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感想
 巨震下的傳播新科技
 
 
文◎須文蔚

921大地震之後一日,下南投接外甥及外甥女上來,經過台中市,看見倒塌的大樓掩蓋了三線道的馬路,心中的不安到了極點,到南投時,已經是凌晨時分,整個城鎮黑暗得如同鬼城。我想起張愛玲《傾城之戀》中的一個情節,范柳原在香港遭到砲火攻擊後,他和白流蘇走到一條下瀉的馬路,望著眼前的空靈,感到平淡中的恐怖,突然打起寒戰來,他向流蘇說:「現在你可該相信了:『生死契闊』,我們自己哪兒作得了主?」

所有沒有置身現場的臺灣同胞,相信也都見證了大災難,也獲致了「生死契闊」的無常感,無數的資源也在媒介、社運團體、政府和民眾自發的動員下,順利且即時地送到已然傾覆的中部地區。臺灣的傳播媒體利用各種新科技,在這次災難中充分展現出媒介告知訊息、社會動員與監督政府的天職,新聞從業人員履險如夷的勇敢,可謂整個救災工作的幕後功臣。

在新聞學學理上,災難新聞的刊播對政府部門有著監督的作用,特別像地震救難有「72小時的黃金時間」之說,稍有拖延,則人命關天,如果軍警消救難遲緩,無論是起因於訓練差、設備不足或效率低,機者都應該代表社會大眾探討這類問題,並在救難工作進行時觀察工作情況。

過去社會大眾對於災情的關心與監看都必須仰賴隔日出版的報紙,或是定時轉播的廣播、電視新聞,但是在衛星新聞蒐集車(Satellite news gathering, SNG)普及之後,新聞媒體掌握了更高的機動性,地震發生後不久,就轟然出擊(POP),把主播送往突發事件現場,也把觀眾即時帶進現場,所有救災的感人事蹟、慘況與混亂可以透過衛星轉播,一覽無遺。更由於臨場感撕碎了政治人物的神秘面紗,在天崩地裂後,日常行禮如儀的從容與縝密也不復得,加上災民的情緒失控,自然極易出現許多指摘與衝突的鏡頭與情節,加深了大眾對於政府救災能力的質疑。

事實上,就連世人所稱道的阪神地震救難工作,當時的日本村山首相也遭到日本媒體無情的攻擊,足見天災新聞中反映出的急切感,總是會讓新聞工作人員竭力要求政府加快腳步,盡力減少傷亡與損害,加上衛星科技的如影隨形,會讓更多不周延的細節暴露出來,執政當局或許不太適應這樣的傳播新環境,但應更謙卑地接受批評,將新聞網中所見所聞納入興革事項,任辱負重,方能消弭民眾不必要的懷疑。

在這次震災中,網際網路雖然在大停電下受創甚深,上網人次與流量都大幅度降低,但是在有限的活動力下,網路展現出充分告知的強大功能,特別對於協尋人員與海外聯絡上,都有卓越的貢獻。

網路的互動結構讓傳統新聞資訊蒐集可向讀者開放,讀者同時也成為記者,特別在災難發生的初期,許多消息來源都斷絕,親人位處災區的話,更是聯絡無門,此時不少網路媒體即刻成立了許多互動留言版,讓民眾交換災區資訊、尋找親人消息。中時電子報所設立的「921震災協尋專區」就提供網友於線上輸入被尋找人資料,讓民眾共同協助尋找的功能,媒體會將名單上的資料定時向警政署回報,也透過報紙刊登協尋,在不到一周之內擠進了將近五百則留言,其中不少海外遊子的留言與祝福,可反映出網路無遠弗屆的特質。

誠如新聞學者Brooks等人的看法:「當人們聽到警報器鳴叫時,他們希望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更重要的是從新聞之得知親友是否身陷其中?」不過由於集集大地震死傷人數相當多,並且與日俱增,一般媒體實在無法鉅細靡遺地刊登,縱令一些電視頻道以跑馬燈方式,把不幸罹難者名單刊播出來,但其成效究竟有限,無法滿足親人焦急查詢的需求。蕃薯藤 921 地震特報 這個網頁就整合了內政部消防署以及衛生署的資訊,成立了「最新傷亡名單查詢」以及「受傷者住院查詢」兩套資料庫系統,化繁為簡,不但可以確認親友的安全,甚至連受傷者的住院資料一併調出。

如果把網路也當成傳播媒體的一員,則在這次天災中可以發現每個發言的網友既是涉事者,也成為報導者,更有不少是評論者,這些意見有些影響了媒體,像地震過後幾名香港影歌星匆促離台的消息,就遭到網友的圍剿,也成為重要的影劇新聞,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未獲主流媒體採納的觀點,也頗值得注意。

當世界各國對臺灣伸出援手時,對岸的政治人物卻忙著進行主權宣示,在外交上有諸多不適宜的表現,甚至向國際紅十字總會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少網友挺身抗爭,一方面在網路上發起寫英文信給紅十字總會的活動,希望釐清各國救災物資應直接運送至臺灣的大原則;另一方面,在網路上與大陸網友釀成一場論戰,對大陸官員的聲明表示抗議,甚至有情緒性的爭議,對大陸民間的捐款表示出不屑一顧,其中一些情緒性的叫罵,也受到誠意捐疏的大陸學生抗議。

事實上,由於新聞版面與時段都受到國內災情報導所佔據,讀者投書的版面也多由學者專家負責診斷復健的各項事宜,來自災區的與情,或是國際媒體的批評都受到忽略。一些網頁留言版記載了災區民眾的血淚記錄,比新聞媒體呈現的景象更叫人驚恐;更有網頁轉載或翻譯國際媒體的報導,對台灣發生大地震死傷慘重的情形提出諍言,在探討「災情是天災?或是人禍?」這樣的議題上,確實較諸本地媒體更能深入政經結構加以批判,或許旁觀者清,值得大家重視。

天災帶來的苦難在短時間還不會消散,新聞報導的鐵則是:「重大事故必有後續報導,後續報導會必原來的新聞更重要。」面對百年浩劫,傳播新科技會繼續開啟人們新的涉入事件的管道,一種新的社會動員的方式,甚至更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與監督功能,誠心希望全國上下以最大的虔敬凝視媒體中出現的混亂,以誠意溝通與建立共識,攜手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