日式思想,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教育,這是最具有淺移莫化,又收效最快的一種方式,從文字、語言、生活起居、建築等各方面大力改革,是多麼專制和霸道啊!很多經歷過日劇時期長輩,可能對其自己一生很多事情都已經遺忘,但卻怎麼也忘不了日本的國歌,和日本的語言,這麼透徹的改造了台灣文化,實在是不簡單。但是畢竟台灣人仍然保有著中國傳統的文化,認為還是不能夠忘本,飲水思源,所以當日本人離開台灣之後,台灣人在很多方面恢復了原本的文化,布袋戲只是其中一項,但是經過數十年的統治,日本文化早已深植在台灣人民的心中,而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要把它完全屏除或是完全恢復台灣固有的文化談何容易,於是逐漸行成一種兼容並蓄的新台灣文化。舉例來說:我的媽媽曾經告訴過我,在她孩時只要外公外婆有什麼事情不要讓小孩子知道,他們就會用日與交談,除此之外,他們仍然保有收聽演歌和教兒孫唱日本民謠的習慣。

進入了80年代後,經濟的成長以及都市化再次改變了台灣的休閒生活型態,傳統的東西漸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流行」,穿的東西要流行,吃的東西要流行,用的東西更要追求流行。在生活中最明顯的就是電視和電影,對於工作忙碌的台灣人來說,工作了一整天之後可以慵懶的躺在自家的沙發上面,只要手上拿著電視遙控器,多到看不完的頻道更是任君挑選。另外,電影的發展也到達了一個新的境界,慢步調、有深層涵義、啟發….等類型的電影成為了得獎的贏家,但卻不是票房的保證,反而是好萊屋大手筆、大場面、充滿震撼的聲光效果、擁有曲折離奇的劇情,越誇張越好,才能夠符合胃口一天比一天大的觀眾群。在這種全球化的效應之下,屬於台灣本土的布袋戲也受到很大的波及,而且不只是台灣,一些亞洲、歐洲的國家,自身的傳統技藝也逐漸遭到淡忘和轉型。以我們一個七年級生來說,我們不可能在都市裡看見搭野台的戲班(我本身有看過,小時後回到很偏僻的鄉下,在特定的神明節日),僅靠著一些微不足道的收入,根本無法過生活。

心得對於像他們這些將大半輩子投入布袋戲的藝師而言,戲劇已與他的生命緊密相連,他們就像是「生來做戲」的人,他們擅於說演故事,以靈巧雙手舞出尪仔的喜怒哀樂,雖年逾花甲,猶精力充沛,但還是四處演出,而且還編演新戲碼,他們對掌中戲的熱衷精神,讓人不由欽佩。而當時當我們知道布袋戲開始沒落時,我們卻無法致力於保存發揚台灣的民間塊寶,為研究民間藝術盡一份心力,我覺得這是在布袋戲發展中期最令人遺憾的事情。 因此簡單的說,政府不當的政策,扼殺了很多台灣許多固有的傳統,台灣人民在當時對保存本土文化有相當大的空窗期,就以布袋戲來說,他就是當時被漸漸遺忘的重要文化之一,所以台灣人民在當時有許多強烈的反彈向二二八事件就是最著名的例子。對當時的台灣人民而言,生活雖然不再像早期那麼樣的艱苦,但是仍然不富裕,主要的原因便是十大建設之後,帶動了經濟的起飛,政府的政策明確的指出此時期的共同目標就是拼經濟。所以全國上下,不管是白領階級或是勞工階級,不管是企業或是商人,無不盡其所能的賺錢,那時有一句諺語:「台灣錢,淹腳目」,就足以證明當時奠定下來的經濟實力。開放貿易以來,台灣不再是關著門的井底之蛙,越來越多的「舶來品」影響著人民的生活,衣、食、住、行樣樣都有,尤其在於「樂」這個方面,大家開始效仿歐美國家注重休閒生活。只要一聽到是國外來的,人民就會一昧的覺得好,反觀自身本土的文化,卻受到鄙視,無形之中扼殺了多少珍貴的傳統文化的發展,直到現在,人民及政府才懂得開始執行復興台灣文化的工作,也加強推行恢復台語、客語這兩種語文,但是這條路是艱辛而漫長的,還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將受到破壞和即將被遺忘的傳統固有文化尋回。

 

反璞歸真:藉由以商業化的手段去包裝了整個布袋戲文化,布袋戲的發展幾乎到了極至,在這同時社會上也發出了不一樣的的聲音,一些傳統的布袋戲表演者不能茍同這種宣傳手法,他們認為如此一來布袋戲已經失真,所以反其道而行,把焦點重新放回到布袋戲的掌技、曲調之中,強調的是表演者自身的能力技巧,而非電腦或聲光所能製造的視覺效果,表演的舞台,也拉回到了傳統的戲台,只是表演的地點,已經演變成一些布袋戲同好聚集的pub,如位於台北市伊通街的敘舊茶飯劇場,定期舉辦大型電視偶戲及小型泉州偶戲,並有「兵雪布衣」電視偶劇團知布袋戲教學,對於發揚傳統布袋戲文化不遺餘力,,在「聖石傳說」的熱潮退去之後,這些默默推動布袋戲文化的工作者仍然繼續去實現他們的理想。對於他們來說,儘管本身有很大的熱誠,但是對於承傳工作的斷層,卻不知道要怎麼去彌補,布袋戲本身就是一項非常需要技巧的藝術,能夠登上表演的舞台,沒有練習個數什載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便著手於校園布袋戲的推動,自民國七十年代起,各地知名劇團像「亦宛然」、「五洲園」、「小西園」、「新興閣」、「美玉泉」…都紛紛投入校園布袋戲的教學,帶起鄉土民俗曲藝的風潮。專業性校園布袋戲劇團的經營存在著許多難題:首先是學校行政主管的態度,有時前任主管的最愛到下任主管便改弦易轍終止原先計劃,延續性便成為最先要克服的難題;第二便是經費問題,由於學校經費的編製,大多不包含外聘師資的費用,往往要由學校熱心家長籌措或向上級有關單位專案申請,一旦家長們支持熱度降低或是專案有所延誤,便會發生中輟的現象;學生的學業問題也是大難題,在現行的學校制度,國小幾年研習後,尚需特殊安排,才能在同一國中就讀,延續布袋戲技藝的研習。可是,面臨高中、職的升學,家長與學生便會仔細橫量未來就學、就業的問題,許多人不得不忍痛拋棄所學,選擇另一種人生。當年輕人沉迷於網咖,孩童只知道迪士尼的電影和日本的卡通,布袋戲成為了另外一個出口,讓老一輩的人重溫當年的感動,也讓年輕一輩的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能夠有機會了解布袋戲對於我們台灣文化的意義,以及肩負起承傳的使命。

 

 

 

參考文獻

李天祿--學術思想布袋戲    臺北市: 教育部出版, 1995

台灣布袋戲的認識與欣賞   江武昌撰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1995

霹靂星座封神榜   黃強華著 /商業周刊  1999

marie claire 雜誌2002 11 p15

網路資料

http://140.113.39.172/collection/palm_drama/PD1/introduction/InSide1.shtml

掌中乾坤布袋戲博物館

http://www.cyberstage.com.tw/story/folkarts_c/poppet_pili/trad1.htm

霹靂布袋戲王國

http://www.ncltb.edu.tw/ncltb_c/literary/publish/p6-2/pb6-216.ht走入現代生活的台灣諺語  李赫主講(稻田出版社負責人) 八十八年四月十五日終身學習系列講座第八場講稿

民視新聞網  http://www.ftvn.com.tw/Topic/CaringTW/TWnotes/1127.htm

台灣文章之美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Agora/2461/v1.htm

國立中央圖書館http://www.nctlb.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