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感想
  紅、黑與白的嘲弄:看夏淳的兩件網路概念藝術作品
 
 
文◎須文蔚

臺灣選戰打得十分熱,藍、綠、黃三種象徵不同政黨的顏色,飄揚在島嶼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中,顏色不但作為一種政治動員的符號,更召喚出許許多多人潛藏的政治信仰與歷史記憶。有趣的是,對旅居中國大陸的藝術家而言,別具意義的色彩卻是紅、黑與白,我們細看矽谷的中國電腦工程師藝術家夏淳的網路藝術作品,可以從生動的多向文本設計中,獲悉這些顏色背後象徵的文化意涵。

    夏淳的筆名為蠢俠,字韜慧,號瘋丫居士,河北北京東城人,在八十年代,被譽為中國畫壇新生代的先鋒,發表了一系列藝術宣言,並發起、參與許多造型實驗活動。八十年代末赴美,九十年代中著手創作網路藝術,目前發表在《國風》(http://civilwind.aan.net/)藝廊的〈紅〉(http://civilwind.aan.net/chunxia/red/)與〈BLACK = WHITE ?〉(http://www.guofeng.aan.net/BlackWhite/),受到不少網路藝術工作者的推崇。這兩個網頁作品都名列姚大鈞精選的網路藝術網站推薦名單(http://www.sinologic.com/aesthetics/mandala/cyberart.html)上。同時,橄欖樹詩刊主編祥子也曾經以〈“黑白”之前、之間和之後──超文本作為藝術媒體〉為題(http://civilwind.aan.net/xiangzi/xz970706.htm)引介夏淳的作品。

    〈紅〉以中文寫作,夏淳在「使用手冊」中特別標明「系統相容性」:「十八歲以上來自大陸中國的中國人都與〈紅〉是相容的。」而記憶體最好能容納1966-1996年的政治經驗頻寬,可見作者有意喚起同時代的人們共有的回憶。透過穿著薄紗的女體配戴胸章、歷史文件(林彪手稿)、著名建築景觀照片、拿著毛語錄的加菲貓等圖像,拼貼出一種荒謬的「現實感」,而作者除了運用圖片外,還不斷以假造的政治語言,如「最高指示」或是「目前的形勢與任務」等看似具有機密、禁忌的文件,呈現出在那一個時代中國土地上混雜著控制、黑暗、異常與集體意識呈現迷亂的狀況。相信不是在那一個時代成長的讀者,一定無法完全體會「童年的夢?/一堵生滿鐵鏽的紅牆」這樣的喟歎,但是作者在最後「埋伏」了一個留言版,讀者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經驗交流,作者特別聲明:「此頁沒有埋設連結點,我們無須隱藏想法與感覺。」 絕對有助於讀者增強理解。

    〈BLACK = WHITE ?〉則以英文寫作,在多向文本的設計上比〈紅〉較為複雜,整個作品像是一場辯論會,作者不斷質問:「黑等於白?」並要讀者作答,每回答一個答案以後,會進入另一個畫面,又是另一輪的問答,一次又一次犀利的提示與問題設計,確實讓讀者迴旋在一個看似容易說明,到最後不知「黑白分明」為何物的窘境。〈BLACK = WHITE ?〉在內涵上跨越了文化的限制,一方面,在中文裡「黑白」象徵著是非的對立;二方面,在西方世界中「黑白」卻又隱含著族群對立的衝突觀念。夏淳的創作呈現上把東西方的「黑白」價值觀都一併呈現,例如他以搖滾巨星Michael Jackson的圖像為例,質問讀者他的膚色是黑?是白?同時作者還以太極圖旋轉的影像,詢問讀者「黑等於白?」誠如祥子所言,前者不單是個邏輯問題,它也是個高度政治化、激發強烈情緒反應的問題,後者更抽象化到東方哲學的領域中,更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回答的問題。

夏淳這兩件網路概念藝術作品中,大量運用了大眾傳播媒體上出現的通俗文化象徵,像是穿著暴露女體、鮮紅的嘴唇、廣告商標、偶像明星的肖像、卡通人物,不但沒有降低藝術的表現,反而成功地嘲弄了政治、商業文明習用的宣傳模式,把這些具有政治圖騰意義或看似涇渭分明的顏色渲染得面目全非,在一片後現代藝術的風潮中,夏淳確實以強大的實踐力提出了具有說服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