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文學向居弱勢,文學傳播媒介的主流也向來以大報副刊為馬首,作家創作和文壇活動依賴副刊傳播,文學愛好者也通過副刊的閱讀接近使用文學資訊,這樣的習慣養成之後,便難以改變,馴至於文學雜誌的維持和傳播功能相對不易,以創辦於六○年代的《台灣文藝》來看,如今幾乎面臨斷炊命運可知。而當前文學雜誌加數也寥寥可數,學院中的《中外文學》、聯合報支持的《聯合文學》、南部醫師群支持的《文學台灣》,和中部明道中學支持的《明道文藝》較為文壇重視與熟知之外,就屬由國民黨出資、卻又不帶政黨色彩的《文訊》雜誌,能獨領風騷,超越政治格局,為廣大的文學愛好者、文壇和研究者所共同感佩、珍惜,並且擁有相當影響力。
創刊於一九八三年戒嚴年代中的《文訊》雜誌,雖然是當時國民黨文工會策劃出版的刊物,創刊初期帶有部分「文化工作」的使命,但在主事者的高度自制下,伴隨著台灣社會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腳步,一直扮演著台灣文壇的紀錄者的角色,同時也彌補了主流媒體的副刊較不重視的文學資訊的缺口,通過翔實的記載、對不分黨派和意識形態的作家的關心,恰如其分地提供相關藝文資訊,整理文學史料,探討不同年代的文學傳播現象,並且能針對出刊之際的文學出版和作家動態全面觀照、評論,因而建立了《文訊》的客觀、公正媒體形象,獲得文壇與學界的肯定,特別是研究近二十年,乃至於戰後五六十年台灣文學發展的研究者,《文訊》都是不可或缺且值得信賴的資料來源。一份文學雜誌,能在台灣這樣的政治掛帥社會中受到重視和信賴,原因甚多,但主要應在於《文訊》編輯群的努力,他們像園丁一樣,灌溉這座百花齊放的花園,不黨不私,忠實紀錄了每個年代的文壇脈動,照料每一種不同的花樹,而且累積近二十年,可以被檢驗。
從一九八三年七月創刊,到去年六月,《文訊》滿兩百期,近二十年時光,累積既久,《文訊》幾乎已經等同於台灣當代文學資料庫,在這份一期一期編出來的雜誌中,不但記載了當月份的文壇資訊,整合來看,也可以從中爬梳出台灣文學的流變與思潮脈絡,因此為研究者和學者所倚重。但也由於年深日久,要找齊《文訊》當然不易,檢索更加困難,因此由《文訊》雜誌社和凌網科技公司合作出版的《文訊雜誌200期紀念光碟電子書》的推出,不但具有重大意義,也對現當代台灣文學史料的保存與研究做出了貢獻。
先從電子書出版的意義說。電子科技的發展終於可以將資料繁多、紙本厚重、查閱匪易的200期《文訊》都匯聚一片DVD光碟之中,讓研究者與使用者能在彈指之間瀏覽二十年台灣文壇景象,檢索近二十年來台灣文學的相關議題,這樣的電子書的出版,就高度發揮了文學傳播的功能,也使得一本本《文訊》可以從「過期」雜誌化身為讀者可活用的永不過期的台灣文學資料庫,所有曾經在《文訊》雜誌上努力過的文學家、研究者,以及編者的心血,也就有了再生的機會,這對台灣文學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其次,就電子書可能做出的貢獻言。電子書的內容大體可分兩個部分,一是全文影像的提供,200期《文訊》內容與編排形式因為電子書而得以完整保持,與紙本無異,《文訊》雜誌本身的史料價值因此彰顯,而使用者瀏覽、列印的便利性,和閱讀紙本的親切性如一,除了免除使用者必須一本本找尋、翻閱的不便,也使得《文訊》的得以直接進入需要者或研究者的個人電腦之中,快速取用、流通。二是資料檢索功能,電子書提供《文訊》各期專題、作者、被評論者、專欄、卷期的瀏覽與欄位全文檢索功能,透過檢索,可以叫出所需資料,在瀏覽與研究上,都提供了便捷、周詳的檢索服務。這使得20年間不同年代、相同議題或作者、評論者的資料可以匯集於同一視窗與平台之中,有利於研究、了解現當代台灣文學發展。稍感不足的,則是缺乏相關台灣文學「關鍵字」的檢索,否則在使用與研究上必能提供更多服務。
但整體來看,匯聚在這薄薄一片DVD光碟之中的內容,總計三千餘萬字、八千多張圖像、八千六百三十三篇文本、一千七百多位撰文、二千三百多位被討論或研究的作家與學者,以及二百六十七個議題、二百三十三個不同主題的專欄──這些內容的總體呈現,具體證明了《文訊》二十年的成績,以及《文訊》在文壇與文學傳播領域中的辛勤耕耘,將會隨著這片DVD的保存與流通被更多需要者認識到。在我們這個文學式微的年代,這樣集體的努力和默默的實踐,如果能喚醒朝野與整個社會重視文化/文學傳播的重要性,及其對當代與未來台灣文學/文化的保存、延續與累積、創發的功能,則此一電子書的出版,將格外具有意義。遺憾的是,我在撰寫這篇文字的同時,卻已傳出《文訊》面臨停刊的危機,這不能不讓人扼腕擔心:《文訊200期紀念光碟電子書》的出版果真會成為最後的「紀念版」,告別我們這個文化貧瘠的年代和社會?或者因此重生,在更多關心台灣文學、文化發展的文壇、學界與讀者的關懷和挽救聲中,繼續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存活下去,繼續公正無私地見證台灣文學的發展圖式、紀錄台灣文壇的脈動與軌跡?
2003年1月《全國新書資訊月刊》49期,頁4-5
收入向陽《浮世星空新故鄉──台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台北:三民,2004),頁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