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其他文稿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台灣人應該有的政治知識  *

 

施正鋒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兼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不少台灣人自以為相當聰明(smart),不過,卻往往認為只要「用膝蓋想也知道」,甚至於流於小聰明(street smart)而自知。影響所及,嚴重的是鄙夷知識(knowledge),輕的是「常識」(common sense)不足,連一般人都應該知道的知識都不懂。

不要說升斗小民,連在政治叢林競爭的政客,政治知識貧乏已經到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以「國會減半」為例,當時的倡議者說,是要給怠惰的立法委員依個教訓,因此,將國會的總席次由225(第四、五、六屆)削減為113席(第七屆)。現在,大家忽然發現,由於人數減半、預算不變,立委的權力頓然加倍;更糟糕的是,有實力(買票、還是)的人還是會連任,反倒是認真卻不會作秀的人被反淘汰掉了。

再往回頭追溯,在國會全面改選後,原本立委的總數為164席(第二、三屆),不過,為了配合凍省,考慮到安排地方政客的出路,唯一的途徑就是往中央送,因此,只好增加國會席次。問題來了,什麼是合理的總數?對於在野的民進黨來說,在百分比固定之下,當然是餅越大越好,因此主張250席;相對之下,國民黨不希望給在野黨提案方便,只願意增加到200席。最後,相加除以二,終於獲得225這個數字。

好吧,即使減少國會席次是訓誡國會議員的唯一藥方,接下來,甚麼是合理的總席次?有人主張減半,因為訴求比較有力;有人說,113席太少、不好分,稍微增加一點,150席好了。也有人指出,如果要委員會順暢運作,不妨增至200席;不過,200225太近,恐怕會被罵,那麼,就175吧!

國家政治制度的擘畫,怎麼可以像在傳統市場殺價一般?難道,台灣人都沒有政治學的知識嗎?研究國會的學者會告訴我們,國會議員人數過多、過少,都有其運作上的困難。衡世界上主要民主國家的人口/席次來看,大致可以歸納成三類:第一類是平均每國會議員的人口比為5萬之下,譬如奧地利4.4萬、紐西蘭3.1萬;第二類是在10萬上下,譬如澳洲12.4萬、加拿大10.0萬、英國9.0萬,台灣的10.2萬屬於此範疇;第三類是人口總數上億的國家,譬如印度高達184.3萬、美國62.7萬、俄羅斯32.5萬、日本25.2萬。根據實證上的經驗,合宜的國會總席次是人口數的三次根號;因此,如果以台灣的人口為2,300萬來估算,國會席次大致是285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訴求。到目前為止,不少人還是耿耿於懷,斤斤計較到底是「日本並立式」(目前採用)、還是「德國聯立式」比較好?問題是,除了算計自己可分配的席次,有幾個政治人物了解兩者在政治效應上的差別?更基本的是究竟「好或壞」的標準何在?

具體而言,選舉制度不外「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single member simple plurality)、以及「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兩種,各有其設計上的意義:前者除了強調選區代表,還有突出兩大黨的用意,以免多黨林立、政治整合困難;後者則重視社會多元在國會的呈現。在1990年代,不少國家以不同的比例採取兩者的混合,簡稱「混合制」(mixed system),包括日本所謂的並立式。

至於德國的選舉制度,由於有單一選區、以及比例代表兩部分。表面上看來,好像是混合制,其實是如假包換的比例代表制,也就是政黨在國會的總席次,完全決定於政黨所獲得的選票;也就是先計算每政黨應該得到的總席次,再扣掉區域選舉(單一選區)的當選席次,就是可以依據各自的不分區名單分配。紐西蘭的選制類似,稱之為「混合比例代表制」(mixed member proportionality)。

我們如果將政治制度改革當作個人的體質(憲政體制)改善的話,那麼,除了飲食(選舉制度)以外,還要調整生活習慣(政黨體系)。各方人士所提供的藥方,卻只針對青春痘(國會亂)而來,其中包括澱粉類只吃一半就好(國會減半)、改吃麵食(單一選區)、自己下(兩票制)、佐料多一點(提高政黨比例代表的百分比),甚至於計較到底是要吃細、寬、意、通心、還是拉麵(聯立、並立)。

大體而言,國會改革還要看憲政體制的定位,如果總統制的走向是國人的普遍共識的話,立法院勢必要作整體的配套調整,譬如調查權的賦予(或者廢監察院)、委員會的專業化(包括廢除三名召委)、或是資深制度的確立(不能用抽籤的方式產生委員會召委/主席)。一旦憲政體制決定了,再來就必須考量在何種政黨體系下,行政與立法的關係會比較順暢,最後才選擇適切的選舉制度來誘導其發展。就台灣當前政治運作的困境來看,果真要繼續朝向總統制調整,我們必須衡量,到底兩黨制、還是多黨制比較適合總統制;根據美洲的經驗,多黨制容易造成國會的零碎化,執政黨即使有心履行政見,也是寸步難行,因此,下一步思考,才是討論單一選區制、比例代表制、還是兩者不同比例的混合。

因此,所謂「先把國會席次減半,再尋求配套措施」的說法,完全是本末倒置;而所謂的「配套」,已經淪為無知政客欺哄支持者的推託之詞。選民如果要有自主性(autonomy),必須具備起碼的政治知識,否則,就只能跟著政客搖旗吶喊、被綁架而自知。

不像經濟學,台灣目前沒有本土的政治學教科書。期待「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的成員,在專注升等著作之際,也能做一點社會服務,起來編寫一本給台灣人的政治學入門書。下面是三本英文的政治學101教科書。 

DeL參考資料:

De         DeLaney, Ann.  1995.  Politics for Dummies.  Foster City, Calif.: IDC Books Worldwide.

              Heywood, Andrew.  1997.  Politics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Roskin, Michael G., Robert L. Cord, James A. Medeiros, and Walter S. Jones. 2006.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7th ed.  Upper Saddle, N.J.: Pearson Eudcation.


*引言於「擬台灣國民應有的素養與智識--以助台灣邁向正常國家」計畫學者發表。2009/3/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