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入口

分類彙整

月曆

12月 2006
« 11月   1 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分月彙整


搜尋


搜尋關鍵詞



文章列表

最近迴響

最近引用

推薦連結


RSS聯播:

Feed


12月 8th, 2006 彙整

星期五, 12月 8th, 2006

鴻鴻〈最後的晚餐〉■評介者 余欣娟

我攢(註一)緊拳頭
不讓手心的傷口提早迸裂(註二)
沒有人忍心說出,你持煙的手指
已經交叉成十字
啊,我心中有一片月光
照著你將復活的果園
無神論者端來的米飯,湯,菜,佐料都如此甘美
牆外異教徒(註三)的情歌也令我落淚
如果有背叛者在我們中間
必定是魚沒有煎熟的那一面
我們都吃得太飽,開始睏倦
以致忘記了悲傷
◎註 解
□註一 攢(ㄘㄨㄢ/):動詞。拼湊、聚合。另一音(ㄗㄢˇ) :動詞。積蓄﹑儲蓄。這裡表示緊握住。
□註二 迸 裂(ㄅㄥˋ ㄌ|ㄝˋ):突然裂開。《西遊記》第二十八回:「陡然間,就狐假虎威,紅鬚倒豎,血髮朝天,眼睛迸裂。」
□註三 異教徒(|ˋ ㄐ|ㄠˋ ㄊㄨ/):非信仰正統教派的人,通稱為「異教徒」。
◎詩人簡介
  鴻鴻,本名閻鴻亞,1964年10月23日生於台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參加過「漢廣」詩社,於雲門舞集習舞。曾任《現代詩》主編、《表演藝術》雜誌編輯、舞臺劇導演、電影副導演、中時晚報記者。現為密獵者劇團的策畫、導演,快活羊電影工作室負責人。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第一名、時報文學獎小說評審獎、國軍文藝金像獎、臺灣省文學獎評審獎。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獲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首部編導影片《3橘之戀》於芝加哥影展獲國際影評人獎、南特影展獲最佳導演獎,《人間喜劇》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南特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阿曼馬斯喀特影展金匕首獎、以及法國維蘇影展開幕片。著有詩集《在回憶中回憶上一次旅行》、《黑暗中的音樂》、《與我無關的東西》,小說集《一尾寫小說的魚》,散文集《可行走的房子可吃的船》,劇本《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譯有《課堂驚魂》,電影評論《跳舞之後天亮以前》,與月惠合編著《我暗戀的桃花源》。
◎評 析
  這首詩有著宗教情懷,詩人以悲憫的心去思索罪與救贖等課題。
  詩題「最後的晚餐」已經給予讀者提示,這首詩書寫的背後隱含了宗教典故。最後的晚餐是指耶穌與他十二位門徒共聚的最後晚餐,出自馬太福音第26章、約翰福音13—17章。逾越節是猶太人慶祝解放的日子,慶祝他們不再是埃及奴隸。在這節慶的晚餐會上,耶穌告訴門徒他們之中將有背叛者將出賣他,席間耶穌幫門徒洗腳告訴他們日後要彼此相愛,誠如他愛他們一樣。之後,耶穌果真遭到猶大的背叛,而上帝藉由耶穌釘上十字架,以血洗刷人們的罪惡,使人們得到救贖。回到這首詩來看,這最後一餐有可能是詩中作者與「持煙者」共度的最後一餐,持煙者的手指交叉成十字,彷彿是個殉難者,以身殉道。在這裡的「道」除了可以解釋為宗教意涵,我們也可以擴大來看,涵蓋了「崇高的理想」、「志業」。
  這最後的晚餐是這麼的哀傷與神聖,但在詩的最後兩行,「我們都吃得太飽,開始睏倦/以致忘記了哀傷」。鴻鴻以飽食便倦怠──人的原始生理反應,去對比那個即將殉道者的神聖,讓讀者感到落差滑稽之際,卻更深地觸碰到人的可悲。

詩路管理員發表 | NO 32 | 單篇網址 | 迴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