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感想
  多媒體詩的天地:The Kinte Space
 
   
   個黑人民權詩人,在有線電視頻道上看到一齣俄國芭蕾明星傳記電影後,在美感上激起的感受會有多強?到"The Kinte Space"這個網頁走走,保證絕對會有奇特與不凡的感覺。 

      這個網站的網主Bryan Wilhite是非裔美人,大學修的是物理,他的藝術興趣與設計能力,則在網路時代表現無遺。不過如同許多網際網路上的網頁主人一樣,Wilhite其實有一點故弄玄虛,他不願意清楚地解釋這個網頁名稱的意義為何?他只說 " Kinte "發音類似kentay,,大概與哈雷彗星有些關係,其他的他就不願多說了。不過從整個網頁黝黑的基調,加上作者不斷表現出黑人自覺的文字訊息中,不難窺探出作者自詡為照亮漫漫長夜的星子,喚醒少數族裔的使命感。 

      Wilhite不但在文化、政治上有強烈的主張,在網路詩的創作型式上,他也有獨到的見解。他透過批判與攻擊目前網路上傳播詩的形式,重新界定「網路詩」(cyberverse)的內涵。他開宗明義地指出,一般的詩網頁只不過是利用電腦程式語言,再一次包裝詩作甚或是一些「打油詩」(doggerel)罷了,都不算是真正的網路詩。在Wilhite的概念中,網路詩並不是完全依賴排版來區隔出節奏。一般平面媒體僅能以慣用的幾種形式,產生出詩的節奏(樣式與音調),而到了網路時代,網路的語言提供的更多樣化的表現手法,互動式的連結模式能夠以文字、影像、動畫和聲音擴大詩的思考空間,並向詩的藝術性致敬,而並不僅僅是以新的排版形式為詩「化妝」或「撐場面」。顯然在Wilhite的美學信念中,並不認為利用多媒體為詩文字裝潢就可以稱做「網路詩」,也不贊成網路裡的藝術家以電子媒體那種簡單的手法,展現出不解自明的作品,去迎合大眾社會的理解力。 

      要解讀Wilhite的「網路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好用典故或黑人的俚俗語(像是網頁中自傳體的<0.5 the Sisters >一詩,最為明顯),作品中不時穿插法文或是數理概念,加上動畫中配合著前衛性十足的音樂與現代音樂,使得他的作品可說是一道不容易解開的謎語。 

      以讓人印象最深的<Night in Nijinsky >為例,從題目上來看,這首網路詩是獻給本世紀初俄國著名芭蕾舞家尼任斯基(Nijinsky, Vaslav 1890--1950)的,此君舞技超群,幼年時代就曾在沙皇面前獻藝過,青年時期更受到歐美各地的芭蕾舞迷擁載,甚至被尊為「舞聖」。尼任斯基在藝術上最膾炙人口的成就,莫過於1912年以後的編舞作品,他和史塔溫斯基(Stravinsky, Igor)合作的《春之祭》("Sacre du Printemps"),在藝術史上佔有不容抹煞的地位。令人惋惜的是,29歲時卻罹患了精神分裂症,黯然離開舞臺。Wilhite對擅長表演古典芭蕾舞故事的尼任斯基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也無意去稱頌「舞聖」演活的那些異國故事與虛幻的國度,而是對他的精神疾病的狀況很有興趣。在大量閱讀尼任斯基的傳記,調閱他的記錄影片和傳記電影後,他寫成了這樣一首多媒體詩。 
    這是一首像實驗影片一樣的「網路詩」,讀者必須在瀏覽器中插入(plug-in)「Macromedia Shockwave Flash」才能閱聽。在片頭出現了「1918」這個數字,顯然把時間回溯到尼任斯基開始出現精神病症狀的28歲。在黑暗的螢幕上,淡出一個面具後,旋即又迴旋淡出螢幕,這才伴隨著改編自史塔溫斯基《春之祭》的鋼琴曲出現詩的題目,次第透過抽象畫、文字與音樂的融合,把詩句一幕幕呈現出來。詩行大體上是相當晦暗與宿命的,把芭蕾舞者形容成背負著「爾格(註:物理上「功」的單位)的牛軛」,位於樞軸控制下的穹蒼,僅僅是幾何學上十全十美的一個對照點。而他所見的是各種狂亂的景象,像這樣一個飽受俗世迫害壓抑的心靈,他的精神分裂或許正如一道穿過天體的彩虹,讓藝術家橫越孤寂記憶的另一端,接近十字架和上帝。不過他仍擺脫不了造化的嘲弄,天堂不過是另一個項圈,或是用來牽繫著木偶的絲線,把人們再一次集合起來,共赴上帝的馬戲班。整首詩在史塔溫斯基奇異、狂暴、神秘而又低沈的音符中前進,最後嘎然而終,與詩的意境完全貼合,在另一個精神層次上,又能展現出尼任斯基與這首桀傲不馴的音樂作品掙扎、抗衡的痛苦記憶,作者的用心實在相當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Wilhite除了多媒體詩創作頗有可觀之處,在這個網頁中,他還利用Adobe Acrobat發展出一些可以讓讀者離線閱讀的多媒體讀本,多半是網路詩人的投稿之作,經過他編輯後,這些小品頗有讓人耳目一新之感。特別是當讀者不耐網路塞車的久等,或是往往在上網的電信資費昂貴的經濟壓力下,無暇細細閱讀詩作,Wilhite的新型態寫作與編輯方式,倒是讓詩有機會進入更多網路族的生活空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