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馬來西亞的獨立建國*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馬來西亞(Malaysia)原本是英國的屬地、及保護國,歷經馬來亞(Malay)南部的馬來聯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 1895-1946)、馬來亞聯邦(Malayan Union, 1946-48)、以及馬來亞聯合Federation of Malaya, 1948-63),在1957年正式宣佈獨立,進而在1963年結合新加坡、加上沙巴 Sabah)及砂越(Sarawak),成為現在的馬來西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sia);在1965年,新加坡被迫退出聯邦、自行獨立建國。

馬來西亞半島 最早受到印度教、以及佛教文化的影響,接著在十一世紀接受回教信仰,各地開始建立蘇丹國;葡萄牙及荷蘭先後在15111641年進犯佔領麻六甲,作為貿易擴展的據點;在十七世紀,北邊的五個馬來邦 淪為暹羅的附庸;英國在1824年跟荷蘭簽訂條約,荷蘭出讓麻六甲,分別瓜分馬來亞、以東印度群島(印尼),各有自己的勢力範圍;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短暫佔領馬來半島、及東馬,鼓勵馬來民族主義來反抗英國帝國主義,馬來人不再溫良恭儉讓。在1957年,英國為了安撫馬來人以對抗馬共的騷動,讓馬來亞聯合先行獨立;砂越、沙巴、及新加坡在1963年自治,隨後加入馬來西亞。

 在一次大戰前,英國在馬來半島的統治大致確立,英屬馬來亞包括:海峽殖民地成立於1826年,含麻六甲城、及新加坡,原屬英屬東印度公司,在1867歸殖民地部直轄,共同被列為皇家殖民地;四個馬來邦在1895年與英國簽訂約結合為馬來聯邦,透過結盟方式來抗衡暹羅,形式上獨立、實質上是保護國;以及五個馬來屬所擁有的自主性稍微多一點,雖然不是殖民地,不過,依然對英國言聽計從,算是英國的勢力範圍。

 由於佔領印尼的荷蘭並未真正立足婆羅洲,英國是在十九世紀染指東馬,蠶食鯨吞汶萊蘇丹國,先後取得西邊的砂越、以及北邊的沙巴,合稱英屬婆羅洲:砂越在194671日成為英國直接管轄的皇家殖民地,沙巴先在1888年成為英國的保護國、繼而在1946715日成為英國殖民地,兩地在1963年獲得自治、隨即與新加坡共同加入馬來西亞;汶萊1888年接受英國的保護,在1959年獲得自治;由於擔心資源收益的分享,汶萊對於是否加入始終舉棋不定,在最後一分鐘決定敬謝不敏,終於在1984年脫離英國獨立。

二次大戰讓英國必須重新評估大英帝國的未來,包括東南亞的殖民地。相較於歐洲帝國主義傳統的「分而治之」殖民政策,英國自豪在戰後採取的是「湊合才走人」作法,也就是幫助殖民地從事民族塑造、以及國家打造,進而期待新獨立的國家可以合作對抗共產主義,不過,人算不如天算,日後在馬來亞的實際發展卻是事與願違。

在新加坡於1942年被日軍攻下之前,英國原本假設在馬來亞的統治沒有期限,去殖民彷彿遙遙無期,沒有預料到了戰後,除了要面對貿易逆差的貢獻、以及駐守的財政負擔,眼見荷蘭應付印尼獨立革命、法國陷入中南半島戰事,在1940年代末期終於覺悟去殖民已經是擋不住的潮流,不過,仍希望能透過託管的方式再撐一個世代;驚魂未定,沒想到韓戰在1950625日爆發,中國於195011月底出兵發動「抗美援朝」,打亂了英國在戰爭結束前所做的美夢,英相艾德禮擔心美國總統杜魯門會貿然投原子彈報復,在12月初匆匆飛往華府確認,儘管如此,內閣成員依然憂心中國是否會入侵香港、接著南下中南半島、最後進軍馬來亞,這時候,新加坡又爆發暴動,軍方不免掛心當地肆應的能力,諸事不順,只好決定放手先讓馬來亞獨立再說。

馬來西亞的獨立日(馬來文Hari Merdeka)在831日,又稱為國家日(Hari Kebangsaan),慶祝馬來亞聯合(馬來西亞的前身)於1957年脫離大英帝國,去年剛好滿六十歲。

 


* 2018/05/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