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感想
  《鮮網》的鮮書與出版鮮思維
 
 
 當兩岸政治人物忙著界定「中國人」、「臺灣人」、「華人」的定義,紛紛擾擾之際,網際網路上喜愛文學的網友們早已打破政治的疆域界線,以詩相互取暖,試看《鮮網》推出的《網上•一些詩人在散步》一書,收錄了來自臺灣、四川、雲南和蘭州等地,七位詩人的作品,就可以得到明證。


 從文學傳播的角度審視《鮮網》此次大膽而創新的出版手法,可說掌握了e時代的出版趨勢,一方面擁抱新的文學社群,利用網路跨國找出文壇新秀;二方面,以跨媒體的方式經營出版;三方面,積極嘗試作家經紀人的契約制度,建立一套新的出版經營的「鮮思維」。


 隨著網際網路的誕生,文學傳播上出現了作者的「重新部落化」(retribalizing)現象,也就是當網際網路提供作者寬闊的發表空間,過去遭到文學副刊守門人企畫編輯所排擠的作品,無庸再進軍副刊,作者在網路上形成了一個新的社群。文學傳播本來就並非大眾媒介的目的,最多只是它的工具,文學社群單向把副刊依附於大眾媒介之上,是危及文學生機的重要因素。而在網路時代,文學社群中的個人或團體可透過共通的網際網路各抒己見,網路媒介成為一種公器,挑戰文學副刊藉由大眾文化主導權及壟斷性「生產—消費」的結構。


 長期以來,副刊在臺灣形成獨特的傳播整合型態,它們所整合的對象是個別作家、文壇和不確定的實際讀者群,副刊編務執行者納編在報業行政系統之中, 既是傳播者的一部份,也是文壇結構的一部份,成為雙重組織化個人。70年代以後,副刊強調「企畫編輯」,上述雙重組織化的現象可謂充分展現,新聞作業進駐副刊,使副刊已經不僅是單純文學意涵的副刊,副刊擁有自己的編輯、記者、作家,企圖與時代的脈搏完全契合,與社會新聞緊緊相隨,創作者發表的空間相對被大幅剝奪,發表空間自然紛紛外移。90年代中期以降,新興網際網路在文學社群中的影響力漸增,越來越多作家以電腦書寫與創作,透過與出版業終端機的另一層界面關係,乃至於網際網路直接發表作品的情況下,的確促動文學社群的改變。


 《鮮網》此次出版《網上•一些詩人在散步》一書,就是以網站上聚集了三十萬名網友的虛擬社會為基礎上,吸引創作人聚合、討論與發表,並尋求一套讀者「讓人看到」的方式,確實讓提供網路寫手一個一展身手的機會。而此書以紙本的方式出刊,更彰顯出打破人機界面樹立閱讀界線(障礙)的革命性作法。
網路詩壇的新生代不少人懷抱著文學革命的理想,部份詩人拒絕加入既有的同仁詩刊,也不與大眾媒體相往來,保持一種獨立性與孤絕,但是使用網路者畢竟是整個文學社群的一小部份,網路文學努力的成果並無從獲得文學界的公允對待,這和網路文學沒有跨媒介發行有極深的關係。


 對新世代詩人而言,如何衝撞傳統媒體,努力跨媒體出版,不要只停留在網路的空間中,透過更積極參與平面出版的事務,讓這些媒體更具公開性格,應為另一個值得考量的「運動」方向。《鮮網》透過編選叢書的方式,橫跨網路與平面出版兩個市場,大有補足網路文學工作者對出版環境陌生、無力與畏懼的弱點,以具體的出版展現網路文學發展的進程。


 更值得文學界注意的是,《鮮網》此次出版計畫中採取了經紀制度,作者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申請成為「鮮作家」,其後作者開始上載作品到鮮文學網,藉由讀者的投票與留言,形成一套篩選作家的新機制,出版商可以判斷作者是否具有出版潛力,而《鮮網》也與作家簽下經紀約,取得「鮮作家」作品的優先出版權。


 趨勢專家詹宏志(1998)就指出,網際網路對出版業最大的衝擊,莫過於工作流程全面翻新,過去一本書印刷出來推出市面,它的市場考驗才剛剛開始,但在網路作家身上,一本書要出版之前,它先受到網際網路的市場考驗,如能證明已經取得了讀者喜愛,取得了「市場認同」,自然可以增強出版業的信心。換句話說,一本紙本圖書的出版,它只不過是「追認」網路作者的成就而已,把暢銷書的起點從平面出版,移向線上出版。《鮮網》把經紀制度當作線上出版以的利基,將文學網站與出版業合而為一的經營模式,確實十分具有前瞻性,值得期待。


 《網上•一些詩人在散步》一書的出版,固然彰顯出一種新的出版趨勢,但或許網路文學社群對此一模式陌生或排拒,有許多在本地網路詩界卓然成家的作家未能入列,誠屬遺憾,寄望《鮮網》的鮮思維能更細緻地貼近華文創作世界的脈動,拔擢出更多鮮作家與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