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先前宣布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近日將訪台,現又公告解除美國與台灣交往的限制,朝野政黨的反應不同。總統府表示,這是雙方關係的重要進展、反映台美之間關係緊密,而政府的態度是「遇到壓力不屈服,得到支持不冒進」;外交部也低調指出,會在既有良好的互信基礎上,持續深化彼此的關係。相對地,國民黨則提出警訊,希望台灣不要變成美中博奕的籌碼。由於川普即將下台,臨去秋波,令人有無限的想像。 自從美國總統卡特在一九七九年跟中華民國斷交,此後透過《台灣關係法》進行非官方交往,美國在台協會是實質的大使館,人員由國務院、及相關單位借調。柯林頓總統在一九九四年公布「對台政策檢討」,此後對台灣六大首腦訪問開始設限,亦即正副總統、正副閣揆、外交部長、及國防部長,歷任總統訪美必須個案處理,頂多只能到紐約、不及華府,而且往往是採取「過境」模式。事實上,國務院多年來也有一份「對台交往準則」,意在安撫中國。 相較於歐巴馬總統八年對於台灣視若無睹,川普相對上對台灣比較友善,特別是國會相繼通過《台灣旅行法》、《台灣國際參與法》、《台北法案》、《台灣防衛法》、及《台灣保證法》,令人眼花繚亂。綜觀其實質內容,不脫美中「三大公報」的藩籬,頂多是把被民主黨政府忘掉的「六大保證」翻箱倒櫃找出來,具體的作法就是四年內十一度軍售。然而,就台灣的國際空間擴展而言,依然自我設限於幫助台灣加入、或參與不需要國家資格的國際組織。 人家不遠千里送來,尤其是川普中箭下馬,原本可能打算連任後才要履行的,對方既然念茲在茲,一切盡在不言中,來者是客,當然不能失禮,更不可以拒人於千里之外。不過,政權即將轉移,民主黨的拜登與共和黨的川普在施政上有不同的優先順序,兩者的全球戰略也南轅北轍,特別是要如何跟中國周旋,前者傾向於呼朋保義、曉以大義,後者則是單打獨鬥、討價還價。不管如何,拜登比較像是有家教的謙謙君子,應該不好意思斷然通盤否定川普。 其實,拜登同樣必須面對武漢肺炎肆虐、及經濟實力大不如前的事實,當下的要務是如何善後,特別是歐盟迫不及待與中國簽訂《全面投資協定》,意味著盟邦對於美國是否有意願、甚至於能力來引領群倫,相當保留。在這樣的脈絡下,民進黨政府如果能有獨立自主的思維,當然還是可以東西照買、錢了人無代,反正是買保險、禮多人不怪,不管誰上台都不會嫌錢賺太多。 問題是,當龐培歐、及克拉夫特重提時空錯亂的「自由中國」,如果只是用字鬆散,未嘗不可裝聾作啞、不要當真。然而,要是這些人還停留在冷戰勢不兩立的思維,執意把台灣當作白宮總統辦公桌上那枝麥克筆的筆尖,我們有必要當軍事工業複合體的冤大頭嗎? 距離拜登就職日不到十天,川普要是神來一筆、敲鑼打鼓搭空軍一號來台,應該也不會太令人訝異。不過,川普如果真的認為台灣不應在國際社會被孤立,與其講一堆「參與國際組織」的空話,何不仿效當年小布希結合英國、德國、及法國承認科索沃,今晚,何不跟台灣來個建交?
*《台灣時報》社論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