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集刊 

 創 刊 號 

目 錄

           ◆  20世紀學術的新座標                                              

                        —《西諦書目》、《西諦書跋》的時代意義

邱亦縈

           ◆ 道教咒語與佛教咒語之比較析探                         

李憲彰

           ◆ 敦煌阿彌陀經講經文、贊偈中極樂淨土世界之探討   

                                                                                                     簡東源

           ◆ 試論南管與戲曲的關係                                         

張錦萍

           ◆ 試論傳統中醫思想之胎孕民俗                             

          —以南宋陳自明《婦人良方大全》為例

鐘珮煖

           ◆ 論《黑暗傳》的口承敘事文化現象                     

          ─以八種傳抄本為主要探討對象

陳嘉琪

           ◆ 梁祝故事中「化生」「復生」的文化意涵       

 邱容韡

           ◆ 台灣閩南諺語中早期社會的婦女形象               

  許雅芬

           ◆ 廖添丁的傳說與信仰                                                 

           ─以台北縣八里漢民祠為研究對象

駱香芸

          ◆ 彰化縣地方風俗傳說研究                                          

陳嘉雀

          ◆ 淡水人的年度盛事-清水祖師遶境活動                

彭美琴

 

 

20世紀學術的新座標

  —《西諦書目》、《西諦書跋》的時代意義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所研究生

摘要

         鄭振鐸(18981958)對於俗文學的貢獻,首先是提供學界最佳的治學途徑,鄭氏以系統之書目建立和保存可貴的研究資料。其《西諦書目》及《西諦書跋》之搜集、整理工作,於20世紀的中國文學研究上,扮演了先導者的角色,而此二書更代表了鄭氏在「俗文學」發展之歷程,具有開拓肇基之功。

關鍵詞:鄭振鐸、《西諦書目》、《西諦書跋》

 

道教咒語與佛教咒語之比較析探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所博士生

 摘要

「咒語」是巫術行為重要組成部分,因後世萬物有靈、神鬼崇拜等觀念,故人們最終將巫術與宗教結合,認同借用神明之力以行使咒語之觀念。

以起源發展觀之,不論道咒或佛咒,皆可追溯自源起地之早期原始宗教,道咒沿襲漢代以前之方術、巫術咒語,佛咒則繼承古老婆羅門之真言咒語傳統,道咒使用漢語多可由字面了解其意,佛咒使用梵語漢人多不得其解。以形式結構觀之,佛咒受道教影響,增添起始的歸敬語、本尊名號、本尊誓愿、功德讚嘆等道咒亦受佛咒影響,出現由無意義語言構成之咒語,道咒結構固定且接近中國傳統詩歌形式,佛咒結構與形式則顯得變化多端。以功能行使觀之,佛咒以自身修持為主要目的,此真言道是依合而生起,掌握此因緣、性向、特德,如此即能修持真實之體現作用,而道咒因道士多融入民間且自食其力,故須貼近百姓需要,使用咒語必然愈趨於實際。以施咒方式觀之,道咒與佛咒不外乎出聲誦念、不出聲誦念與默念,但同樣的行咒方式所蘊含之宗教意境則各有獨到特色,如佛教於不同誦念方式中,須配合相應觀想方式,才可達到修持效果。

本篇論文初步析探佛咒與道咒之聯繫,希冀能為此流傳千年之民間形式,建立日後相關研究之基礎。 

關鍵詞:道教、佛教、咒語。

 

敦煌阿彌陀經講經文、贊偈中極樂淨土世界之探討         

簡東源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所博士生

摘要

          苦難的生命歷程,人類總祈求一處安樂國度。然而人生在世淨地難遇,只能寄望於生命終結之後,往生「淨土」。阿彌陀佛是佛陀提出的淨土思想之一,深植中土逾千年。《佛說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宣說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淨土世界」不但符合人們心目中的理想安樂國土,更提供易行即至的方法。極樂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就是世人嚮往的理想國度,也因此淨土思想在中國盛行。

        敦煌石窟1200多鋪圖像中,有關淨土就佔三分之一。足見淨土信仰影響民間深遠。本文試就敦煌文獻〈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淨土贊〉中,講經人引用淺顯的民間語言,清晰的描繪出人間之苦難、地獄之恐怖及淨土之美好境地,藉由因緣果報的關係解說佛法,建構眾生嚮往的極樂國土。透過僧講、俗講的講經文、贊偈與懺悔、皈依等儀軌,引領信眾進入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本文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佛教經文,經過「轉化」之後,以淺顯、簡易的口語─即「民間文學化」,影響俗世民眾心靈至鉅,如何建構唐代淨土觀念及淨土世界之莊嚴盛況。

關鍵字: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贊偈、淨土

 

 

試論南管與戲曲的關係

張錦萍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

摘要

        南管是閩南地區的古老樂種,不僅是純粹的音樂,同時也運用於泉州的地方戲曲及偶戲,如梨園戲、莆仙戲、高甲戲、竹馬戲、提線木偶戲等等,成為音樂與戲曲結合的範例。

本文先為南管作廣義與狹義之定義,接著以狹義的南管為立論基礎,就南管的音樂內容:「指套」、「譜」、「散曲」,作初步的簡單介紹,發現南管的指套、散曲與戲曲故事有關,最後則探討南管的曲目本事,進一步發掘其指套、散曲之曲目,大多出自宋元雜劇、南戲、明代雜劇、傳奇、小說、清代雜劇等等,且梨園戲、高甲戲、竹馬戲、提線木偶戲、布袋戲等,皆有與南管相同之劇目,甚至南管還保留梨園戲之遺目,可見南管與戲曲的確存在密切的關係。

關鍵詞:南管、南音、戲曲、南管戲。

 

試論傳統中醫思想之胎孕民俗

 —以南宋陳自明《婦人良方大全》為例

 鐘珮煖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摘要:

     中醫的婦產科在宋代脫離了內科,成為專門學科,促使婦產科的專書問世,其中又以南宋陳自明的《婦人大全良方》,影響最為久遠。

傳統胎孕思想可分為安胎、養胎、胎教與如何生出男孩四大範疇。其中大部分的資料,保存於中醫婦產典籍,其原理主要是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再輔以「外象內感」的交感巫術思想為引導,以達到預防、影響與治療的功能。

《婦人大全良方》在〈胎教門〉、〈候胎門〉提到飲食禁忌、行為禁忌、胎煞觀念、換胎、轉女為男、胎教等,其中有很多非科學或非傳統醫學的成分,必須由民俗,尤其是巫術的角度,才能夠解釋。由本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婦人良方大全》對婦女胎孕過程的理解並非完全建立在客觀的科學基礎,有些部份其實是建立在一種含想像力的文化符號系統上,這個系統與民間的風俗習慣有密切的關係。 

關鍵詞:陳自明、婦人良方大全、懷孕民俗、胎教、禁忌

 

論《黑暗傳》的口承敘事文化現象

─以八種傳抄本為主要探討對象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研究生

 摘要

    《黑暗傳》是一部保存著漢族的神話與歷史,傳唱於喪葬儀式的民間敘事長詩,大致流傳於湖北省神農架林區附近。不可否認《黑暗傳》的內容確實經過了文人的加工與潤飾。但是詩中所呈現的問答形式,都在在表露著民眾對於天地起源的種種疑問,也進一步突顯出《黑暗傳》所擁有的民間色彩,而脫離了知識典籍的書面意涵。本文對於《黑暗傳》的論述,主要透過幾個面項的角度,進而說明《黑暗傳》的口承敘事文化現象。其一是透過文化地理學的角度,進而探究《黑暗傳》流傳於神農架的背景因素。這樣的探究使我們相信《黑暗傳》的流傳,與當地古老民俗文化的保留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其二則進一步針對房陵文化圈的流放背景,延伸探究民間文人與民間文化的互動,及其對《黑暗傳》的內容所造成的影響。再者,本文對於《黑暗傳》情節內容的探討,主要以「來源性」的角度進行分類。試圖為《黑暗傳》口承敘事的文化來源,作一初步性的爬梳與探源。

 關鍵詞:黑暗傳    神農架     口承敘事     創世史詩 

 

梁祝故事中「化生」「復生」的文化意涵

邱容韡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研究生 

 

關鍵字:梁祝、幻化、化物、復生、團圓結局

 

台灣閩南諺語中早期社會的婦女形象

許雅芬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所研究生 

摘要

         台灣地處航運樞紐,自明清時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人民移墾、械鬥的動亂及海盜、列強的搶奪戰爭,造成島上居民生活不安,加上清朝治臺政策的被動消極,政府的控制力薄弱,故台灣社會教化能力不似中國內地嚴謹,又陳培桂於《淡水廳志•列傳》中曾謂:「台灣舊俗,寬於婦責」,可得知,台灣移墾社會的風俗習慣,漸異於中國內地,移民原鄉的習俗觀念,接觸到台灣特殊的時空背景之下,隨著環境漸改變其原始型態,以適應新地區的需求。若隨著環境而改變原始型態,其對社會種種規範也必異於原鄉社會,故本文擬藉由諺語中所呈現的女性宿命觀、婚姻觀及家庭觀來看台灣早期社會(明鄭移墾時期至民國農業社會尚未轉型時期)對女性的觀點,以探究出女性在台灣早期社會的形象。而本文諺語主要出處來自吳瀛濤1975年出版的《台灣諺語》及台灣總督府1914年出版的《台灣俚諺集覽》,藉由這兩個時期收集的台灣諺語為研究依據。 

關鍵詞:閩南諺語、女性、查某、查某囝仔

 

廖添丁的傳說與信仰

──以台北縣八里漢民祠為研究對象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研究生 

         廖添丁(1883~1909),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其由官方的盜賊身份,轉變為濟貧、抗日的英雄形象,成為台灣近代傳奇人物傳說的代表。但在廖添丁喪命的八里,蓋有一座奉祀廖添丁的廟宇,流傳著許多傳說或是靈驗事蹟,構成了非常特殊的廖添丁信仰。本文將由全台第一座供奉廖添丁的八里漢民祠為例,依田野調查所採集的資料,配合《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等文獻,將廖添丁信仰分為厲鬼崇拜、英雄崇拜、多元崇拜三個階段進行討論。最後認為八里漢民祠信仰建立在廖添丁傳說之上,而傳說所帶來的信仰的力量,也使得廖添丁傳說在八里流傳不絕。因此八里漢民祠的廖添丁現象,顯現出一種「傳說支持信仰,信仰強化傳說」的情形。  

關鍵詞:廖添丁、八里漢民祠、傳說與信仰、厲鬼崇拜

 

彰化縣地方風俗傳說研究 

陳嘉雀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研究生

摘要

        「彰化縣地方風俗傳說研究」以《彰化縣民間文學集》及《彰化縣鄉土史料》為主,共選錄十則當地特有的民間風俗傳說。將其分類歸納則可分為以下四類:第一、婚嫁相關風俗,包括:大村鄉〈不嫁過溝和大庄〉福興鄉〈村莊互鬥〉、田中鎮〈卓乃潭庄的笑話〉;第二、年俗:和美鎮〈迎花燈的傳統〉、和美鎮〈走賺普〉;第三、喪葬相關禮俗,包括:溪州鄉〈董公傳奇〉、溪州鄉〈活廖死張〉;第四、祭祀禮俗,包括:福興鄉〈生番年〉、大村鄉〈黃厝請客雞不剁的由來〉、永靖鄉〈餘三館紅柿公傳奇〉。透過分析則可以清楚看出彰化地區的生活特色、習俗、信仰等的情形,更可了解一地地方風俗傳說的特色與價值,在地域性方面可以展現彰化的地方色彩,社會性方面可以反映當時的生活風貌,詼諧性方面則表現了人民生活的智慧,而教育性方面則是具道德教化的功能,除此之外,這些風俗傳說還是珍貴的地方文化財富與活潑生動的台灣文學教材。 

關鍵詞:彰化()、風俗、傳說、地方傳說

 

淡水人的年度盛事-清水祖師遶境活動 

彭美琴

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研究生

摘要

   淡水地區由於開發的早因此有許多的廟宇及神明信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神祇為清水巖的清水祖師,本文以繞境活動為研究重心,首先簡述淡水的三大祭典,分別為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五月初六清水祖師遶境,以及「八月搬大戲」。其中,五月跟八月雖然同屬清水祖師的慶典,但是卻分屬於不同的村莊,從這些活動可以看出淡水聚落的發展。接著探討遶境活動的起源,就目前所知共有兩種說法。一則為田野調查所得,起源於大正四年,一則為書籍記載,根據《北門鎖鑰》可知日治時期為迎請祖師公掃除瘟疫而辦,不過確切的時間較難考證。

    關於遶境活動在日治時期的盛況介紹,首先了解政府的態度,不僅在皇民化運動之前大力支持,在皇民化運動後,都未加以禁止。在遶境活動時相關的儀典眾多,投入的商團彼此競爭激烈,其中又以米商團和屠商團為競爭最激烈的兩大團體,各團體為爭取評選比賽優勝,無不卯足全力,表演內容相當多元,除了傳統的鑼鼓陣、藝閣詩意之外,還有上海如意女班、梨園戲,甚至邀請桃園女優登台表演等。各商團外最重要的館閣為淡水軒,在整個遶境活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腳色。除此之外,不屬於司法神系統的清水祖師,卻有暗訪及戴紙枷等還願活動,則是另外一個特別之處。最後,2004年的繞境活動以文化藝術節的方式進行雖未能突顯其特色,但是卻再次證明清水祖師信仰對淡水居民的重要性,迄今未減。

關鍵詞:清水祖師、遶境活動、大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