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人權的研究*

施正鋒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在傳統的國際關係領域裡頭,強調的是現實主義(Realism),也就是說,由實力(power)決定在國際體系的地位;因此,無力者(the powerless)似乎只有逆來順受、聽天由命的份。不過,理想主義(Idealism)所揭的美夢卻從未被放棄過,也就是抱著樂觀的態度,相信透過國際組織的約束,人類一定會過得更好,特別是對於弱勢者(the weak)而言。

在冷戰於1989年結束以後,國際社會的遊戲規則變,規範性的理念搖身一變為左右國際政治的主要力量,尤其是對於人權的史無前例尊重,凌駕過去國際上對於主權至上的偏執。就本體論(ontology)而言,這代表的是一種相互建構的關係,具體而言,運動者(activist)可以透過論述的推動,將理念(ideas)轉換成國際政治必須接受的規範(norms),進而回頭要求各國俯首實踐。

國際上對於原住民族權利(indigenous rights)的關懷,始於「國際勞工組織」在1957年通過『原住暨部落人口條約』(ILO 107號公約)、以及修正的『169號公約』(1989)。 原住民族運動在1970年代興起,終於促成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1982年設立「原住人口工作小組」(WGIP),並在1993年完成『原住民權利宣言草案』,等待各國簽署。

我國的原住民族權利運動至少有二十年的努力,大致是依循著國際原住民族權利的脈絡;不過,到目前為止,除了正名有起碼的成就以外,對於還我土地、以及自治目標的完成,還要看國家實踐的決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早先委託中國人權協會,進行原住民政治人權的調查(譚光鼎,1999);進而委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從事原住民人權指標的比較研究(張中復,2002)。此回,又委託台灣綜合研究院,希望能進一步設計出原住民人權指數,以便能與其他先進國家比較。

筆者平日喜歡寫論文,雖然曾經參與前者的計畫審查工作,卻一向對於研究計畫裹足不前;當任職台綜院的原住民菁英官大偉表達合作的意思,並且表示另一位優秀的原住民研究生余明德也會一起參與,讓筆者覺得盛情難卸。筆者必須承認,大偉實在厲害,有辦法能將一篇論文轉換為研究計畫;可惜,沒多久,他就出國深造了。幸好,遞補的研究人員朱方盈受訓於英國,工作令人激賞。當然,若非台綜院副院長李安妮的大力支持,這個計畫是不可能如期完成的。

        我們要感謝參與審查、以及座談會的專家學者,包括伊凡諾幹、高德義、顏愛靜、林長振、陳忠成、張海嶼、阿洛查勞、卡爾、林淑雅、浦忠勝、吳豪人、以撒克阿復。最後,我們必須感謝原民會企劃處林江義處長、杞明錫副處長、林天輝科長、以及洪玲科員在行政方面的幫忙,讓研究計畫能順利出版。

 


*《各國原住民人權指數之比較研究》一書中的序。此書與李安妮、朱方盈 合著。200412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