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簡介/登入

分類彙整

月曆

3 月 2024
« 8 月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分月彙整


搜尋


搜尋關鍵詞



文章列表

最近迴響

最近引用

推薦連結


RSS聯播:

Feed


8 月 11, 2006 at 5:35 pm

大事年表

1921年 12月15日誕生於新竹市。父陳買、漢詩人,母施滿。滿月過三天,被陳金來、李
    璧夫婦領養,領養陳秀喜視如己出,疼愛有加,陳秀喜自稱「最幸福的養女,過了
    快樂的少女時代」。   
1929年 進入新竹女子公學校就讀。
1934年 自新竹女子公學校畢業,後轉請女家庭教師教習漢文。
1936年 開始寫日文詩、短歌、俳句,發表《竹風》上。
1940年 任職新竹市黑金日語講習所講師,兼任新竹市新興國民小學校代用教員。
1942年 與在中國上海三井洋行任職的員林人張以謨結婚,隨夫居住上海。
1943年 張以謨辭三井洋行職務,往杭州幫忙父親張芳蘭經營三鱗洋行,趁便得遊杭州。
    10月,遊南京、鎮江。
    12月,生長子。
1946年 返台,住新竹娘家。
1947年 隨夫調任,移居彰化。
    生長女瑛瑛。
1951年 於家事之外,自習中文、日文古文。
1967年 參加日本東京短歌社台北支部。
    參加桓夫‧吳瀛濤詩集合評會。
    此年創作短歌有17題132則、及詩〈嫩葉〉、〈思春期〉、〈愛的鞭〉、〈給農曆
    五月十九夜之月〉分別發表於《葡萄園》、《笠》。
1968年 參加台北短歌研究會,並開始在其機關誌《台北歌壇》發表作品。
    為雙燕姊妹寫歌詞〈雨中思情〉和〈瀟灑的你〉,由波音公司灌製唱片。
    此年共發表日文小說〈母親的願望〉、短歌52則、中文新詩〈白色康乃馨〉等6首
1970年 出版詩集《斗室》。共收入1967年至1970年短歌41題290則。
1971年 出版中文詩集《覆葉》,由笠詩刊社發行。
1973年 應《文壇》雜誌社長穆中南邀稿,寫詩〈台灣〉發表。經梁景峰改編歌詞,李雙
    澤曲,改名〈美麗島〉,風行一時,後被禁唱達8年之久。
1974年 出版詩集《樹的哀樂》,由笠詩刊社發行。
1975年 大野芳日譯《陳秀喜詩集》出版,封面為劉文三插圖,中河與一作序,4月18日東
    京幾瀨勝彬發行。譯者為日本小說家。
    赴日出席在東京三笠會館本館舉辦的《陳秀喜詩集》出版紀念會。其間曾拜訪和會
    晤日本元老詩人堀口大學、草野心平、北川冬彥等。當堀口稱讚陳秀喜日語優美
    時,陳秀喜索紙筆,當場作日本和歌一首,意謂「懂日語是悲哀,故鄉被殖民傷痕
    猶在」,堀口立刻就地肅坐伏拜道歉。
1976年 出版散文集《我的母親》,與林煥彰合編。寫〈養母的摯愛〉,收入《我的母
    親》。
1977年 詩〈薔薇不知〉、〈常青樹〉、〈思春期〉、〈愛情〉、〈山與雲〉五首選入
    《中國現代情詩》一書中。
    7月,在自立晚報副刊設專欄「斗室隨筆」(七月),使用「微風」筆名,共發表
    4篇。
1978年 年初因婚姻生活變故而厭世,在天母寓所上吊自殺獲救,聲帶受損,長期音啞。
    詩〈魚〉入選詩人節(六月十日)詩創作競賽第三名。
    景翔英譯詩集《THE LAST LOVE》(最後的愛)出版。
1981年 出版詩集《灶》。
1985年 3月再婚,對象為顏清輝。但婚後不諧,決定恢復單身生活。隨後因婚姻官司纏
    身,心靈受到重創。
1986年 出版詩選集《嶺頂靜觀》,為《台灣詩人選集》之二,為以前出版中文詩集《覆
    葉》、《樹的哀樂》、《灶》的選集,共選詩三十五首。
1987年 2月15日台灣筆會成立,為創會會員。
1991年 2月25日因肝癌病逝,享年70歲。
1992年 長女張瑛瑛及女婿潘俊彥為紀念陳秀喜,特設立陳秀喜詩獎基金會,決定每年於
    母親節頒發陳秀喜詩獎,由李敏勇擔任執行秘書。
    第一屆陳秀喜詩獎,由白萩、李魁賢、李元貞、呂興昌、李敏勇擔任評審委員,選
    出得獎人杜潘芳格,得獎詩集《遠千湖》。
1997年 李魁賢編輯《陳秀喜全集》十冊,由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出版(母親節)。

參考資料:陳秀喜(1997):《陳秀喜全集─資料集》。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竹塹文化資產叢書出版社。第165-225頁。

詩路管理員發表 | 作家年表 | 單篇網址 | 迴響(0)

8 月 11, 2006 at 5:27 pm

出版書籍

出版書籍
1970年 《斗室》,日本:早苗書房。
1971年 《覆葉》,台北:林白。
1974年 《樹的哀樂》,台北:笠集刊社。
1975年 《陳秀喜詩集》,日本:幾瀨勝彬發行。
1976年 陳秀喜、林煥彰 編:《我的母親》,台北:巨人出版社。
1978年 《THE LAST LOVE》,台北:笠集刊社。
1981年 《灶》,高雄:春暉。
1986年 《嶺頂靜觀》,台北:笠集刊社。
1997年 《陳秀喜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竹塹文化資產叢書出版社。

詩路管理員發表 | 作家書目 | 單篇網址 | 迴響(0)

8 月 11, 2006 at 3:25 pm

品評作家--〈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

◇文選自〈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

  陳秀喜以「愛」這一哲學的信念做為自身存在的理由,因此在她的詩作中「愛」不斷地被呈現出來,去論述她的詩的生命,「在這一意義上,愛已不是一種單純的情感概念或情感主題,它是一種更有悲憫性的……,它的目的旨在為包括女性在內的弱者-被統治者提供生存的文化依據」,這不但陳述了陳秀喜有關「愛」的理念與實踐,同時也讓我們瞭解她詩中所具備的女性特質。

  在陳秀喜的詩中我們看到了她做為女性詩人特有的比喻手法,善用花草植物的象徵,表達細膩繽紛的詩的語言,而別於一般男性詩人的特色。因此不管身為女性詩人或台灣詩人,陳秀喜都能夠在這兩端調和、平衡其間的詩情,故在她的詩中,我們不僅可看到女詩人書寫多情至愛的一面,同時也能見到身為台灣詩人,在詩中所表現的包容性與時代感。不管在哪一方面都能在詩的世界裡散發出希望和熱情,故她的詩不僅是愛的詩,也是一首首希望的詩。

詩路管理員發表 | 品評作家 | 單篇網址 | 迴響(0)

8 月 11, 2006 at 11:21 am

品評作家──〈一個洋溢母性光輝的詩人〉

◇文選自〈一個洋溢母性光輝的詩人〉

  《覆葉》是一個充滿著母愛感性的詩集,向一個母親講給兒女的故事的口吻寫成的《嫩葉》,便是她的代表作。《樹的哀樂》除了延續《覆葉》愛的抒情外,詩的世界更見寬廣。……第三本詩集《灶》,是她個人創造的高峰。……詩人對愛是充滿愛與樂觀的,但她也對社會的不公不義,發出批判的聲音。

詩路管理員發表 | 品評作家 | 單篇網址 | 迴響(0)

8 月 11, 2006 at 11:14 am

期刊論文彙編

期刊論文
1974年 郭亞夫:〈評介陳秀喜詩集:覆葉〉,《笠》期 6月,頁68-78。
1974年 陳芳明:〈語言的征服:陳秀喜的「覆葉」〉,《鏡子和影子》,頁81-89。
1975年 李仙生:〈往泥土裡札根--拜訪詩人陳秀喜〉,《詩人季刊》3期,頁31-32。
1975年 趙天儀:〈覆葉的語言(序)〉,《時間的對決–台灣現代詩評論集》,頁85-95
1977年 李瑞騰:〈常青樹-從「覆葉」到「樹的哀樂」〉,《笠》42期,頁42-44。
1978年 穆無天:〈詩情斗室‧人間風土:訪陳秀喜談文論詩〉,《笠》83期,頁53-56
1981年 李魁賢:〈「灶」序〉,《灶》。
1981年 李魁賢:〈陳秀喜詩集「覆葉」讀後感〉,《灶》。
1981年 林 外:〈以愛心燃亮詩燈的陳秀喜〉,《笠》101期,頁42-44。
1981年 林 外:〈以愛心燃亮詩燈的陳秀喜〉,《笠》101期。
1981年 林亨泰:〈陳秀喜的「花絮」〉,《笠》101期,頁40-41。
1981年 林鍾隆:〈「樹的哀樂」的魅力〉,《灶》。
1981年 旅 人:〈陳秀喜「樹的哀樂」〉,《灶》。
1981年 郭成義:〈美人魚的歌聲:評陳秀喜詩集「樹的哀樂」〉,《青溪》94期。
1981年 陳德恩:〈從「覆葉」到「樹的哀樂」:論陳秀喜詩中的執著和語言〉,《灶》
1981年 黃一容:〈陳秀喜的詩:「樹的哀樂」讀後〉,《笠》66期。
1981年 趙天儀﹕〈崇高的母性:評陳秀喜詩集「樹的哀樂」〉《時間的對決–台灣現代
    詩評論集》,頁97-110。
1981年 趙天儀:〈愛的探索者–評陳秀喜詩集「灶」〉,《台灣現代詩鑑賞》期,頁
    85-98。
1983年 李敏勇:〈死與生的抒情:杜潘芳格和陳秀喜的詩〉,《臺灣詩季刊》臺灣詩季
    刊,頁37-43。
1988年 利玉芳:〈陳秀喜印象:剛柔並濟的母性詩人〉,《笠》144期,頁98-101。
1991年 王昶雄:〈無限淒冷悼秀喜〉,《笠》162期,頁73-78。
1991年 利玉芳:〈大鄧伯玉蘭花與其他:悼笠園女詩人陳秀喜〉,《笠》162期,頁64-
    66。
1991年 巫永福:〈安息吧!秀喜妹〉,《笠》162期,頁54-56。
1991年 李敏勇:〈覆葉與嫩葉:悼念陳秀喜女士,抒記她的詩世界〉,《笠》162期,頁
    48-52。
1991年 李魁賢:〈懷念臺灣奇女子:詩人陳秀喜〉,《笠》162期,頁44-45。
1991年 李篤恭:〈豐裕的心靈〉,《笠》162期,頁60-61。
1991年 杜潘芳格:〈秀喜姊,您的玉蘭花〉,《笠》162期,頁41-43。
1991年 沙 白:〈多才多藝的陳秀喜〉,《笠》162期,頁56-58。
1991年 岩 上:〈詩的覆葉〉,《笠》162期,頁46-47。
1991年 桓 夫:〈稀有的女詩人〉,《笠》162期,頁34-35。
1991年 海 瑩:〈玉蘭花香〉,《笠》162期,頁84-85。
1991年 張芳慈:〈堆積如山的懷念〉,《笠》162期,頁73。
1991年 張彥勳:〈「姑媽」本色:悼念陳秀喜女士〉,《笠》162期,頁38-39。
1991年 張德本:〈永遠的覆葉-悼念詩人秀喜女士〉,《笠》162期,頁68-69。
1991年 莫 渝:〈憾:未完之稿、未赴之約〉,《笠》162期,頁66-67。
1991年 許振江:〈嶺上一朵不墜的雲:悼念陳姑媽秀喜女士〉,《文訊》66期,頁125-
    126。
1991年 郭成義:〈斷了根的玫瑰還活著〉,《笠》162期,頁58-60。
1991年 陳芳明:〈微雨松江路:悼記祖母詩人陳秀喜〉,《笠》162期,頁79-84。
1991年 趙天儀:〈笠園的造訪:懷念詩人陳秀喜女士〉,《笠》162期,頁35-37。
1991年 鄭明:〈一個洋溢著母性光輝的詩人〉,《笠》期,頁52-54。
1991年 蕭翔文:〈玉蘭花的回憶〉,《笠》162期,頁70-72。
1991年 謝碧修:〈無言的邀約〉,《笠》162期,頁63。
1991年 羅 浪:〈永恆的思慕:悼念陳秀喜女士〉,《笠》162期,頁39-41。
1991年 龔顯榮:〈姑媽,我知道您要說什麼〉,《笠》162期,頁62-63。
1992年 莫 渝:〈陳秀喜的詩世界〉,《文學台灣》2期,頁83-96。
2002年 趙天儀:〈笠園山莊的風景–陳秀喜詩文集《玉蘭花》前記〉,《時間的對決–
    台灣現代詩評論集》,頁111-117。
2003年 戴寶珠:〈一株樹的文化寓言 — 陳秀喜戰後新詩的反殖民內涵與呈現〉,《竹
    塹文獻雜誌》28期,頁116-148。

詩路管理員發表 | 評論彙編 | 單篇網址 | 迴響(0)

8 月 11, 2006 at 11:08 am

報上評論彙編

報上評論
1985年 許振江:〈關仔嶺的黃昏之戀〉,《自立晚報》10版3月28日。
1986年 莫 渝:〈廢園心事–陳秀喜的青春戀曲〉,《台灣新聞報》19版7月6日。
1991年 王瑞香:〈「最幸福的養女」:追悼詩人陳秀喜女士〉,《中國時報》31版3月
    24日。
1991年 李翠瑩:〈陳秀喜:現代詩壇「臺灣精神」典範〉,《中國時報》27版3月22日
1992年 鍾逸人:〈陳秀喜與她的閏友〉,《自立晚報》3月24日。
1995年 劉 捷:〈關仔嶺玉蘭花香─憶詩人陳秀喜〉,《台灣新聞報》19版5月16日。
2002年 洪淑苓:〈陳秀喜詩選(下)〉,《國語日報》4 & 13版1月19日。
2002年 洪淑苓:〈陳秀喜詩選(上)〉,《國語日報》4 & 13版1月5日。

詩路管理員發表 | 評論彙編 | 單篇網址 | 迴響(0)

12月 6, 2005 at 12:00 am

簡介

  陳秀喜女士,台灣新竹人,一九二一年出生,一九九一年辭世,享年七十一歲。

  陳秀喜素喜文墨,堪稱台灣文壇奇女子,十五歲即以日文寫詩、短歌及俳句。一九六○年代末期,復以中文創作現代詩,一九六七年參加笠詩社,一九七一年起並出任笠詩社社長迄去世為止。陳秀喜也是台灣俳句社台北短歌研究會同人,台灣筆會會員,其作品與為人備受推崇。

詩路管理員發表 | 簡介 | 單篇網址 | 迴響(0)

12月 5, 2005 at 11:59 pm

陳秀喜自傳

  中華民國台灣省新竹市人。祖籍福建泉州惠安,河洛人。祖先來台灣約兩百多年。民國拾年拾貳月拾伍日生。生父,陳買。年輕時服務於新竹糖廠。他愛好詩(傳統詩),音樂(善能絃樂),喜歡讀古書、喜歡釣魚。善能講古時代的勸善故事。常有漢詩人來,一起吟詩為娛。生母,施氏滿,生四男四女。我是最小的四女。出生滿一個月又三天,她把我送給同鄉且住在附近的人,當時搬去街上的陳金來做養女。養父經營印刷廠。事業順利,竟購店舖,買田。養母李氏璧,她是典型的中國婦女。不識字,但是溫柔、伶俐、勤儉。家事之外協助店務不遺餘力。口不出惡言,心充滿著愛心。我時常看到她拿物品、金錢捐助別人,又怕別人知道。養父母待我,勝過生父母。我在如此無邊如海的慈愛中長成。養父請一位家庭教師來教我讀漢文(以河洛音讀中文)。每天教我「尺牘」這類的書甚覺沒興趣。某日去書店看到一本書《唐詩合解》,上面有插圖,價錢是五十年前的日幣七十五角。我是受過日文教育,小學畢業而已,第一次手捧線裝的詩書,非常高興又驚訝。立即買這本書回來。我發覺父母常說,「我們是從唐山移民來的」。如今手捧的是一本唐山來的書,我小小的心靈卻為了買到《唐詩合解》而震憾。那時十六歲的我,操縱日文已經不覺得困難。但是要以漢文認識唐詩,自己還不夠。從此一面研讀日文古言文,另一面一知半解地自修漢文。我寫第一首日文詩是十六歲,但是,寫第一首中文現代詩是五十歲約半世紀,我寫了日文的文言(古典詩,又說「短歌」)詩、三千多首,只因為想學習中國文,又想以中國文寫詩,把日文擱置多年。我二十二歲(民國三十一年二月)和員林人張以謨先生結婚。提親時,張先生是服務於彰化銀行新竹分行,不久他辭掉銀行,去上海的三井洋行服務。結婚後和丈夫去上海居住。去杭州住了一年。民國三十五年春天抱著兩個月大的大兒子回來。張先生自上海回台之後,在華南銀行服務。直到三年前逝世,服務三十五年。我在養育兩男兩女,管理家事之外,繼續自修中文。民國五十六年由吳瀛濤先生的介紹,加入笠詩刊社同人之列。數年後,同人們推我當笠詩刊社社長。《笠》詩刊自十分經費拮據之中,靠同人們的腰包和讀者們的愛護中茁長。民國六十五年詩人節,從紀念大會領受「優良詩刊獎」。這是鼓勵同人們共勉之事。民國六十七年四月我領受美國(National Society Of Published Poets INC.)舉辦的詩競賽的第二名獎金。這是從世界各國的二萬多件投稿的詩作中選出十名,又是給與我莫大的鼓勵。拙作品(以中文寫的)作成唱片的歌詞有五首。民國五十三年波音唱片(雙燕姊妹唱)有〈雨中思情〉、〈瀟灑的你〉。六十六年金韻獎(新格唱片公司)有〈青鳥〉、〈山與雲〉。六十七年有楊祖珺唱的〈美麗島〉一曲頗受歡迎。作曲者為已故義人李雙澤先生。〈青鳥〉和〈山與雲〉作曲者為邱晨先生。從民國六十三年各大學社團漸漸重視新詩。我記憶中有左記的演講、以及題目:

六十四、十二、十五, 成功大學 「漫談現代詩」
六十五、 一、 五, 成功大學 「詩與時代感覺」
六十五、 九、二六, 耕莘文教院 「詩與我的生活」
六十五、十一、 二, 高雄醫學院 「詩的情感」
六十六、 一、 八, 靜宜文理學院 「詩在生活中的位置」
六十六、 四、 二, 台南神學院 「詩與愛心」
六十六、 四、二六, 文化學院 「詩的欣賞」
六十六、十二、二二, 成功大學 「詩與生活」
六十七、 三、十六, 台北醫學院 「漫談現代詩」
六十七、 四、十五, 耕莘文教院
六十八、 二、二十, 成功大學 「介紹詩作品」
七十一、十二、 十, 台東青年寫作會「漫談詩與我」
七十二、 五、 四, 台北青年商會 「漫談現代詩」

  民國五十九年於東京出版日文古典詩集(又名短歌集)書名為《斗室》。六十四年又在東京出版日文譯詩集。這本書的書名為日本的作家朋友替我命名的:《陳秀喜詩集》。出版費用是日本的詩人朋友和作家朋友們出資的。事先他們沒有告訴我,到東京三笠會館本館才知悉。令我感動得流淚。出版紀念會時,竟有詩人、作家、教授們一共五十多名來參加。外國人待詩人的禮貌,真是令我感銘。在北海道的時候,成人、兒童詩人們為我開歡迎會宴。日本NHK電視台立即派人來錄音、錄影,當天晚上九時,以特別報導放映二十分鐘。在日本各地的詩友們安排我演講數次。均受到他、她們非常歡迎。我認為做一點文化交流而已。民國六十七年七月兒女們都成家後,三思而後,我決心結束三十六年的結婚生活。三十六年來過著三從四德的生活,盡了主婦的職.回顧三思,問心無愧。可以心安地走了。過去的我是為了大家活來的。是迷失了自己的。往後,我是為著我而要活下去的。兩種生活方式、均有一長一短。深深吸收自由、自在的空氣。刻刻都是感恩、感謝的意念中。山居,大自然是這麼無邪、天真。假如,我不認識詩……我不會離開他.假如我不認識詩,我早就死掉也說不定……。

  詩是我的興趣、詩是我的神。詩是我的真理。記得我在耕莘文教院舉辦的「中國現代詩的未來發展」的座談會,我說過:「我沒有受過中文教育。我自己知道,國家的國語是重要的。」自修國語之後,我曾出版過幾本詩集。這樣可以證明寫詩並不是一件難事。詩是發自內心的感動,現代詩是以現代的語言寫出來。好詩要有詩質,寫詩必須站在自己的位置,觀察周圍的令你感動的事物,也要經過理性的處理。對於自修中文、不學無術的我來說,寫詩實在是困難的事。雖然我克服語言的牆。但是有一句話說:「美人一笑可以傾城」。我卻想:假如詩一首能給地球傾斜多好。到如今,我還無法寫這樣的詩,那麼我也知道,寫詩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尤其是夢想要傾斜地球的詩更是困難。因此,我該繼續多努力才行。

     台南縣白河鎮關仔嶺
     二五○笠園陳秀喜手書

編註:此項自逑為陳秀喜於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六日應中央圖書館舉辦「現代詩三十年展覽」整理詩人卷宗檔案親筆所寫。承陳芳明先生影印保存,交給編者輯入。

陳秀喜(1997):《陳秀喜全集─資料集》。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竹塹文化資產叢書出版社。第3-8頁。

詩路管理員發表 | 簡介 | 單篇網址 | 迴響(0)

11月 4, 2005 at 1:29 am

手稿一

chen-shioushi01.jpg

詩路管理員發表 | 手稿 | 單篇網址 | 迴響(0)

11月 4, 2005 at 1:29 am

身影三十二

chen-shioushi321.gif

詩路管理員發表 | 照片 | 單篇網址 | 迴響(0)

« 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