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萍 專任副教授
|
最高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文學博士
|
學科專長 民間文學、神話學、民俗學、敦煌學 |
學術研究論著
1. 劉惠萍、范姜灴欽:《花蓮客家民間文學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出版,2009年5月,141頁。 2. 《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3月初版,440頁。(博士論文) 3. 《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研究》,碩士論文,1992年6月。 |
學術期刊論文
1. 2009.02,〈太陽與神鳥:「日中三足烏」神話探析〉,《民間文學年刊》第二期增刊「2008民俗暨民間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專號」,頁309-332。 2. 2008.12,〈漢畫像中的“玉兔搗藥”——兼論神話傳說的借代現象〉,《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五輯,頁237-253。 3. 2008.11,〈試論佛教藝術對中國神話題材的融攝──以莫高窟第249、285窟為中心〉,《興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增刊「文學與神話特刊」,頁639-678。
4. 2008.07,〈月中有兔神話探源〉,《民間文學年刊》第二期,頁55-76。 5. 2008.04,〈想像與真實:台灣原住民「弟兄始祖神話傳說」的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七期,頁9-38。 6. 2008.02,〈象天通神──關於吐魯番墓葬出土伏羲女媧圖的再思考〉,《敦煌學》第二十七輯,頁293-310。 7. 劉惠萍、黃景春、鍾宗憲、宣炳善,2007.05,〈在“傳統”與“發明”之間:當代民間文化研究的反思〉,《民間文化論壇》2007年第3期,頁1-13。 8. 2006.08,〈戰後台灣民間俗信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東亞文化研究》(香港九龍)第八輯,頁189-218。 9. 2005.12,〈唐代冥婚習俗初探──從敦煌書儀談起〉,《敦煌學》第二十六輯,頁155-176。 10. 2005•09,〈在書面與口頭傳統之間─以敦煌本《舜子變》的口承故事性為探討對象〉,《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總75 期),頁54-75。本文並收入《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2005年卷》,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頁257~270。
11. 2005.04,〈中國現代神話學研究的學術反思〉,《民間文化論壇》2005年第2期,頁12-14。 12. 劉惠萍、長安靜美,2002.07,〈從神話原型到仙鄉情懷──以日本浦島子傳說的演變為探討對象〉,《興國管理學報》創刊號,頁139-152。 13. 2002.06,〈敦煌寫本《舜子變》與舜神話〉,《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七期,頁115-132。 14. 2001.06,〈敦煌寫本《茶酒論》與唐代三教融合思想〉,《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五期,頁77-94。 15. 2000.10,〈唐人仙道類小說研究〉,成都:四川大學中文系主編《新國學》第二卷,頁289-304。 16. 1996.03,〈閩臺傳統婚俗的民俗意象──危機、死亡與再生〉,《東方工商學報》第十九期,頁34-61。 17. 1995.03,〈中國南方猴神崇拜與齊天大聖信仰〉,《東方工商學報》第十八期,頁34-61。 |
專書論文
1. 2009.07,〈多元傳承與地域特色:西王母圖像在四川漢畫像中的表現〉,《臺灣王母信仰文化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主編,頁71~95。 2. 2009.04,〈試論花蓮客家民間文學中的原鄉記憶與土地經驗〉,《第二屆花蓮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頁39-90。 3. 2006.09,〈由神聖敘事到道德闡釋—以《尚書.堯典》「堯舜禪讓」說的傳承為例〉,《第六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頁571-602。 4. 2006.07,〈臺灣原住民文面起源神話傳說初探〉,《2006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頁35-62。 5. 2004.06,〈麥積山石窟伏羲女媧塑像試釋〉,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麥積山石窟藝術考古研究所編《麥積山石窟藝術文化論文集》上冊,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頁399-410。
|
會論論文
1. 2009.09,〈假借與嫁接:敦煌佛教藝術所見日、月圖像與中國神話〉,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unhuang Studies: Prospects and Problems for the Coming Second Century of Research", Institute of Oriental Manuscripts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Saint-Petersburg, Russia. 2. 2009.07,〈多元傳承與地域特色:西王母圖像在四川漢畫像中的表現〉,「王母信仰文化世界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共同主辦。 3. 2008.11,〈太陽與神鳥:日中三足烏神話探析〉,「2008民俗暨民間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主辦。 4. 2008.10,〈試論花蓮客家民間文學的原鄉記憶與土地經驗〉,《第二屆花蓮學研討會》,花蓮縣文化局主辦。 5. 2008.07,〈諧和陰陽與不死探求──月蟾神話在漢代社會的表現〉,「第六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會議」,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辦。 6. 2008.03,〈試論佛教藝術對中國神話題材的融攝──以莫高窟第249、285窟為中心〉,「文學與神話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七屆通俗與雅正文學」,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 5. 2007.10,〈漢畫像中的“玉兔搗藥”──兼論神話傳說的“借代”現象〉,第二屆中國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主辦。 6. 2006.07,〈想像的共同體:台灣原住民「始祖兄弟故事」試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四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華中師範大學主辦。 7. 2006.05,〈臺灣原住民文面起源神話傳說初探〉,2006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主辦。 8. 2006.03,〈神聖敘事與道德闡釋—以《尚書.堯典》「堯舜禪讓」說的傳承為例〉,第六屆通俗與雅正文學與經學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 9. 2005.10,〈從敦煌書儀看唐代的冥婚習俗〉,第七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學院、中國唐代學會主辦。 10. 2005.08,〈戰後台灣民俗研究的回顧與反思〉,紀念婁子匡先生百歲冥誕之民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成大研究總中心台灣文化研究中心主辦。 11. 2005.08,〈在書面與口頭傳統之間—以敦煌本《舜子變》的口承故事性為探討對象〉,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第三屆會議,山東大學民俗學研究所、山東省民俗學會主辦。 12. 2003.11,〈吐魯番墓葬出土伏羲女媧畫像述論〉,第六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中國唐代學會主辦。 13. 2002.07,〈麥積山石窟伏羲女媧塑像試釋〉,麥積山石窟藝術與絲綢之路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蘭州大學、麥積山石窟藝術考古所主辦。 14. 劉惠萍、徐善儀,2002.04,〈儒家飲酒觀對中國飲酒文化之影響探討〉,《第十七屆技職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89-98。 15. 劉惠萍、徐善儀,2001.04,〈道教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初探〉,《第十六屆技職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69-78。 16. 1999.09,〈唐人仙道類小說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四川大學主辦。
|
國科會獎助及技術報告
1.「圖像與神話:漢畫像所見神話之研究(Ⅱ)」,國科會專題計劃,2009年8月~2010年7月,計畫編號:NSC:98-2410-H-259-060-。 2.「花蓮客家傳統歌謠暨傳唱活動之調查與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8年度學術研究獎助,2009年3月~12月。 3.「圖像與神話:漢畫像所見神話之研究」,國科會專題計畫,2008年8月~2009年7月,計畫編號:NSC:97-2410-H-259-052- 4.「花蓮客家民間文學積極傳承人調查與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7年度學術研究獎助,2008年3月~12月。 5.「花蓮客家民間文學採集與整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6年度學術研究獎助,2007年03月~12月。 6.《重塑「高雄鼓會」研究報告》,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1999年3月~9月。 7.《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研究》,國科會81學年度乙種研究獎勵。
|
參與研究計畫 1. 鄭阿財教授、朱鳳玉教授主持,《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1908~1997)》,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出版,1998年~2000年。 2. 鄭阿財教授主持、朱鳳玉教授主持,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資料庫】,1998年~2001年。
|
開設課程
民間文學方法論 民俗學研討 神話學研究 敦煌民間文學研究
|
聯絡電話
03-8227106轉1876 Office Hour: 週三 13:00-15:00 勵志406-2研究室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