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感想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
 
 
  臺灣網路文化評論一直往兩個極端發展:一個是注重新穎、潮流與趨勢的介紹;一個是朝向悲觀、墮落與邪惡的質疑。大眾媒體上大凡出現與網路有關的新聞,要不就是提及國內外網路商業應用的各種可能,要不就是各種網路犯罪的訊息,彷彿人們應用網路除了賺錢與犯法之外,別無任何高尚的志業可供從事?

如果仔細環顧網路社群,特別是非營利、人文、文化與社會運動的範疇,不難發現許多令人激賞、有創造性與批判性的網站存在。這些處在邊緣的網路工作者花費大把的時間推廣文化、環保、教育改革、勞工運動、人權等主題,希望打造新的社區意識,促進社會從底層改變。其中最具歷史,也最有理想性格,同時能一直屹立不搖者,當推「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esouth.org/)。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創立於一九九五年二月,同年三月初於網路上公告,五月二十四日創辦以E-mail發送的「南方電子報」,為臺灣本土第一份對大眾發行的「電子報」(newsletter)。「南方」至今已串連崔媽媽、人本教育、同位素、勞工陣線、司改會、美濃愛鄉、全景映象、環保聯盟臺北分會、臺南環境保護聯盟、藍色東港溪、破報等數十個提倡社會改革的人文團隊,為現今臺灣網路上最具整合力的人文媒體。

  隨著九O年代以降,大眾傳播媒體市場的緊縮,政治權力的改組完成,反對性社會運動能量的體制化,文化研究的知名學者陳光興就指出,原來相對存在的幾近縫隙逐漸消失,媒體呈現相對保守化的趨勢。所幸在網際網路出現的初期,還在醫學院就讀的陳豐偉認識到社區工作者上網的重要性,以及網路對人文與社會運動潛在的影響力,遂以「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為「南方社區文化網路」成立宗旨,開創了一個基進(radical)、前衛與市民性格的資料庫、網站與電子報系統,把主流媒體不敢、不願意、或因為篇幅與成本關係無法詳細刊載的精彩文章,終於可以透過網路流傳給數以萬計的讀者。

  事實上,現代的大眾傳播模式讓大家將注意力集中在「遠處」,聚集焦點在自己親身生活與社區生活之外,每日所見自然都是跨國貿易、戰爭、謀殺、疾病、天災,一言以蔽之,商業資訊與壞消息成為人們關注的重心,也形成一種主流價值。「南方社區文化網路」以「社會運動」、「社區運動」、「生態環保」、「弱勢團體」和「文學文化」為五大方向,其中側重社區、生態與人文等領域,象徵著知識份子反省社會改革的走向,已經從政治議題回歸對社區、鄉土的關懷。

  以文學文化的推動為例,「南方社區文化網路」至少交出了N張亮麗的成績單。

第一張成績單是早在一九九五年八月,「南方」就協助紀大偉、洪凌、蘇友瑞 (psycho)、陳韻琳等作家成立專屬的電子報,稱得上是臺灣文學史上最早的「作家電子報」,讓這一批新銳作家直接面對讀者,掀起了一波清新與另類的文學創作風潮。

  第二張成績單是在智邦電子報、PC-home、聯合電子報等各家電子報崛起前,就製作了「南方人文電子報」,網羅傅月庵、楊宗翰、楊佳嫻等各式網路寫手,儼然成惟一份網路副刊,內容多樣豐富,包括文學創作,以及藝術、電影、音樂、文化等評論作品, 內容多樣,觀點十分邊緣與獨特。

第三張成績單是在一九九九年四月設立了「臺灣文學步道」(http://www.south.nsysu.edu.tw/sccid/liter/)網頁,這個由葉石濤、羅景川、張恆豪、康原、彭瑞金、巫永福、陳千武等知名作家推薦三十餘位重要的臺灣文學作者,匯集傳記、書目與作家身影的網頁,隨然結構簡單,但是資料非常嚴謹,細細瀏覽一遍,等於讀了一本簡明本的臺灣現代文學史。

  讓人驚訝的是,訂戶人數超過十萬,累積數百萬字的「南方社區文化網路」一直靠著讀者的小額捐款、精簡的工作人員,加上不支薪的義務工作人員,就能支撐起一個龐大的理想,這要歸功於參與「南方社區文化網路」的工作人員能掌握社會上脈動,無論是電子報系統或網站都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任何想要發聲的弱勢族群、社運組織、文化人在此能找到一個共同的出口,讓具有改革臺灣社會的人們能在網路上相遇,因而訊息與稿件源源不絕,自然能造就一股革命性、正面的變遷力量。

  誠如英國名作家Theobald所言,為了改變世界,我們需要新的領導態度──幫助他人去發展自己,而非居功。「南方社區文化網路」展現出網際網路最自由、純真、無私的力量,工作人員竭盡所能站在他人的立場,代為發展一個個非營利組織與藝文團體的發聲管道。這樣的公共討論空間是大眾媒體所不能企及的,這樣高尚的志業也有待更多關心臺灣的讀者一同上網來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