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

張凱茵     黃依茹    鄭珮芸
 

(1)電影的歷史           (2)台灣的電影       (3)電影的回顧

一、電影的歷史

我想在日據時代時,日本是威權統治,所以台灣的電影是依附殖民的形態,因為當時日本在統治台灣時,只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所以日本在統治台灣的五十年裡,從沒對電影事業做基礎的建設過•因此,日據時期台灣電影工業就是要依附核心國家所製造的影片,來做放映而已,那時的台灣幾乎沒有自己的製片廠。以上可以由井初季和太在「日據下之台政」中的一段記載印證:

台灣之影片……概係租自日本內地影片商,配給進口之日本或其他外國片,或由上海進口之中國片…。且多係機關團體報社等所拍製時事畫擊片,其拍演社會樣相之劇情片,幾乎全無。〈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1997,P.43〉

台灣在日據時代受到的壓抑真的太多了,我覺得井初季和太先生的記載很寫實也很好,可以讓我們這些後輩了解到台灣的電影工業為何發展緩慢,原來是因為電影工業興起時,台灣被日本佔據,無法興建電影工業。而當時日本來台撥放的影片包括拳賽、歌妓、新聞、風景、短劇…等類型•直到四零年代初期,「台灣電影發行合作社」成立,幾乎所有台灣的電影發行業者都參加了,但是,本地人的公司只有兩家,只佔了百分之八,其餘的業者都是日本商社,我想這現象說明了台灣在日據時代幾乎沒有自己的製片廠,也是因為日本政府不支持又剝削台灣人民辛苦賺的錢。

光復初期,本以為政府會建造台灣,但那時台灣的電影產業雖然擺脫了日本殖民時期的依附生態,卻又籠罩於反共文藝政策,由於大陸剛由大戰結束後馬上又捲入更加至列的國共戰爭之中,因此,中央無力建設電影工業。我覺得台灣的命運真是多舛,走了一個專製的日本,又來了個霸道的清朝政府。葉龍彥觀察道:「台灣光復初期〈一九四五─一九四九〉的四、五年間,是政治社會情勢巨變的過渡時期,在此時期中的電影製作工作,正足以反映當時的社會文化與現象。」〈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1997,P.56〉我覺得葉龍彥先生短短的幾句話就將台灣光復初期電影工業的辛酸都到盡了。我想那時的電影對我而言不算是電影,我會覺得是紀錄片,因為現在的電影幾乎是劇情片。而且台灣光復初期根本沒有發展製片業的人才,很多拍攝工作都還要仰賴日本未回國的技師來幫忙拍照,這情形一直存在到六零年代屬於省政府的「台灣省政府新聞處電影製片廠」攝製台灣第一部彩色劇情片《吳鳳》,其技術方面還是要靠日本人幫忙才能完成。其實,台灣的天然氣候非常適合電影事業的發展,如呂訴上所言:

台灣在電影攝製條件是絕好的,氣候近於理想,雨量也不多,日光又四時照射,攝影時不覺有困難;而野外的景緻,則有重重的山巒、青翠的原野,近郊又有朱閣樓台。這樣的大自然環境,若稱「東方好萊塢」,也絕不是過言的。〈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1997,P.61〉

呂訴上先生所描述的台灣是多麼的美好,有「福爾摩沙」之稱的台灣本來就是當之無愧,不過,現在的台灣已經沒有那麼好的景色了,台灣的山水已被人類破壞殆盡,真是悲哀,有好景色時沒有能力拍攝,現在有好能力了,卻沒有好景色了。而一九四八年九月所拍攝的《今日台灣》彩色影片,是台灣最早攝製的彩色影片,這部片最重要的任務是讓當時國民政府嘹解台灣的風土民情。而光復初期台灣的劇情影片也不發達,卻能吸引大陸廠商來拍攝電影,當時大陸的「國泰影業」就常萊台灣拍攝電影。如:《假面女郎》、《萬象春回》、《天外天》和《花蓮港》。這就是因為台灣的環境很好所致。當時國泰影業有意在台灣成立製片機構,但是一九四九年國共鬥爭逆轉,於是只有協助民營公司「萬象影片公司」拍攝《阿里山風雲》,這部片是光復後台灣製作的第一部國語劇情片。當時台灣能吸引大陸來台攝取外景我想是因為台灣與大陸已分隔五十幾年,大陸人幾乎沒來到台灣這小島看過,所以他們拍攝的內容大半為原住民情節,因此當時中國電影對台灣的興趣就在於揭發神秘的面紗,好滿足大陸人的需求。在一九五零年代,國家文藝政策公佈後,電影立刻變為黨國支配的意識形態生產工具,在當時電影被视為特殊娛樂,而電影的經濟淨利益被政府剝削。

光復初期五年過後,文藝政策影響了台灣三十年,直到八零年代其影響才逐漸減少,因此,台灣五、六零年代的電影是權威政策的典範。我想這也是很可悲的現象,當時的台灣人民太辛苦了,辛苦了大半輩子卻一直被剝削,連像是電影這種休閒也無法自己製作本土的情節。在五零年代台灣電影製片業有「農業教育電影公司」隨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來,成為台灣最重要電影製片廠的基礎。一九五四年年九月「台灣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農業教育電影公司」合併成「中央電影公司」,中影逐漸成為台灣電影工業的翹楚。「中國電影製片廠」也隨國民政府遷台,五零年代中製廠的主要工作是攝製新聞、紀錄、軍事教育與軍中康樂影片。另一個隨政府來台的電影製片機構「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中教廠在五零年代主要重點是攝製教育影片與台灣歷史影片。因此,台灣五零年代具規模的四場全屬於政黨與國家體制之下的製片機構。這些製片廠說來說去還是歸政府管轄,我覺得也算是人民的心聲。而一九六三年成立「國聯電影業」,是最具代表性的製片廠,我覺得這製片廠才能製作出人民所想看的電影,它製作了《西施》、《塔裡的女人》、《窗裡窗外》、《明月幾時圓》、《深情比酒濃》…等經典的電影。相信是當時人們決口叫好的電影。一九六五年興建了「大湳電影製片廠」,其拍攝的《龍門客棧》揭開了台灣武俠電影的熱潮,且開拓了國際電影市場。

七零年代台灣經濟的繁榮與工商業的發達,使得電視的普及率升高,嚴重影響電影市場,造成六零年代以來台灣內部電影工業的首次低迷,電影的產量、觀影人數、劇院數都呈現低迷之勢。雖然電影的收入減少了,但我慶幸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了,可以看電視也是休閒活動之一,不過電影是我們的主題,所以要為電影抱不平一下。而一九七六年瓊瑤與平鑫濤、盛竹如何組了「巨星電影公司」,其創業作《我是一片雲》造成轟動。接著製作《人在天涯》、《風鈴風鈴》等片就夠了台灣電影史上不可撼動的「瓊瑤王國」。七零年代末期台灣電影的另一個風潮是「學生電影」,它探索學生升學壓力、同窗情誼與訓導處制度的張弛,還有男女愛情,當時的電影有:《拒絕聯考的小子》、《一個問題學生》、《學生之愛》、《同班同學》、《畢業班》等作品•持續到九零年代,有:《校園檔案》、《天下第一班》、《青春派對》等片。

 

到了八零年代,有另兩個主要的製片潮勢,一個是繼承七零年代後期的政策宣傳片;另一個是新電影風潮。新電影是對本土生活體驗寫實的反省。我覺得台灣是一直被壓抑的社會,因此有關成長經歷或是有關青少年德主題會很受歡迎,像是《小畢的故事》、《風櫃來的人》、《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等等電影。且女權高漲、女性主義抬頭,所以這也是新電影的熱中題材。萬仁在談到新電影風潮時,感嘆的表示:「新電影是個具有七零年代反省尋根理想的風潮,卻錯置在八零年代大眾消費社會。有許多題材都應該在那個時候拍的,卻要在後來得以碰觸。」我想他說得很對,因為有很多題材在那堪稱為白色恐怖時期是不能拿出來講的,所以要等到九零年代才能碰觸,像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悲情城市》、《香蕉天堂》…等片,都是很五零年代禁忌的作品,而我是到了大學才開始接觸這些電影,我看了覺得它所附有的深沈意謂很值得我們醒思,但我若沒有老師的講解我也沒辦法領會出來,不過我覺得這些都是很好的影片。

到了一九九六年,台灣本土電影的年產量以只有十八部,我想是因為香港與好萊塢影片的強勢進入所造成的,但現在台灣人多喜歡看那影音光效很好、高科技所製造出來的不實電影,我覺得是因為那種電影不需花費太多腦力就可以理解的東西,所以社會大眾會喜歡看;而國片就有點深度,必須具有歷史背景和知識水準高的人才會體會國片的精瓍,這是現今台灣人該反省的地方。

二、台灣電影之政治、經濟、美學

經濟決定電影發展的基礎,以及可能繁衍出來的潛力;而政治則決定了電影的整體結構。電影一方面反映出人類的通則經驗;顯示其社會政治的一面;另一面也聯繫了個人經驗,顯示出心裡政治的一面。在這樣的環節背景下,美學發展也必然依附當時的經濟與政治條件,衍生出不同的美學理論與樣貌。〈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98,P.23〉

各國電影工業的發展與政治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台灣電影工業也不例外,例如:抗戰的時候流行愛國電影,來激發士氣,同仇敵愾,激勵全國人民一起抗戰、國民政府來台就施行國語化運動,使得台語電影漸漸沒落;不同的領導者會有不同的政治環境,連帶的也影響了電影生態。

經濟的發展不僅僅能帶動工業的進步,連帶的一些娛樂事業也會隨之蓬勃發展,四、五零年代台灣處於農業社會,電影是一項高消費的享受,或許那時的電影也還不夠普及,電影院都還稱不上是電影院呢!那時叫做戲院,參雜著布袋戲與歌仔戲一起演出。現代台灣躍升為已開發國家,電影已成為一種大眾化的娛樂了,不論是大型的購物影城,還是3D、4D家庭劇院,都是常常見到的設備了。

電影也被稱為是第八藝術,既然稱得上是藝術,當然與美學脫不了關係,電影與腳本撰寫,攝影,燈光,音效,道具,演員,配音…等都有關係,是一像多元也複雜的藝術,而這項藝術的發展也和前面所提的政治、經濟息息相關。

在我們所參考的書中,它把台灣的政治、經濟對電影的影響分為了十個時期,而經過我們歸納統整之後把他以三個大時期來介紹,分別是1949~1959、1960~1979、1979~2003。

1949~1959剿匪失敗。國民政府撥遷來台,許多電影工作者以及機器設備也零零散散搬到台灣來,就這樣開啟了台灣電影史的序幕。在那個時期是黨與政府並行的國權體制,台灣電影製片場隸屬於新聞處,製作的電影也以軍事新聞、軍中教育與康樂影片為主,塑造了台灣電影的基本政治結構。而在末期1955年開始政府可使進行對電影的輔導工作,招開電影事業輔導會議,教育部也因此成立了電影事業輔導委員會。

1960~1979政治的安穩,保障了經濟的發展。台灣搭上了國際經濟起飛的列車,對電影產業成長而言可能提供了電影生產行銷過程中,較寬鬆的資金條件。1965年大陸開始文化大革命,中共陷入長期的內部鬥爭中,也在這時減少了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於是台灣在經濟及政治都有助力的情況下,電影工業也緩緩的向前推進了。在這幾年間台灣電影出現了,現代主義與傳統文化的對抗、逃避主義與愛情文藝、武俠武打片的興起,以及台語電影的最後掙扎….等等。

O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接著中美斷交,整個台灣面臨了”國際情勢逆流,姑息氣氛瀰漫” 再加上一九七五年蔣中正總統去世,不僅改變了往後的國家政治方向;同時也象徵了整個騷動年代的開始。在這樣惶恐怖安的年代裡,又引起了愛國電影的風潮。例如:梅花》、《女兵日記》、《英烈千秋》等。並且新聞局宣稱去除美商進口影片優惠;中影停止赴美拍片,演員工會舉辦影視界效忠大會等活動。

1981年之後台灣社會終於走上較為懷柔的柔性威權時代,電影裡也准許出現大陸五星旗、毛澤東像等象徵中共的符號標誌。就因為政治環境的改變,電影的題材也從愛國電影慢慢的轉行為談情說愛的青少年電影。青少年電影的流行,由原本學生生活主題,漸漸變質為炒作青春性事、販賣青少年偶像的電影。例如:《學生之愛》、《同班同學》等。

而在當時的電影經濟方面,黑道介入電影業的問題,始終是台灣電影發展的一大障礙,不僅使海外大廠不敢來台投資,國內的企業也是避之唯恐不及,使得台灣電影就這樣因為吸引不到資金,而整個電影工業開始走向低迷時期。

O年代後期,李登輝總統上任,他主張本土化。本土化意識躍升為主流,中原反成為邊緣,台灣開始走向例一個新的局面。同時,新電影也正進行最後衝刺的階段。所謂〝最後〞,並非指其接近目標,而是預示其創作好景的結束;而衝刺也沒有特定的方向,完全向多元的可能性,或好或壞的直奔而去。〈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98,P.301〉

當時流行的瓊瑤電影也慢慢的過氣,許不了因為受不了黑道的逼迫壓榨因而自殺,校園青春片、社會寫實片相繼失利情況下,陷入六神無主的狀態。於是台灣的電影就這樣盲目的跟隨著香港賣座電影的腳步走,如《暫時停止呼吸》、《警察故事》…等類型的電影。影壇頓時充斥各款的僵屍與大哥。

O年代之後,MTV的出現,重重的打擊了電影的市場地位,產生嚴重的排擠作用,再加上第四台的產生,欣賞電影變得廉價又方便,不僅迅速搶奪了電影院的市場,也取代了錄影帶業,成為台灣觀眾欣賞電影的主要途徑。九O年代末期燒錄技術的進步,盜版片也在台灣到處氾濫。

在美學方面,X、Y世代的新新人類,根本揚棄認同的意義,並用力將整個社會捲入一個所謂的〝後現代〞的世紀裡。這批以學生為主的新人類電影,呈現的共同特徵事追隨自我感覺,沒有政治、社會、道德的舊包袱。拋棄懷舊情調,拒絕關照歷史苦難,只注意現實感覺,他們清楚的告別了侯孝賢與楊德昌的電影年代。

而台灣的電影的劇情比不上好萊烏電影的精采刺激,也拿不出大手筆的製作費去搞特效,更找不出向布萊得比特、湯姆克魯斯這樣的明星演員,於是台灣的電影就在這經費、科技、盜版的惡性循環中,找不到新的突破點了。

看著台灣電影工業這樣一路走來,似乎沒有一電視真正風光的,先是政治的壓迫,接著黑道介入,我們的電影史也可算是一不悲劇吧!我們除了對本土電影工業感到可惜之外,能做的可能也就只有不要去看盜版片了!也希望台灣的電影工作者能趕快的振作起來,不要被大環境打敗,用心製作出能引起新新人類共鳴的電影。

三、電影的回顧

在看完許多電影史的資料,真正開啟了台灣電影的歷史命運,應該是以1949年為始,主要因為當時生產條件,確信49年的官民遷徙對台灣電影而言,有絕對性的影響。而在這個時後來台的片廠以政府所屬電影機構為主。在過去,領導中國電影主流的民間公司多半滯留上海,或移往香港。這使得政府突然獲得電影媒介的主導權,並使台灣電影在往後歲月裡,走向國家控制的道路,在創作上背負政宣的包袱,在市場上受到國家政策的限制。也因此發展出與戰前中國電影,以及戰後香港電影完全不同的產業體質。

1949年底,是大陸進入鎖國階段,電影生態面臨重組。由於市場上國片來源中斷,台灣電影的出現,使的台灣電影漸漸出現,這也可以視為台灣電影誕生的契機。不過,卻也由於大陸封鎖,國片市場僅剩下臺、港、星馬,以及少數僑地。在有限的市場規模與台港兩地的激烈競爭下,台灣電影的發展也就受到了相對的侷限。

【在法規部份,一九五一年五月,內政部公佈「電影片檢查標準」,九月,又公佈「戡亂時期國產影片處理辦法」,對大陸影片及一九四九年以前影片設限,避免左派影片的流入。同月,省教育廳訂定「影劇事業申請登記注意事項」,藉此加強對民間影劇院的管制。十二月,教育部通過「社會教育實施綱要」,分期攝製教育影片及編撰反共劇本。隔年二月,省教育廳跟進訂定「改進全省影劇計畫」,推動反共社會教育。一九五二年八月,教育部電影事業輔導會議召開座談,提出電影事業輔導草案十項,計畫性地扶植國片事業。一九五四年六月,行政院公佈施行「國外電影片輸入管理辦法」,限制無邦交國家影片進口,籌設文化專約進口保障額,作為外交談判籌碼,並以此保障國片競爭條件。同年十月,外匯小組修訂「影片業匯款審核辦法」,加強影片進出口與外匯運用的控制,抑制娛樂性消費支出。】摘錄至http://oz.nthu.edu.tw/~res11001/hist/movie/movie02.html

在看到以上的那些文字,感覺到我們台灣的電影受到部分的侷限,尤以1955年頒佈的電影檢查法,與同年成立的新聞局電影檢查處,似乎象徵了政府對電影管制的一個新階段。

在這個的同時,台語片從此崛起。起源是因「薛平貴與王寶釧」之演出略加分鏡,拍成電影,並於隔一年後,在大觀與中央戲院聯映八日,觀眾擁入,擠破玻璃,各地歌仔戲團、歌仔戲劇院、片商紛紛投入台語片生產工作。單是1956年的一年之間,至少就有八家出品公司,開拍影片二十一部。遠遠超過台灣國語影片數年來之經營。1957年,台語影片更躍增五倍,登記送檢影片即達六十二部。這樣的盛況維持至1959年,便很快退潮,但總計從1955至59年之間,已一口氣生產了178部影片,是同時間國語片的3倍多。

〈此數據是根據http://oz.nthu.edu.tw/~res11001/hist/movie/movie03.html

在看了許多的參考文獻中,了解到創作者的背景也影響了台語電影的美學呈現。例如像是台語片導演多來自地方戲曲與新劇界。除了少數受過電影訓練者外,大部份導演無論在故事的選取、敘事的手法、表演的風格.....上,都深受戲曲與新劇的影響,對於電影語言,電影的影像魅力,以及電影媒介特性的掌握,尚不夠準確無法完全掌握,多半僅止於故事之陳述,更有部份影片甚至僅為舞臺演出的記錄。

 

「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意外成功,造成了台語片的出現。歸納此時期影片多產的原因,主要原因應該是題材的本土化、流行歌曲的風行、大陸來台而尚無戲可拍的外省籍導演紛紛加入、歌仔戲班參予、以及拍攝資金的低廉所造成競拍。而其餘人士的相關論述與回憶,也都附和此說。不過,另有人提出了當年實施的膠片押稅進口辦法,解決台語片生產材料的來源問題,也是台語片得以興盛的主要原因。而若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台語片所富含的文化親和性,無疑成為吸引觀眾、促成生產需求的主要原因。在這裡,我們這組又想到另一原因,這一高潮的因素是否是因為在自由中國的全部一千萬人口之中,本省同胞要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例,而有超過半數的中年以上或者教育水準較低的人們,對於國語影片和外國影片的欣賞程度,遠不如對台語影片較易吸收和接受。台語片的復甦也就在這一年出現。往後的十年裡,台語片微幅漲跌,但一直撐著台灣電影生產興旺的局面。

至於台產的國語影片,在1960年穩步興起。到了1969年,更增加到89部,首度超越了台語片,並在1971年達到101部的年產量。國語電影從此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而除了產量提昇外,本土國語電影也逐漸能在市場站穩腳步。文獻中提到,健康寫實主義的一些部份影片,如「蚵女」、「養鴨人家」、「路」....都獲得前所未有的票房成績。國聯、聯邦的作品更屢屢打破過去港片壟斷十大賣座排行榜的局面。

在檢視國片為何興起,找到一些原因︰像是電影處採取措施管制外片,獎勵國語影片辦法施行,戲票降價等很多原因,都使的國片興起。因此,即使在日片恢復進口,國片市場再度面臨威脅時,國片的生產已因國聯的開創(1963年),聯邦大湳片廠的設立(1966年),「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年)和「龍門客棧」(1967年)的成功開拓國語片海內外市場,而站穩腳步。再加上一些政府修正國外電影片輸入管理的辦法、停映全省非首輪日片等等,終能使國片繼續成長。

我們又探討到除了電影產業本身的經濟因素外,整個60年代台灣總體經濟的變化,也為電影成長提供有利環境。

社會變遷推動著台語、國語兩種電影走向不同的道路。台語片在60年代裡,充分發揮、和用盡了它的可能性,並隨著這個年代的結束而黯然消逝。國語片則在這個年代裡,找到了起跑的支點,從此轉變台灣電影的路線。不過,跳離此時,從長遠的歷史發展透視,我們不難發現,不論興或衰,電影媒介其實已經走完了它的黃金年代。當電視媒體在台灣出現,並漸漸站穩腳步時,電影顯然就要讓出它的位置。

回顧70年代台灣開始面臨政治外交挫折時,電影界的反應態度。除了討論政府與民間如何在秩序重整與商業利益上,避免彼此間的矛盾衝突外;也試著分析愛國政宣電影的生產背景,功夫武打電影興起的社會心理因素。經濟方面,注意石油危機下的電影經濟變化;同時,針對台港兩地電影在此時逐漸浮現的彼長我消形勢,預作分析,以找出日後台灣電影失利與沒落的根本原因。

 新電影的出現是台灣電影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表現出當時的生產環境,以及新電影的政治、經濟、美學的特質。在檢省新電影與過去文人電影傳統的臍帶關係時,亦討論到關於新電影的刻板印象與迷思。也觀察大片廠制度瓦解後,台灣新興發行勢力的出現模式,以及其對本地電影發展的影響。

90年代台灣社會焦慮的根源─統獨意識。在電影中尋找因統獨爭議所產生之認同危機的徵候。同時,也試圖從所謂新興人類族群的電影創作中,探索台灣的後現代文化現象。藉由對外語影片市場的層層分析,揭開台灣電影文化工業的真相,證明好萊塢影片對台灣市場的傾銷壟斷,以及對台灣影視文化的深刻影響,希望能藉此喚起政府對此一現象的反省。但是,這次的主角已由過去的電視、錄影帶,轉為 MTV 視聽中心與另一影響更為深遠的新媒介─有線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