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台灣人的語言自卑情結*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曾經聽一位祖母級的長輩回憶,日本時代念高女的,傍晚下課,原本是一群人嘰嘰喳喳,走到涼亭仔腳(騎樓)的時陣(時候),趕緊自動轉換為日本話,不然,會被人家笑沒有教養。記得念大學時,有一回在台北火車站前排隊等客運去郊遊,聽到旁邊的男生說,某某某同學很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喜歡講方言,頗有天生麗質不應該如此自棄的嘆息。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黃昭堂說過,台灣人留日裡頭,只有金美齡的日語最好、完全沒有一點腔調,其他的人多少都可以聽出一些口音。其實,包括前總統李登輝在內,台灣人講日本話都有「腔」,有人說是九州腔,因為當年來台的日本人,很多是來自薩摩藩。移民美國的第一代,應該也有類似的經驗,講英文有accent,彷彿就是un- American(非美國)的烙印。

由彰化去念台中中,很多同學的家長在省政府上班,第一次碰到那麼多講「國語」的人。當時,同學來自苗栗與嘉義之間,不少人是國中第一、二名畢業的,不是沒有過書。儘管不至於滿口「台灣國語」,不知道為什麼,一群人刻意不舌,或許是覺得娘;其實,那是無言的抗議。我想,這是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林獻堂,給我們最好的集體記憶,至少在精神上不能讓步。

退伍後先是擔任百科全書翻譯,又去考新聞翻譯,人家以為是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在目前帝寶的舊址上班,碰過白銀阿姨,慫恿我去上「正音班」,終究還是乖乖地看電傳打字、當編譯,不要肖想當播音員。老前輩說,早期的人除了要學時髦唱黃梅調,還要講一點四川話,表示抗戰時期待過重慶,或者至少可以沾一點邊。現在,傍晚聽傻大姊講新聞,異曲同工,又有幾分精神扭曲。

台灣人戰後留學,除了早期的去日本,絕大多數最後落腳北美洲,特別是念理工比較有機會拿獎學金。「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反正在實驗室不用講太多英文,背後卻有多少不足為人道的辛酸。當然,第一代比較辛苦,再怎麼努力,也難升到管理階層;至於在新大陸出生的,除了膚色,就跟白人沒有什麼差別,至少英語字正腔圓,不會輸給來自印度、香港、新加坡的人。

英文相當程度是國際語言,至少就知識的吸收,不用仰賴日本、或是中國翻譯的二手傳播,畢竟那是人家篩選過的。父母望子成龍天經地義,如果能有好的英語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國際競爭力,當然也就有更多的機會找到更好的工作;看人家有錢的小孩從小學英文,當然也希望政府出錢讓大家學,越早學越好。只是,常識未必是周延的,特別是對母語的排擠。

我們應該檢討,為何大家從小學英文,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視之為畏途?語言心理學家(不是英文老師)會告訴大家,要學好外國語言,必須先把母語學好,小孩子就會自動切換。我們接受百年外來統治者的「國語政策」,母語學不好,邯鄲學步,不要說英語、連華語也一樣。民進黨政府誓言打造「雙語國家」,潛台詞是用英語對抗華語的霸權,母語依然被邊陲化。

目前的母語教育只是應付了事,那是承續國民黨「母語在家裡學就好」的迷思,也就是不登大雅之堂。當父母的母語能力零零落落,頂多淪為簡單的生活語言,甚至於已經不是自己的族語,那是問道於盲。如果真的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政府應該出面承擔母語的復育、標準化、以及教育,而非在接見少數族群代表的時候,才想到要講一些漂亮的場面話,那是沒有誠意的作法。

在多元族群的民主國家,暫且不談個別前來的志願新移民,「母語受教」是基本的人權。民進黨出身社會運動,不應該對於母語運動的承諾失。提高國家整體競爭力是好的目標,然而,沒有必要為了外語能力搞得人仰馬翻;更何況,即便是外語能力,也不是只有英語而已。營養品如果吃太多,要小心,很可能適得其反會傷肝,不要讓英語繼日語、華語,成語消滅母語的第三「國語」。

 


*  2018/10/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