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反切?

反切者,乃合二字為一字之音,即等同於目前國音之拼音方法。據宋邱雍之《禮部韻略》云:「音韻輾轉相協謂之反兩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清陳澧《切韻考》卷六《通論》云:古人音書,但曰讀若某,讀與某同。然或無同音之字,則其法窮;或雖有同音之字,而隱僻難識者,則其法又窮。孫叔然始為反語,以二字為一字之音,而其用不窮,此古人所不及也」。然考反切之法,其用甚早。如《爾雅》:「大祭為禘」、「不律為筆」等,已具反切之芻型。馬宗霍之《音韻學通論反切篇》引沈括《夢溪筆談》云:「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不可為叵』『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又引王觀國《學林》云:「總古今之字,不逃乎音切。固有即音切而知其字之義者:『之乎切為諸』『如是切為爾』『而已切為耳』『不可切為叵』此即因音切而知其字之義也……」又云:「顧炎武乃更考經傳中合音之語,凡數十條,以擴其說。如『蒺藜為茨』『葫蘆為壺』『鞠窮為芎』『奈何為那』『勾瀆為穀』『邾婁為鄒』『明旌為銘』『終葵為椎』『大祭為禘』『薞蕪為須』『窗籠為聰』『令丁為鈴』『狻猊為獅』是也……是皆反切之濫觴,特有其法而無其名耳!」故近人林景伊(尹)先生於《中國聲韻學通論反切章》云:「謂孫炎取反切以代直音則可,謂反切創自孫炎則不可。」

反切之方便,在於合二字為一字之音,使其法輾轉不窮。正以其方便,故自漢末以來,歷千餘年而不替。即今之國音,其注音之方法,亦仍循其原理,而代之以符號而已。然其名稱,歷代頗有異同。馬宗霍《音韻學通論》引《禮部韻略》云:「音韻輾轉相協謂之反,亦做翻,兩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又引金韓道昭《五音集韻》序云:「夫切韻者,蓋上切下韻,合而翻之,因號以為名」。又黃公紹《古今韻會》云:「一韻輾轉相協謂之反,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又引《玉鑰匙》云:「反切二字,本同一理。反即切也,切即反也,皆可通用」。而《中國聲韻學通論》則綜之如下:

自南北朝以上多謂之反,唐季韻書改言為切。蓋以當時諱反,故避而不用也……反切立法之初,蓋謂之反(正三按:反字平讀音義同翻),不謂之切。其後或言反,或言切,或言翻,或言紐,或言體語,或言反語,或言切音,或言反音,或併言反切。此皆因時代之影響,稱說之習慣,偶舉其名,不覺其不一致。後之學者,不明斯理,穿鑿附會之說,遂因而起。乃有謂反異切,謂切非翻者。師弟相傳,沒身不解。究其名稱,雖有異同,而其義則一也。

反切之法   

反切之聲母與韻母

閩南語之反切

閩南語十五音之呼法   

台灣方音符號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