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感想
 掀開螢光幕 嗅出陳腐:評介《布赫迪厄論電視》
 
 
文◎須文蔚

  ----評介《布赫迪厄論電視》(Sur la télévision

--------------

Bourdier, Pierre 原著

蔡筱穎 翻譯

麥田出版社 出版

2000.6

 

    攻擊媒介內容過於淺薄而傷害精緻文化的論述卷帙浩繁,媒介對於公眾事務所造成的「負功能效果」(dysfunctional effects),更讓關心民主政治發展者憂心不已。早在1948年,Larzarsfeld & Merton就曾經提出「麻醉負功能」(the narcotizing dysfunction)一說,認為傳播媒介在守望環境時,不斷提供重複而膚淺的資訊,告知社會大眾社會中存在的威脅,固然使大眾能立即反應,但大眾不斷接受相同資訊的結果,可能會使他們麻木,而對公共事務不再關切。

衝著電視而來的抨擊,則更不在少數。Manheim1976年就為文指出,民主政治是以解釋與互動為政治過程的軸心,當電視出現後,民眾一旦以其作為公眾事務資訊的源頭,勢必因為電視缺乏互動與解釋,並且對政治事件採取低涉入的態度,因而對日常的政治事件不感興趣,進而缺乏參與感,則電視中介的政治傳播體系,可謂伊於胡底。

後續的論述則更為無情,Janowitz直指電視文化降低人們對公眾事務的熱忱與信心,甚至引發對電視內容的「反恐懼」(counter phobic)或是政治疑慮。美國的政治傳播學者,如RobinsonMcLeod & McDonald等人,累積近三十年的實證研究,宣稱當人民仰賴廣電媒介作為主要政治知識來源,電視不但無從有效提昇民眾政治認識,甚至對民眾政治知識結構造成負面的改變。

法國的社會學大師Bourdier的《論電視》一書,在世紀末出手,不僅關切電視的社會功能,更層層描述知識份子、政治人物、記者和政論節目主持人等共組的「新聞場域」的內情,掀開了螢光幕後電視文化的惡質面,讓廣大的讀者嗅出腐臭的氣息。

本書第一部份「舞台及其幕後」主要著眼說明,除了源於政治、經濟結構在幕後控制與審查言論外,電視台更由於強調影像、獨家、戲劇性與收視率,因此越來越與闡述公共事務的主題背離,忽略市民行使民主權利所需的確切資訊,大量報導腥羶、暴力的社會新聞。不過Bourdier提醒大家,罪不在記者個人,真正影響媒體言論環境的是媒體組織、消息來源等一系列的機制,強加在新聞工作者的制約。由於這些力量影響,使得表面上看來充滿競爭的媒體環境,其實各電視台新聞的內容卻越來越單一化,新聞工作者順從於相同的限制,舉辦類似的民意調查,接受同一批廣告客戶,像鏡子遊戲般,一個事件會在相互反射的同時,出現在每一面鏡子上,媒體互相解讀,也彼此為對方加上鎖鍊,製造出一個巨大的禁區效果,所以電視上出現的新聞往往是自我設限、不具挑戰性、因循苟且與去政治化的議題。

    更叫人吃驚的是,本書第二部份「不可見的結構和它的效用」則進一步點出,電視在當代知識界與文化界正發揮一種反智、平庸化的力量。一方面,電視新聞記者以超乎尋常的支配力量,選擇與塑造所謂的公眾人物,沒有辦法好好在電視上表現的學者與專家,只要不符合電視臺的興趣,他深刻的思考就無從讓市民接觸到。二方面,學術圈也越來越重視媒體的裁判,學者的聲望不是靠學術權來加冕,而是必須藉由迎向媒體,建立高知名度,買弄膚淺的學術術語,放棄思考的自主性,變成一個無所不可與談的萬事通。在這樣的結構下,電視危害之深,就不僅限於對公民生活、政治文化的壓抑,更由於媒體不斷僭越本身的位置,進一步降低了知識界與文化界的素質。

對於一向忽視公民媒體素養的臺灣,Bourdier的空谷足音確實彌足珍貴,我們都還需要重新學習如何「看電視」,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野,讓我們對影響個人與思考的不可見結構與機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能寄予更深的關切。

既然對傳播環境有了關切,或許人們應當停止咒罵電視上出現的各種亂象。我們似乎應當如作者所建議:「讓各方能經由主觀努力,從這些機制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並以一個行動計畫,聯合藝術家、作家、學者、記者和媒體經營者重新思索,共同為普遍化進入電視圈這個理想而努力。」祈願臺灣人民能以民間的力量,擺脫政府、軍隊、政黨與商業力量的糾葛,共同起身打造一個民主、健全的媒介環境,且讓我們以閱讀此書作為行動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