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板塊變動中的台灣團結聯盟*

 

 施正鋒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1996年總統直選以後,政黨板塊似乎是逐漸朝兩大板塊發展,主要的機械性理由,是因為在三足鼎立的情況下,如果內部未能在最後一分鐘整合、或是支持者不願意在自己人之間相互棄保,分裂的一方本身勢必因為同路人蚌鷸相爭而落敗(2000),因此,不管是政治人物、還是選民,終將體會到安內外的必要性。

儘管如此,國會選舉代表的是政黨支持基礎的分部,也就是在光譜上,社會式多元性的,未必就是你死我活,此外,社會分歧也未必制侷限於單一軸線,此時,除了兩大黨以外,其他黨還有相當大的游刃空間。

不過,過去幾年來,民進黨與國民黨卻有發展為寡頭壟斷政黨(cartel party)的傾向,也就是兩黨企圖聯手吃掉各自的小夥伴,然後,再回來做最後的對決,去年(2005)修憲中的國會減半,就是赤裸裸的例證。

其實,在2004年的立委選舉,民進黨原本可以出面整合泛綠陣營,然而,在最後的關頭,不知是因為民進黨縣市長無能、還是陳水扁總統私心自用,不只是缺乏積極的提名協調,連消極的交叉站台的姿態也沒有,終於兄弟殘殺、兩敗俱傷,而阿扁還是無法擺脫國會朝小野大的夢。

在民進黨弊端纏身、理想漸失之際,台聯黨自有其存在的意義。然而,台聯必須想好自己在台灣政治史上的定位為何,具體而言,就是到底要站在民進黨的側翼掩護、還是要擔任台灣政治發展中流砥柱的主導者。

就台聯黨的核心成員而言,主要是來自不滿民進黨、以及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在國家定位的立場上,難免有台灣獨立、以及台灣本土的些微差異;雖然彼此最後在前總統李登輝的「台灣優先」基調下取的最起碼的共識,不過,畢竟在國家大政、以及選民訴求,仍有相當內部匯聚的空間。

在不甘被當作民進黨的尾巴友黨的情況下,台聯黨其實尚有相當的長契機,特別是國民黨在吸納親民黨之後,對於如何安撫內部的本土派,顯得色厲內荏、捉襟見肘,因此,一方面台聯可以使用本土身分,對被邊緣化的昔日友人曉以大義,另一方面,又堅持台灣的國家定位,當整個政黨體系的堅固盤石。

* 為台聯黨物週年黨慶而寫,2006/7/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