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謝長廷、以及馬英九的中國政策*

 

施正鋒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民進黨與國民黨的2008年總統候選人大致出爐,也就是分別由謝長廷、以及馬英九出線。不過由於距離大選還有將近一年的光景,其中,除了內部整合有可能涉及路線的協調,司法也是高度不確定的因素,因此,我們在下面的大體分析裡頭,將把謝、馬兩人的中國政策立場放在綠藍陣營的各自脈絡來看。

民進黨

在綠營方面,儘管陳水扁總統有「四不一沒有」、以及「四要一沒有」的變動,不過,大致是在「兩個華人中國」之下的「一邊一國」基礎上,尋求與中國作某種「統合」。我們如果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以及柔軟/強硬兩個軸線,來觀察民進黨四大天王的中國政策傾向(圖1),恰好可以分別將其置於四個象限。

民進黨主席錫堃的中國政策立場強硬,主張修改『台灣前途決議文』、以及不支持「四不、一沒有」,甚至於在擔任行政院長之有近乎「相互保障毀滅」的說詞,也就是必要之際以飛彈報復中國,令人印象深刻。如果連陳水扁總統的嫡系都拒絕蕭規曹隨,其他三人更不會完全接受他的論述方式。

副總統呂秀蓮的台灣意識立場一向堅定,多次被中國言語羞辱,因此,沒有必要在選舉時刻突顯自己的中國政策。不過,她認為與中國是遠親近鄰的關係,不應延續國共鬥爭的恩怨情仇,因此主張以「13C作為與中國作建設性交往(constructive engagement)的原則,也就是和平共存(co-existence)、分工合作(co-operation)、以及互助共榮(co-prosperity)。對於三通議題,她認為目前只剩半通未行,也就是直航的問題;大體而言,國家安全、以及國家利益的整體考量,仍然是她最大的顧慮。

風格強勢的蘇貞昌對於三通開放的「蘇修」立場,大致是反映台商的遊說,只不過,與他投好的平面媒體自由時報,或許是與李登輝熟稔而反對三通,讓蘇貞昌再初選過程中絕口不提三通議題[1]。大體而言,他除了有消極希望穩住中國來鞏固內部權力以外,與謝長廷相仿,也有積極透過三通以取悅台商的考量。

一般而言,前高雄市長謝長廷身段柔軟,政策內涵也是修辭華麗多於實質內涵,因此,我們判斷,支持者詬病的「中憲法[2]」,似乎是用來描述現狀[3]多於未來願景,同時,多少也有意圖用來應付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同樣地,所謂的「一國兩市[4]」,大致是政治修辭多於深思熟慮的通盤架構。其實,謝長廷在1993年訪問中國時就提出,民進黨必須調整限制台商投資中國的立場。在1998年的中國政策研討會上,提出交流的三項原則,也就是「互惠互利、求同存異、經貿先行」。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也提出貨運包機、農產銷中、以及開放觀光等政策,甚至於主張與中國簽定「確定時間的和平協議」。

大體而言,謝長廷主張對於台商投資上限鬆綁,支持開放三通。在「和解共生」的基調之下,政府對於奧運聖火的安排,由先前的宣然大波到口不言,以「城市對城市」的解釋來交代,應該是反映總統初選勝出的謝長廷的立場。不過,他過去所持「中憲法」、以及「一國兩市」的說法,仍然餘波盪漾[5];在初選過程中,由於民進黨支持者有部分進行「棄游保謝」,謝長廷勢必在大選之前,對於中國政策作更為明確的說明。

就四大天王的中國政策來看,都是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只不過,對於是否開放三通,有不同的看法。綜合上述兩個面向來看,我們判斷中國對於這四個人偏好的光譜,大致的順序是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以及錫堃(圖2)。然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蘇貞昌似乎是比謝長廷更向中國傾斜,應該是謝的姿態比較低調、讓人覺得在立場上比較有彈性所致。不過,中國是否會接受謝長廷的模糊戰術嗎?

國民黨

在藍營方面,儘管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先前有「台獨也是選項」廣告的試風球,其「終極統一」的論調雖然沒有清楚的政治安排方式,不過,彷彿是尚未跳脫冷戰的脈絡,令人印象深刻。相較之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2000年大選的立場是邦聯,大致是體會出選民不可能接受聯邦式的統一模式。同樣地,宋楚瑜的歐盟模式,也是抓住歐盟的體質仍在演變之中,不管是國際組織、邦聯、還是聯邦,可以有相當模糊的想像空間。至於王金平院長,雖然有「台獨也是國民黨的選項之」的說法,大體還是為了國內消費所作的訴求,也就是為了要鞏固本土票源,尚未有清晰的中國政策圖像。我們以光譜的方式排列如圖3

結語

在總統直選以來,在假設選民的意向為單峰分佈的情況下,總統候選人的國家定位暫時趨同converged);因此,我們觀察陳水扁總統的「和平穩定架構」(framework for peace)、以及馬英九的「暫時協定」(modus vivendi),就簽訂和平協定的意圖來看,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別。不管選民的國家定位是否會維持單峰,特別是在朝野對立的氛圍下,謝長廷、以及馬英九會不會為了作有效的市場分隔,斷然改為行離心式(centrifugal)的競選訴求?還是彼此採取烏賊戰術,以便作近身的肉搏戰?

 


* 台灣智庫網站和平論壇http:www.peaceforum.prg.tw2007/5

[1] 特別是與他結盟的新潮流,因為「十一寇」污名而成為黨內過街老鼠,蘇貞昌刻意保持距離,因此,在初選過程中,與中國積極交往的新潮流主張消聲匿跡。

[2] 也就是「中華民國憲法本身就是一個中國的架構」。

[3] 也就是對於「中華民國體制」的接受。

[4] 也就是「廈門和高雄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城市」,試圖以城市交流來進行破冰之旅。在20006月,當時擔任高雄市長的謝長廷希望能在就任民進黨主席之前出訪(2000/7/22),對於中國來說,謝長廷既然願意接受地方政府的身分,當然歡迎;最後,由於陸委會技術拖延,讓謝知難而退。

[5] 特別是蘇貞昌陣營在初選過程以「中憲法」來質疑他的國家定位,以防止「棄游保謝」的西瓜效應出現,讓他不得不影響葉菊蘭出面,質疑蘇貞昌的施政是否有違民進黨的基本價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