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其他文稿

 E-mail: 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國家認同、國家定位、國家安全*

施正鋒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政治學者在過去認為,個體的行動決定於其對利益的定義、以及其所擁有的權力大小。然而,在冷戰結束以來,由於意識型態之爭衰退,學者逐漸發現個體的認同對於政治行動的影響不可忽視。具體而言,認同不僅是一種權利,它也左右個體對本身利益的認知,進而左右著人們的行動;甚至於,對於認同的接受、排拒、或是錯誤認知,就是權力的來源。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國家認同決定我們如何來定義國家利益、以及對於國家所構成的威脅,因此,我們可以說,認同是安全的基礎。

        認同政治 (identity politics) 的重要性在台灣開始浮上檯面,大致是與民主化的過程同時伴隨出現。台灣人民的認同在戰後長期受到威權體制桎梏凍結,在解嚴後驟然獲得鬆綁而尋求停泊。我們可以發現,國家認同、族群認同、以及政黨認同有某種程度的相互糾纏,不僅是左右著選民的投票行為,也連帶著影響國家的定位及對外政策,甚至於導致族群間的張力,進而決定著國人得來不易的民主是否能進一步獲得鞏固、以及台灣的國家安全能否獲得確保。

        長期以來,台灣人民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爭威脅,在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統治下,逐漸接受某種混合的「中華民國在台灣人」,也就是既為中國人(文化上的華人、血緣上的漢人、政治上的中華民國國民)、同時也是台灣人(台灣的住民)。至於政治菁英,他們對於台灣目前的國際地位、以及台灣與中國的定位仍有歧見,特別是在政治中國在軍事、外交、經濟、文化、以及教育方面的威脅利誘,也再再造成台灣人民在尋求自我定位的路程中徘徊徬徨。

        原本,國家認同困擾並不一定會造成國家安全上的擔憂,只不過,當外部的威脅一再挑戰國家存在的正當性之際,認同危機勢必構成內部對於國家利益、國家安全在認知上的分歧。因此,我們若要化解政治中國的威脅,台灣必須先建構自己的國家認同,也就是了解自己與他者之間的異同、以及確認彼此的敵友關係,如此一來,在確立了自我的定位以後,才有可能說服國際社會接受。

        我們可以看出來,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迄今仍然遲遲無法獲得昇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人們無法與歷史、以及文化上的中國作割捨。其實,一群人的國家認同並非源於血緣、語言、或是宗教關係,而是基於彼此是否有共同的記憶、是否希望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家;套用Benedict Anderson的用字,也就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的建構。

        如果我們將國家認同的定義,解釋為老百姓想要維持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反對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那麼,至少就短期而言,台灣的國家認同應該是有起碼的共識。然而,就長期而言,究竟台灣與中國要作何種的政治定位,還是要取決於台灣人民要如何來構思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的關係。就邏輯上的可能而言,有三種可能的安排方式。

http://mail.tku.edu.tw/cfshih/politics%20observation/%E5%85%B6%E4%BB%96%E6%96%87%E7%A8%BF/20051121/%E4%BB%A5%E4%B8%AD%E5%9C%8B%E7%82%BA%E4%B8%AD%E5%BF%83%E7%9A%84%E5%8F%B0%E7%81%A3%E8%AA%8D%E5%90%8C.JPG

        首先,相互從屬是階層式的關係來看(圖1),是將中國認同當作是上位、而台灣認同是下位的概念,因此,台灣認同必須向中國認同臣屬。在這種架構之下,中國認同才是全國性的認同,而台灣認同只是地區性的認同,甚至於在以台北為中心的台灣地方認同下,台灣其實就被蒸發掉了。中國的領導者自然是歡迎這種籓屬式的台灣認同,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口頭上宣稱熱愛台灣這塊土地,然而,心中真正盤算的是如何讓台灣的老百姓如何效忠的政治中國。

        第二種思維是以同心圓、或是洋蔥等具方式,來描繪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圖2),也就是把台灣放在最中心、外面有中國、最外層則是世界,譬如說「立足台灣、胸懷中國、放眼天下」,宛如俄羅斯娃娃一般,大概是要用世界來沖淡中國所帶來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甚或是文化上的沉重壓力。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台灣認同是被當做最重要的核心認同,而中國認同是外延第二認同,不過,終究,還有追求人性尊嚴、以世界和平的最高胸懷,特別是在全球化的情況下。

http://mail.tku.edu.tw/cfshih/politics%20observation/%E5%85%B6%E4%BB%96%E6%96%87%E7%A8%BF/20051121/%E5%90%8C%E5%BF%83%E5%9C%93%E5%BC%8F%E7%9A%84%E5%8F%B0%E7%81%A3%E8%AA%8D%E5%90%8C.JPG

        最後,在相互切割的模式裡(圖3),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雖然有相當的交集,特別在歷史、語言、以及文化色彩上,兩者卻未必等同。我們在進行共同體想像的過程中,台灣人民在選擇接納局部的中國認同之際,也能保有台灣自己特有的認同特色,這是歷史發展而來的,沒有他者可以取代。就文化上而言,這是一種開放的多元文化構思,沒有所謂的主從關係;然而,如果台灣認同、以及中國認認同都是國家認同,終將面對效忠優先順序的抉擇,此時,彼此的文化交集越是擴大,反而是台灣內部國家認同焦慮的來源。

http://mail.tku.edu.tw/cfshih/politics%20observation/%E5%85%B6%E4%BB%96%E6%96%87%E7%A8%BF/20051121/%E5%A4%9A%E5%85%83%E6%96%87%E5%8C%96%E7%9A%84%E5%8F%B0%E7%81%A3%E8%AA%8D%E5%90%8C.JPG

        我們以為,凝聚台灣國家認同的關鍵在於台灣人民是否想要與對岸的「大陸同胞」組成一個國家,也就是彼此是否同屬一個 [政治民族。如果大多數人的答案是肯定的話,就表示他們認為,「台胞」與「陸胞」不只享有共同的過去(歷史記憶),並且在現在擁有共同的利益、面對共同的威脅 (日本、及/或美國?),更要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包括政治制度、社會結構、經濟安排、以及文化價值。然而,這些共同想像的基礎何在?究竟是過去的緬懷、現在的享受、還是未來的期待比較重要?如果大家珍惜經濟發展、民主化的成果的話,這些都要出生、成長在台灣的所有住民共同決定。

總之,台灣前途議題的討論是可以開放的,然而,決策的過程一定要先由內部取得遊戲規則的共識,譬如非暴力、尊重少數(甚或少數否決),而非廉價而僵硬的投票主義。

 


* 應教育部軍訓處邀稿撰文,2005/11/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