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感想
  虛擬曼荼羅
 
  
西藏喇嘛會以彩色的細沙,虔誠地鋪排出絢爛的曼荼羅,在形體上,象徵築起方圓的土壇或道場;在精神上,則意指聚集天地間的諸尊諸德成為一大法門,達到輪圓具足的境界。而在世人合力經營的網際網路世界中,是否存在著一座虛擬的曼荼羅?曹志漣的《虛擬曼荼羅》(http:\\www.sinologic.com\aesthetics\mandala\index.htm)提供了相當具有批判性的思考觀點。

      旅居海外柏克萊大學歷史學博士曹志漣,目前在經營制動藝術(cyber art)上可說卓然有成,他所建構的「澀柿子的世界」(http://www.sinologic.com/persimmon/)、「非常美學」(http://www.sinologic.com/aesthetics/),以及與響葫蘆共同創作的「妙繆廟」,都備受矚目,也獲得過國內著名網頁評鑑站台「人間煙火」的推薦。她以網路文學實踐者的經驗,分別就巨觀面的結構性因素,以及微觀面的美學層面,對目前的網路文化痛下針砭,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在巨觀部份的論述,《虛擬曼荼羅》揭開了主流網路媒體、工業國家、大財團所共謀建構的各種偽意識:包括「科技決定論」式的論述、「全球化」、「經濟自由化」、「地球村」等等,其實背後是先入為主的「自由主義」價值觀。作者直指Wired(http://www.wired.com )這本報導/鼓吹科技文明和數位革命超級「酷」的雜誌,正是美國數位文化的霸權月刊,其中反覆表彰的不過是一種關於科技未來的「廣告」,催眠所有的現代人,宣揚新科技的魔力,讓大眾深信「排斥科技就喪失競力就等於滅亡」,於是紛紛淪為網路拜物教的信徒,漂浮在網路的商業狂流之中而不自知,最後淪為「虛擬餓莩」。

  曹志連也指出,在傳播科技不斷翻新與應用的「地球村」中,文化的輸出與輸入國之間,事實上是存在相當不平衡的狀況,我們透過螢光幕所見的地球早已變形。客觀上,網路確實讓人的距離縮小,但是使用網路者的主觀上始終缺乏開放與好奇的心,則文化間的主觀距離仍然十分遙迢。

  當網路的主流論述變成一個「宇宙般的分類廣告」,我們究竟要怎麼走下去?要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發聲?文學工作者的美學和藝術堅持又將何在?《虛擬曼荼羅》在微觀面有兩個重要的概念:一方面,向目前網路文學工作者的缺乏想像力發難;一方面,高舉出「網路時代美學的核心觀念還是想像力」的主張。

  曹志連直言不諱地指出,以網路上風行的小說接力為例,這種接近遊戲的文學活動難免是「情節」取向,「觀點」取向,「大眾化」取向,要談「藝術性」簡直就是緣木求魚。另一方面,他也攻擊網路文學理論家Murray的觀點,此君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互動小說,在97年出版的新作" Hamlet on the Holodeck: The Future of Narrative in Cyberspace."中,只倡議集體互動的多向文本創作有諸多優點,卻沒有討論網路啟發藝術創作新型態的可能性。很顯然,目前不少網路文學理論的建構者與實踐者,在取得新創作形式的同時,並未深思網路文學要如何創造出傳統文學無法企及的新感動?如果網路文學的發展,朝著「互動參與的形式比創作的結果有意思,出處比內容有意思」的方向前進,變成一種「全民造據、全民Call-in」的荒謬狀況,網路顯然不會是文學的救世主。

      《虛擬曼荼羅》其實正是把網路當作未來的「稿紙」,作者必須運用強大的想像力,以多感官的語言開啟想像的多重空間感。作者所主張的空間感有兩個層面,第一種是視野所及的「景」,藉由創作者擷取觀察、閱讀、思考中出現的景象與信息,不斷實驗與立體化,把文字與其他媒材融合,提煉出新的意象,呈現出一種多感官的藝術型態。第二種則是揉合哲思與多向文本形成的「隱晦、深埋」,作者把網路文學的作品比擬成一座古典園林,佈局出一頁一頁看似相連,景色卻獨立的藝術品,讀者就像是走在重重「埋伏」的曲徑迴廊中,不時要駐足沈思,但又往往會被樹梢、假山、窗櫺乃至於池中倒映的光影所吸引,而急著分心變換到另一個美景中,如此錯綜複雜的造景與路線鋪排,自然會讓讀者產生無法悉數遊歷的焦慮感,也讓讀者有一再深入探訪的興趣。

      這是一篇經過誠懇思考的多媒體「札記」,其中最動人之處,莫過於作者在詮釋上貼近本土文化的真誠,通篇未套用外國美學的術語來論述,因為作者認為:「只有當我們能用自己的語言和典故,把一個西方發明的新現象說得清楚有理時,西方的現象才可能符合我們文化的發展邏輯,而真正成為本國文化有機的一部份。」而我們確實可以在《虛擬曼荼羅》中,重新思考許多脫胎於古典文學的掌故,觀賞到我們共同歷史記憶中的美術圖像。有志者,應當也發現網路文學創作者所應當堅持的邊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