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感想
  電子文學需要集體創作?
 
 
文◎須文蔚

  近來不少討論網路文學的場合,不少人對文學在虛擬世界網路的前景感到迷惘,特別是習慣文字創作為主的作者,總是對各項電腦技術感到陌生,這一點也不足為奇,在臺灣過去的制式教育下,人文、社會學科的學子有兩大共通點,一是,數學多半不太強,有自知之明者,選系時就擠進文學院或法律系;二是,自詡電腦白癡者,比比皆是,臉不紅,氣不喘。所以在文學界中熟悉一點點網頁設計技巧者,就被視為「駭客」,推出幾個前衛、實驗性作品者,如澀柿子、響葫蘆、蘇紹連、李順興、向陽等人,就成為網路文學先鋒。

  這批利用電腦作為文學創作素材的作者,共同的特色就是本身經營文字的功力不弱,又能夠利用網路上多向文本、多媒體甚至互動的結構設計,經營出和平面印刷不同的作品型態,甚至開始努力建構這一種新文類的美學觀念雛形,描繪出文學革命的可能性。

在這場變革中,網路不僅是無遠弗屆的傳播媒體,更成為一種創作媒材,有人稱之為「電子稿紙」,文學理論家劉紀蕙更傳神地指出:「網路像是電影,但它又比電影更靈活。」因為對網路文學創作者而言,在這張新的稿紙上,可以用更鮮活的表顯型態展現文字的質地,自然能把文學帶到一個新的境界。

許多網路寫手面對這種新趨勢,總因為自身的網頁設計、電腦繪圖乃至多媒體整合的能力有限,而感到是否提倡這種「新文類」有些陳義過高?其實不然,只要稍微翻轉傳統文字創作單打獨鬥的型態,成為電影或廣電節目集體創作的流程,一切困難自然迎刃而解。

  當文學遇上網路,正代表著文學走進了電子媒體的產製模式中。任何藝術作品要透過電影、電視、光碟等媒介型態出現,很難以一人之力達成,網路文學作品當然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好的文字、創意甚至結構設計,如果能配合專業的設計人才,當然會出現更精彩的網路文學作品。否則,網路文學只停留在目前融合程式語言與文字作品的實驗階段,畢竟再熟悉電腦的文學家無論如何耗費精力,恐怕也只能突破幾種閱讀與書寫的形式。

    國外許多知名的多向文本名著,其實都仰賴電腦程式專家的配合,著名的多向詩《失眠症》(Insomnia , http:\\ccwf.cc.utexas.edu\~swilson\Insomnia.html),就是由程式寫作者Steve L. Wilson 把David Jewell的詩,以HTML語言改寫成「多向文本」(hypertext),配合他與Anita Pantin拍攝與電腦繪製、加工的照片,以及音效與影片,讓這個實驗之作成為一首精彩的「多向詩」,更可稱之為多媒體詩作,普獲網路界與文學界的推崇,其成功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集體創作。

  不過不少文字工作者一聽到「集體創作」,就期期以為不可,日前在一場座談會上,吳淡如就擔心,集體創作會破壞文學家個人的創見,特別是孤寂筆耕時營造的純粹。其實她指出的只是藝術創作的一種型態,早在1920年代,倡議超現實主義的畫家與詩人,就經常以集體創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天分,藉由共同思考、想像、討論與實現,因而激盪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與繪畫,Paul Eluard就曾說過,在集體創作之下所決定的詩,可尋得更多誘惑,更多統一,更多親密,憑藉的是參與者的努力,他們共同以意象為賭注,但卻沒有輸家,因為每個人都希望他的同伴獲勝。

如果能讓文學家和電腦程式設計者的想像力一起競逐,開創出網路文學集體創作的模式,把傳統的攝影、繪畫、動畫、音樂、音效、朗誦與電影等藝術類型,以及電腦所獨有的多向文本、互動結構等表現型態, 融合入文學之美中,就算是普天下的文學家都是電腦白癡,誰說網路文學的革新沒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