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昭君︰女人爭平等 男人也解放

自由時報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

女兒捧斗(捧神主牌)、做七不再分兒子七或女兒七、訃聞上署名依長幼而不是依男女排序…,就連骨灰罈、塔位上也不只寫兒子名字,而改成「陽世子孫一同」。雖台灣傳統喪禮中重男輕女,但在許多角落,喪禮正在顛覆中,男人得到解放,女人也不必再委屈送親。

曾創下蕭家祖祭「百年首位女主祭」的東華大學副教授蕭昭君昨大力稱讚王如玄,透過政策落實兩性平權。她說,台灣人避談喪禮,導致喪禮一路被禮儀公司牽著鼻子走,不斷複製傳統,男人因此得蓄鬍、承擔許多責任、奉祀祖先牌位,女人的哀傷不被重視,得閉嘴、不能留名、不能與祖先同在,喪禮中性別的解放,不只幫女人爭平等,同時從傳統中解放男人。

長期從事婦女運動的尤美女律師多年前在母親喪禮中就突破傳統,為母親安排一場平權喪禮。喪禮中她未幫母親穿壽衣,而是穿母親生前最喜愛的衣服,做七不再分兒子或女兒場,每一場全家都到齊,訃聞上的署名依長幼排序,而不是先孝男、再孝女,介紹母親生平,則是所有子女一同參與,喪禮結束,全家人都因此得到慰藉,沒有遺憾。

北部可讓女兒捧神主牌 南部則較傳統

台灣民俗信仰學會理事長吳永猛及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專任教授釋慧開法師都認為,傳統喪禮中重男輕女的傳統根深柢固,但有人開了頭,就有希望。

依據龍巖人本中區經理江憲昌禮儀師的觀察,喪禮中男女性別扭轉南北有別,南部明顯傳統,但北部的喪家則較有主見,不僅女性主導多,也有女兒捧斗的案例,甚至有些家庭的女兒成就高,整個喪禮都以女兒為主體,不再固守傳統,隨著時代改變加入更多新的觀點及作法。

 

報導日期:2010-03-09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Copyright 1994–2009 國立東華大學教務處.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