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散文網站首頁>>鍾怡雯

個人簡介及上邊框
作家照片邊框 作家照片 作家照片邊框
作家照片邊框
簡介/登入

    左欄分隔線
    分類彙整項目符號
    左欄分隔線
    月曆
    3 月 2024
    « 2 月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左欄分隔線
    分月彙整
    2 月 26, 2012 at 2:29 am

    簡介

    作家: 鍾怡雯

    性別: 女

    籍貫: 廣東梅縣

    出生地: 馬來西亞金寶

    出生日期: 1969年2月13日

    來臺時間: 1988年

    學經歷: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博士。曾任《國文天地》主編、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現任元智大學中語系副教授。

    文學風格: 鍾怡雯的創作文類以論述與散文為主。她的散文書寫故鄉與童年舊事,以豐沛的想像營構出赤道雨林和南洋時期的生活圖景,不但蘊含深厚的人文情感,更有對文化和歷史的關照,能從細微處去觀照婆娑世界,以詩的象喻生動地刻畫顯現。余光中認為:「鍾怡雯的一系列作品是由個人的感性切入,幾番轉折之後,終於抵達抽象的知性、共相的本質。這種筆路由實入虛,從經驗中煉出哲學,張曉風是先驅,簡媜是前衛,而其後勁正由鍾怡雯來發功」。她與夫婿陳大為近年來致力於馬華文學研究,主編的《馬華當代散文選》、《赤道形聲:馬華文學讀本》介紹了不少年輕的馬華新作家;並曾共同主編《天下小說選》、《天下散文選》。

    文學成就: 曾獲吳魯芹散文獎、聯合報文學獎、九歌年度散文獎、時報文學獎、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臺灣新聞報文學獎、星洲日報文學獎、新加坡金獅獎、馬華優秀青年作家獎、行政院新聞局圖書金鼎獎等獎項。

    admin發表 | 簡介 | 單篇網址 | 迴響(0)

    2 月 26, 2012 at 2:28 am

    評論彙集

    黃美榆導讀、葉衽榤校訂:〈貓足輕躡,光陰飛梭鍾怡雯《垂釣睡眠》〉,《明道文藝》第397期(民國984月),頁79-83

    張葆蘿:〈離家的鍾怡雯 在時空交錯中書寫〉,《書香遠傳》第66期(民國9711月),頁36-38

    柯品文:〈細評鍾怡雯《陽光如此明媚》中陽光底下的陰影、死亡與失去〉,《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13期(民國975月),頁47-50

    徐國能:〈野語英華評鍾怡雯《野半島》〉,《聯合文學》第275期(民國969月),頁128-131

    劉德玲:〈鍾怡雯散文中的老人形象〉,《國文天地》第259期(民國9512月),頁61-67

    陳伯軒:〈別有天地論鍾怡雯散文原鄉風景的構成與演出〉,《中國現代文學》第9期(民國956月),頁181-197

    劉德玲:〈鍾怡雯散文中的譬喻以《垂釣睡眠》一書為例〉,《中國語文》第586期(民國954月),頁72-76

    黃恩慈:〈高中國文可以這樣讀打開哪一扇「門」﹖:談鍾怡雯的「芝麻開門」〉,《幼獅文藝》第616期(民國944月),頁88-91

    黃恩慈:〈崛起九○(8)–油棕園傳來的獨語:訪評鍾怡雯〉,《幼獅文藝》第613期(民國941月),頁72-78

    李奭學:〈薪火相傳評鍾怡雯著《A04046915》〉,《文訊》第230期(民國9312月),頁14-15

    王昌煥:〈鍾怡雯「芝麻開門」的思維圖景〉,《國文天地》第209期(民國9110月),頁4-7

    黃宗慧:〈戀物情深的宇宙觀讀鍾怡雯「我和我豢養的宇宙」〉,《聯合文學》第215期(民國919月),頁156-158

    張春榮:〈幽獨中的熱鬧讀鍾怡雯<垂釣睡眠>〉,《中央月刊文訊別冊》第151期(民國875月),頁16-17

    辛金順:〈烏托邦的祭典解讀鍾怡雯「河宴」中的童年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9期(民國873月),頁130-144

    焦桐:〈想像之狐,擬貓之筆評鍾怡雯《垂釣睡眠》〉,《幼獅文藝》第531期(民國873月),頁52-56

    陳慧樺:〈她的靈氣點亮了她的文字意境鍾怡雯散文的敘述策略〉,《文訊》第114期(民國844月),頁7-10

    admin發表 | 評論彙集 | 單篇網址 | 迴響(0)

    2 月 26, 2012 at 2:27 am

    作家書目

    《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11月。

    《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像(1949-1999)》,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1月。

    《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49月。

    《靈魂的經緯度──馬華散文的雨林和心靈圖景,吉隆坡:大將出版社 200612月。

    《河宴》鍾怡雯 三民書局 19954月。

    《垂釣睡眠》鍾怡雯 九歌出版社 19983月。

    《聽說》鍾怡雯 九歌出版社 20008月。

    《枕在你肚腹的時光》鍾怡雯 麥田出版公司 20024月。

    《我和我與豢養的宇宙》鍾怡雯 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26月。

    《飄浮書房》鍾怡雯 九歌出版社 20051

    《路燈老了》鍾怡雯 麥田出版公司 20035月。

    admin發表 | 作家書目 | 單篇網址 | 迴響(0)

    1 月 14, 2008 at 8:28 pm

    〈聽說〉

      又來了。我把電話筒從左耳換到右耳,按捺住掛電話的念頭。旅行回來之後,幾通曖昧的電話讓我聞到異常的氣息。不過剛被美食美景伺候過的心情並不以為意。但這次,因為朋友像三流偵探盤問罪犯的口氣,我終於回以不友善的反擊。他愣了愣,啪的一下,就收了線,好像我是惡犬,想扯下他身上的一塊肉。

    繼續閱讀本文 »

    admin發表 | 作品 | 單篇網址 | 迴響(0)

    1 月 14, 2008 at 8:27 pm

    〈悶〉

      梅雨一來,身體裡好像有一座火爐開始燃燒。雨勢時而咆哮時而低泣,皮膚也永遠黏黏膩膩,那是散自體內的水蒸汽。每天家裡的除濕機排出兩三桶水,部分來源是我的身體。

    我總覺得熱,不斷喝水,不斷排汗,身體變成一台蒸汽機。熱在身體打轉,熱在心裡流竄。盆地的熱是黏稠的,糾纏不清的十分討人厭。不像赤道的灼熱,流一身汗就算還了債,體內的熱火會逐漸熄滅,脾氣是火爆了些,倒是個乾脆的漢子。有些人臉上笑說沒關係,可卻一輩子記仇,梅雨就是這樣,每年五月它都記得來討債,又悶又煩。

    繼續閱讀本文 »

    admin發表 | 作品 | 單篇網址 | 迴響(0)

    1 月 14, 2008 at 8:26 pm

    〈候鳥〉

      隔著墨鏡,再隔一層窗玻璃,天空依然藍得刺眼。陽光是一隻貪吃的貓,伸出大長舌頭,舔走巴士內僅餘的蔭涼,舔向我這隻擱淺在座椅上的魚。回來七天,終於又要離開了。不,更正確的說法也許是,旅行七天,我又要回家了,像一隻候鳥,一個旅人,即將回到北緯二十五度的島上,度過未完的寒冬。

    車窗外是無盡的綠,那樣單調的綠法,讓我想起遼闊的油棕園。前天陪父母親去爬山時,父親竟然稱讚起滿山的油棕來。那樣驚歎的語氣出自父親,令我微微訝異。父親看了我一眼。果然,他接著便說,你就不會想家麼?汗水汛速從額頭爬進眼睛,我只好說,有時也想的。

    繼續閱讀本文 »

    admin發表 | 作品 | 單篇網址 | 迴響(0)

    1 月 14, 2008 at 8:23 pm

    〈芝麻開門〉

      我的鑰匙逃走了。對於這種在開門剎那才會想起的東西,我曾遺失過,也常因隨手置放而不知去處。可是一串鉤在食指上的鑰匙,竟然在我的注視下叛逃,生活細節常出錯的我,一時也覺得不可思議起來。怎麼那麼湊巧?不到兩吋的縫隙,在電梯和六樓的地板之間,吞沒住家、辦公室、汽車、信箱的九支鑰匙。那麼大串的金屬落入奇怪的空間裡,彷彿一場事先計算過的預謀。意外的不只是我,一群等電梯的人同時目睹了鑰匙逃逸的經過—就在電梯門打開,我和上弓的食指,以及掛在食指上的鑰匙同時準備跨出剎那,它輕易從食指滑下,縱身躍入黑暗的窄縫。

    繼續閱讀本文 »

    admin發表 | 作品 | 單篇網址 | 迴響(1)

    1 月 14, 2008 at 8:21 pm

    〈驚情〉

      那是一個尷尬的記憶。一封情書,它始於浪漫的想像,而終於戲謔的結局。至今我仍記得它笨笨傻傻的氣味,令人想起帶點油垢味的木料地板,肥滾滾的小黑狗沒命地搖尾示好,或是企鵝走路的滑稽。這樣的形容未免污蔑情書的浪漫,褻瀆了它的唯美,可卻絕對忠於當時的感受。

    回想起來,那真是一段荒涼的歲月。同年齡的友伴臉上,或多或少都有忍不住的青春爆裂,光潤的痘子那麼飽滿瑩亮,甚至紅得有些刺眼,像在嘲諷我徒有品學兼優的虛榮,內涵卻如此貧瘠,一年下來竟然孵不出幾顆像樣的青春之籽。好不容易額頭有點小小的騷動,那膽小的幼芽卻畏畏縮縮的躲在瀏海後面,似乎深以炫耀年輕為罪。

    繼續閱讀本文 »

    admin發表 | 作品 | 單篇網址 | 迴響(0)

    1 月 14, 2008 at 8:20 pm

    〈漸漸死去的房間〉

      多少年後,我依然記得那種氣味,以及尾隨而來的,重複低緩的嘆息:「她養了我這麼多年……」

    那混濁而龐大的氣味,像一大群低飛的昏鴉,盤踞在大宅那個幽暗、瘟神一般的角落。斑駁的木板隔出陰暗的房間,在大宅的後方,寬敞廚房的西南隅。它偏離大家活動的中心,瑟縮於沒有陽光眷顧的所在,彷彿在等待一種低調而哀傷的詮釋。曾祖母就在那兒,親手子結了自己近百歲的生命。晚年的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排泄,末了,卻用安眠藥輕而易舉的主控自己的身體,永遠不再排泄。

    繼續閱讀本文 »

    admin發表 | 作品 | 單篇網址 | 迴響(0)

    1 月 14, 2008 at 8:19 pm

    〈茶樓〉

      我是來尋找,或是證明許久以前在這裡發生的一切,不過是一場頁碼錯亂的記憶……

    散落滿地的殘枝敗絮,它們曾是燕子的暖窩,我那枯淡童年的華麗裝飾。挑高的大樑上蛛網和灰塵聯手攻陷星羅棋布的燕巢。在我離開的漫長年月,這裡究竟歷經甚麼劫難,熟悉的咖啡和麵包香味到哪裡隱居去了?此刻,連燕子都棄巢而去,那麼,我還留戀甚麼?

    繼續閱讀本文 »

    admin發表 | 作品 | 單篇網址 | 迴響(0)

    « 上頁
    Copyright@版權所有 國立台灣文學館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文學館
    執行單位﹕國立東華大學數位文化中心 地址:
    974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一號數位文化中心
    TEL:03-8635257,03-8635255 FAX:03-863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