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其他文稿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E-mail: cfshih@mail.tk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成立新政黨的條件 *

施正鋒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有關政黨成立的文獻,主要是在政治學裡頭的比較政治學(comparative politics)、以及投票行為會提及。首先,比較政治學的政黨政治(party politics)會探討新政黨的形成(party formation)的條件,另外,投票行為的研究會告訴我們,到底選民對現有政黨的忠誠度(party loyalty)是否牢不可破;這兩者加起來,就是到底現有政黨體系(party system)是否穩定。

        就政治制度而言,總統直選有助於政黨數目的收斂,也就是說,如果政黨無法推人出來參加總統選舉,即使可以在國會取得席次,終將無力抗拒總統候選人的母雞帶小雞效應(coattail effect、又稱裙擺效應)。此外,單一選區相對多數的選舉制度,除非是區域性的政黨,長期將有利於兩黨制的出現。因此,唯一有利於新黨存活的制度性因素,將是有限的政黨比例(不分區)席次;不過,由於國會總席次減半,大餅(分母)驟減,小黨生存的空間相對變小。

從社會結構來看,雖然社會分歧儼然呈現出涇渭分明的藍綠對抗,也就是說,族群認同、國家認同、以及國家定位有相當程度的聚合,進而反映在雙峰化的政黨認同,然而,選民未必滿足兩大黨試圖凍結政黨體系的默契,也就是說,對於形同各自綁架支持者的做法,選民遲早會感到厭惡。民進黨死忠換帖由「含淚投票」、「含淚不投票」到「不流淚也不投票」,可以看出並非中間選民裹足不前,而是堅定的選民用腳投票,強烈表達對民進黨的不滿。

問題是,面對國、民兩黨的聯合壟斷(cartel),如果想要與「去」(de-alignment)的選民建立「重」(realignment)的關係,讓他們願意前往投票所,就必須分析政黨的板塊是否還有空間。當兩大黨嘗試著把所有議題壓縮為單一的認同軸線之際,也就是要傳達選民一個訊息,只有這個軸線是關鍵的,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因此,支持者只好忍痛投票。

然而,在政治自由化、經濟市場化之後,M型的社會結構逐漸成形,分配不均的情況隨著接踵而來,兩大黨選擇避開相關議題,也讓多數的選民有強烈的相對剝奪感。另外,環境生態持續惡化,也顯顯兩大黨並沒有明顯的政策差異,當然讓中產階級困惑不已。至於新生選民,長期遭受教育白老鼠政策荼毒,除了跨年晚會等活動,得不到藍綠政客的關懷,他們的徬徨與疏離值得用心關注。這些都是造成政黨體系鬆動、甚至於揮發的結構性因素,必須再作精確的確認,才可以決定新政黨進入的缺口何在。

在上述的契機(客觀條件)之下,新政黨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政治因素,也就是說,在現有的政治市場中,除了正確掌握市場情報以外,最重要的還是如何有優良的產品(政黨的屬性)、以及通暢的行銷管道(候選人),以便在下回國會選舉中搶灘。

暫時拋開政黨內部的組織不說,新政黨必須決定如何與現有的政黨定位。一般而言,可以有取而代之、還是另起爐灶兩種模式。前者是全力挑戰現有的政黨,尤其是立場相近者,數說其不是,希冀能轉移選民的支持;後者則針對新的社會議題/分歧進行動員,努力建立嶄新的政黨認同模式,不要與現有的政黨打混戰。

一般而言,現有的大黨多少會根據外來的批判進行調整,因此,要靠攻擊而起家比較困難,特別是政黨認同的轉移困難,支持者很少因為不滿而出走,頂多是憤悶而不投票,因此,針對社會變遷、新社會分歧的出現來建構新的政黨認同,長期而言,可能是比較可能成功的途徑。

然而,儘管新的政黨要打開心的政治市場,未必要完全撤離原本的市場。以來台聯黨的經驗來看,在政黨轉型之後,新的品牌還沒有建立,舊的顧客又放手給民進黨,基本上是忍痛棄守認同軸線、大膽探測分配軸線,短時間內的空間位移過大,因為兩大黨刻意忽視,由原本的左右逢源到進退失據,甚為可惜

 


* 2008/6/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