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像內閣制的國家,只要政黨贏得國會選舉、或以聯合政府取得過半席次,黨魁就可以出任總理、沒有任期的限制,在總統制之下,即使憲法允許連任,還必須透過選民的考核來決定、沒有自動蟬聯的道理。政治人物想要連任乃天經地義,問題是,儘管有再強的意願,還必須先獲得同志的背書。內閣制比較簡單,只要被拉下黨魁,形同被否定;總統制則要進行初選,以美國獨立以來的三十四任總統來看,連任與單任的人數相當。 就整體政治情勢來看,蔡英文總統連任的最大挑戰,是去年九合一地方選舉重挫,形同選民對於民進黨政權的不信任投票,國民黨信心大增,儼然吃了十全大補丸,特別是韓流秋風掃落葉,迄今熱度不退,彷彿民族救星。然而,民進黨並不認為韓國瑜是無敵鐵金剛,畢竟他的深藍立場未必有利全國性大選,因此,只要能夠營造藍綠對決局勢,反而比朱立倫、或是王金平更好逼到牆角。關鍵則在於如何先將柯文哲邊緣化、讓他知難而退,畢竟「任何人都可以合作」。 只不過,蔡英文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賴清德會在立委補選後宣布參選總統。根據民進黨行之有年的提名辦法,除非全代會通過特別提名條例,照現有的規定就是進行全民調,協調是針對技術性的問題。儘管小英在元旦因為「習五條」撿到槍,「辣台妹」民調回升一成,短期內很難趕上賴神。如果不看樣本數不足、或拒答率太高的民調,賴清德顯然在中間選民佔有優勢,加上去年含淚不投票的深綠選民回籠,只要強化年輕的網路族,比較有可能守住民進黨的江山。 對於蔡英文來說,上策是讓賴清德急流勇退、不戰而降,不管是道德勸說、還是人格抹黑;前者是小英自己可以冠冕堂皇訴求的大道理,包括面對中國挑釁下的團結論、憲政危機,後者是透過媒體放話,包括突襲說、違反政治倫理。中策是想辦法透過派系的合縱連橫,不管在中執會就終止初選的進行、或是在臨全會演出民進黨版的「換柱」戲碼,就顧不了那麼多情面了。下策則是以拖帶變、且戰且走,反正現任者有豐富的行政資源,或有迎頭趕上翻轉的機會。 既然協調的底線是「蔡賴配」,而賴清德則堅持走完初選程序,尷尬黨主席卓榮泰坦承,最壞的結果是民進黨的分裂。如果說選民已經看膩民進黨的宮廷政治、派系鬥爭,同樣地,顧盼自雄的國民黨也是陷於提名的泥淖,歹戲拖棚、令人生厭。事實上,由藍綠近年兩次大敗,並非對方太強、而是支持者裹足不前,也就是傳統的政黨認同褪色脫鉤;要是有四成以上的選民對於兩大黨不置可否,那是政黨體系解組、醞釀重組的契機,或可讓選民有較多的選擇。 蔡英文表白自己並非怯戰、未提「現任優先」,溢於言表。不用深奧政治理論,初選激烈未必意味分裂、更非選舉失利的主因;同樣地,黨內團結雖是選勝的必要條件,要贏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包括人品、能力,口頭團結反而是敗選的保證。其實,立場堅定未必就要聲嘶力竭,特別是臨時抱佛腳,總不能老是仰賴美國與中國的交鋒;相對地,只要把自己的政治立場交代清楚,沒有必要閃爍媚俗,應該可以贏得理性選民的青睞。
*《台灣時報》社論,2019/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