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其他文稿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對於《網際時代的台灣民族運動2.0》的思考*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1980年代於美國唸書的人,多半看過劉重義、李逢春、陳志清、以及林泰源合著等人所寫的《風起雲湧海──海外台灣獨立建國運動》。三十年後,大家都回到台灣,還是堅持原來的目標,不過,大環境與當年留學時後的想像不同,因此,在策略上必須改弦更張,這是劉重義在這本書的基本主張。

        在海外的獨立運動推動者,對於「台灣民族主義」(Taiwan Nationalism)多少有點避諱,可能源自過去聯考被迫死背三民主義有關,只有日本早稻田畢業的史明高舉,而同樣是留日的黃昭堂則將nationalism譯為「那想那利斯文」,似乎有所避諱。劉重義是理工出身,卻是願意正面看待、甚至於推動,知識與智慧不說,光是這一點就覺得相當有勇氣。

        一個產品會有2.0版出現,相當程度是必須推陳出新,在市場才有競爭力。當然,除了表示有創新的能力,也表示承認自身面對勁敵的挑戰,為了生存,不得不正面迎戰,因此,也顯示有相當的使命感及自信心,不願意吃老本、或是靠一個專利苟延殘喘。話又說回來,新的機型是否真的比較好用,還是要考市場來決定。

        由於作者不是政治學科班出身,可以不受學術的行話羈絆,又可以發揮科技界的實用精神,讓一般人讀來比較能融會貫通。另一個特點是,與一些從事運動的人不同,作者把自己定位為務實的傳播者,因此,不會以盛氣凌人而教條的方式來傳福音,讀者不會因為相形見絀、或是因為有壓迫感而有所抗拒。

        Benedict Anderson在他著名的《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 ed. 1991)中提到,民族主義有一項有利的條件,就是現代印刷術的發明,讓沒有面對面的人們可以培養休戚與共的關係。劉重義在這裡則強調網際的貢獻,可以快速塑造集體認同感,這是推動台灣民族運動相當有利的契機。

        既然是2.0,就不可能抽刀斷水、企圖跟過去的發展完全切割,因此,劉重義以相當的篇幅重新回顧台灣民族的形成、以及台灣民族運動的發展。不過,他必須對於台灣民族運動1.0有所針,才能合理化改版的正當性。他認為,台灣民族運動之所以未竟全功,有下列因素:台灣人精英仍然受到中國意識羈絆、美國並未全力支持、以及台灣人內部的相互拉扯。

        然而,他以為關鍵的因素,在於領導者的運動策略錯誤,「急於分贓些微成果所帶來的權利及利益」,以至於台灣民族運動被中華民國體制所吸納。具體而言,就是獨立運動與民主運動的關係未能清。在1990年代,台獨聯盟紛紛翻牆回家,本來島內與海外分進合擊的關係,夕之間被分化為土獨與洋獨的齟齬,進而又簡化為獨立與民主何者優先的路線爭執,終於兩敗俱傷。

        原本是作為台灣獨立運動的前衛,一旦被請上神桌當三公,再多的「晚年無奈」,殷切期待中,卻擺脫不了「顯然缺乏信心」。光是點出這一點,就必須有很大的勇氣,這是本書的最大貢獻。如果自知一群獅子被一隻綿羊帶久了也會變成綿羊,為何還要堅持這樣?為何不讓一頭獅子把一群綿羊通通訓練成獅子?我們當然不能允許歷史一再重演!

 


* 2013/01/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