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感想
  六藝藏經閣:虛擬武林中的刀光劍影
 
 
 中國文學中的武俠場面,起源甚早。讀漢樂府 《東門行》時,很少人會不和那位「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的男子同感淒涼。特別是詩中描寫「盎中無斗儲,還視桁上無懸衣。拔劍出門去,兒女牽衣啼。」的場面,在長劍鏗然作響之際,伴隨著稚子不捨的哭聲,人生困阨至此,似乎已經不能以常理論斷。讀史記的「游俠列傳」,太史公認為:「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俠客輕身重義的形象,早就烙印在中國人的心中。

    到了近代,武俠小說隱然成為通俗文學的重要文類。在平江不肖生、白羽、還珠樓主、王度廬、司馬翎、臥龍生、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黃易、李涼等名家的耕耘下,武俠文學進入了黃金時代。不但在臺灣、香港、大陸三地,備受矚目,就是海外華人地區,也受到廣泛的歡迎與喜愛。不少華人可能沒讀過水滸、三國或是紅樓,但鮮少有人沒讀過金庸,武俠小說幾乎成為現代人的中華文化教科書。在網際網路時代,在虛擬空間中,刀光劍影自然也是擾人耳目,其中最具創作力,也最規模的網站,當屬《六藝藏經閣》(http://classicwriter.ath.cx)。

《六藝藏經閣》成立於一九九八年夏,站長殘月當時還是一名高中生,但是卻有一股俠氣,希望集結四方有志創作武俠小說者,到網路這個蠻荒的文字江湖創作與較勁,不過剛開始只以「貼文版」與「討論區」的模式進行交流,藏書也只是純文字檔。純文字檔最大的缺點就在於:一方面,非常容易遭到複製與大量傳閱,網路作者幾乎沒有主張智慧財產權的可能性;二方面,無論在BBSWWW上,利用傳統的瀏覽器,閱讀非常不易,往往換頁後會難以掌握到閱讀動線。

兩千年夏天,殘月考上大學,趁開學前的空檔,《六藝藏經閣》進行改版的工作,除了整體版面的修改及資訊的統合外,同時推出了由天涯浪人設計的中文閱讀程式「Chinese Reader」,同時解決了上述純文字檔案的兩大問題。作者來到《六藝藏經閣》中發表作品,藉由特殊的文件保護模式,可以確保作品不至於輕易遭到其他網站複製。而讀者更可以利用這套直向閱覽的軟體,逐頁閱讀,完全像是翻書一樣,讓在螢幕前閱讀小說,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在歷任站長的努力,以及網路寫手的熱情回應下,目前網站上已經累積了武俠小說五十九部,幻想、文藝、科幻等其他類型小說則有一百五十餘部,成績十分傲人。

    作為網路新銳武俠小說家的「華山之巔」,比武論劍的規則自然也要有所不同,小說接龍的型態,就是一個大膽的實驗模式。首次的實驗是在兩千年冬,由網路創作者懷物采子在討論區發起,這部稱為「六藝傳說」的小說,在寫作規則上十分清晰,接文者一定要解開前一篇中至少一個伏筆,並且至少多設定一個伏筆:同時接文與前文要有一定程度的流暢性,參與者要想辦法為前人、自己與接文者自圓其說。結果參與人數共計二十三人,共寫了四十個段落,總計四回,並沒有寫成一部完整的作品。殘月認為,是因為許多創作者在寫作的段落裡留下太多伏筆,卻沒有在接下來的章節裡獲得解決,以至於分支劇情越來越龐大,直到難以收線整合。

不死心的武俠迷,仍然藏身《六藝藏經閣》中進行各項嘗試。最近懷物采子foxflame兩位網路創作者提出了「有機武林」的概念,汲取小說接龍的經驗,「有機武林」基本的架構只是一個環境背景,並不是一段小說。因此,兩位發起者設定好時間背景、門派與十三種兵器,一次開放三種進行網路徵文,為期三週,讓創作者自行挑選喜歡的兵器作為主題寫作。每一階段都由評審挑選「中軸組」,接下來回應的短篇便不能與中軸組的設定相衝突,也算是一種變相的接龍小說。這樣的作法可以先清除掉武俠小說中常見的陳腐,也就是源自於金庸、古龍、還珠樓主等大師樹立的「武林」典範,另闢蹊徑,描寫出更多樣與新穎的「江湖」。目前這個計畫已經進行了三輪,回應作品十分熱烈,評論者提出長篇累牘的意見,相信讓作者與讀者都即時得到挑戰與回饋。

《六藝藏經閣》在一群認真的作者經營下,不斷推陳出新,無論在介面設計、資料典藏與創作推廣上,都展現出十足的活力與創意,未來也極有可能配合電玩、PDA或出版業,積極走向線上出版的商業應用道路。

希望《六藝藏經閣》中隱身的俠士,能夠堅持著對武俠的熱愛,在老一輩名家紛紛擱筆藏墨,武俠小說似乎逐漸顯現衰敗之象的時刻,在網路邊緣殺出一條血路,開創出另一番傲嘯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