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人說,國民黨會做事、不會宣傳,而民進黨雖不會做事、至少很會宣傳。國民黨會不會做事要由選民來評定,民進黨倒是公認精於包裝。在戒嚴時代,寫書幾乎是言論自由的唯一出路,選前出書代表插旗誓師的決心,選後則是對支持者的交代,譬如張俊宏的《大壓壓境》、許信良的《風雨之聲》、姚嘉文的《護法與變法》、謝長廷的《理直氣壯》。 民進黨在1986年成立,不能只有對國民黨的弔民伐罪,還必須寫出一番可以震撼人心的願景,也就是黨綱。新潮流結合海外力量揭櫫獨立建國,與美麗島相持不下,最後由陳水扁臨門一腳加入公投的限定詞,也就是在某些條件下,台灣才要公投獨立;難怪陳水扁一直耿耿於懷,認為民進黨自始只有『公投台獨黨綱』、根本沒有所謂的『台獨黨綱』。 為了護送阿扁進入總統府,民進黨特地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說台灣已經獨立、就差國號變更,除非改變現狀才要來公投。照法律人的說法,新法優於舊法,既然『台獨黨綱』已經被凍結為「歷史文件」,然而,不分老少對於被指為具有「台獨思想」依然覺得委屈。把創黨精神當緊箍咒,後來才有「華山會議」,看是否乾脆廢掉「神主牌」,相當寶。 蔡英文政府班師回朝,骨子裡是「威權時期不是大家都選擇服從嗎?」她一方面高舉維持現狀的免戰牌,另一方面卻又將自己塑成「抗中保台」的辣台妹,不知道葫蘆裡賣的甚麼藥。外交部長吳釗燮昭告,台灣目前並不尋求與美建立全面外交關係,民進黨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邱義仁更交心,「除非瘋了,台灣不會宣示獨立」,掛羊頭賣狗肉毫不腼腆。 沿襲黨外時代的「雞兔同籠」之爭,也就是體制外群眾vs.體制內議會路線,民進黨內一向有社運vs.選舉的爭辯。特別是在野時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既然不像國民黨有豐沛的黨產,只好訴諸社會弱勢的關懷,包括勞工、原住民、及婦女,而教改、及環保更是可以向中產階級動之以情。也因此,社運參與是民進黨政治人物必經的良心過水資歷。 在陳水扁總統任內,社運領導份子紛紛進入政府,由於民進黨劉姥姥進大觀園,強調必須做個負責任的執政黨、當家不鬧事,總覺得背生芒刺。他在大選前跟原住民族簽了『原住民族和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當選後又肯認,連任後再宣示未來台灣新憲法會有原住民族專章,至少看來誠意十足。幸好,由於朝小野大,阿扁還可以怪罪反對黨掣肘。 蔡英文一來沒有理念、二來沒有興趣,搞不清楚社運團體、弱勢族群、職業公會、甚至利益團體的差別,反正,不分區立委的名單必須擺平派系平衡;有為者亦若是,背後必須有靠山才能排在前面,傳統的社運界敬而遠之。再度問鼎九五如願,選民為了讓她順利履行競選承諾,特別賦予全面執政的優勢,已經沒有食言而肥的藉口,鼻子卻依然變長。 以原住民族政見為例,蔡英文原本允諾遷移蘭嶼核廢料,上台後除了道歉,偷天換日改為組團調查看是誰當年做的決策;為了防止在野黨重演九合一選舉的公投告捷,民進黨政府強制與大選脫鉤,台派自甘側翼而噤聲。當然,她之所以能夠矇騙得過去,要怪社運領導者心中有所求而背叛理想,而這一波的所謂新興社運份子,更是耐操好用、使命必達。 政見不是參考用的,必須經過論述來說服選民;不過,政客吃定支持者記憶力不好,往往輕諾寡信。民進黨為了「自由鳳梨」大內宣,明知有經濟規模、衛生檢疫、及消費習慣等課題,在產地每公斤不到20塊,政府宣布海空運最高可以到105元,姑且不論是否違反WTO不能補貼產品的規定,反正農民、出口商吃不到,也看不出有何外交效益,何不乾脆送給台商、或是台僑?
*《中國時報》2021/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