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國民黨確定由丁守中出戰台北市長,民進黨選對會也決定自推候選人,年底的選舉將會是三國演義。假使柯文哲沒有披掛綠袍的意願、或是對方拒人於千里之外,民進黨有可能兩種戰術。第一種是在暗中跟柯文哲維持結盟關係,黨內誰出線就不是那麼重要。第二種是直接挑戰柯文哲,看他此番經過左右搖擺、到底還有多少能耐,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自己人可以稍安勿躁;風險是萬一非嫡系選上市長,要是小英民調無法改善,兩年後出來挑戰的將會是同志。 目前民進黨內呼聲最高的是行政院長賴清德,由內閣成員的組成來看,層峰未嘗不是沒有要他上陣的意思,關鍵在於新潮流是否願意賭上手上的王牌;同樣地,陳菊也有類似的功能,也很難排除她更上一層樓的雄心大志。事實上,只要是打一場漂亮的戰,雖敗猶榮,大家都可以循陳水扁模式問鼎九五。至於徵召顧立雄、鄭麗君、或唐鳳,那不是深謀遠慮後的練兵、而是趕鴨子上架般的兒戲,更是對於已經表態的姚文智、呂秀蓮、及蘇煥智三人的羞辱。 在上回選舉,柯文哲的打法是在浪漫三角中左右逢源,一方面以原生的族群身分安撫民進黨支持者,另一方面則以曖昧的統獨立場來卸下藍營選民的心防,得以打敗國民黨所提不被年輕人青睞的連勝文。當下的問題在柯文哲視綠營為糟糠之妻,五大弊案雷大雨小是一回事,中國政策走鋼索,一句「兩岸一家親」終於讓民進黨基層忍無可忍,即使蔡英文想要用「台灣價值」曲意護航也難;同樣地,藍營對於柯文哲在壓力下向民進黨輸誠也老大不高興,變成兩頭落空。 在三分天下的局面下,現況是三個陣營相互敵視,也就沒有所謂主要、或次要敵人的差別,選民當然沒有棄保的道理。面對國、民兩黨的夾殺,柯文哲並非只能束手就擒,畢竟,大多數選民雖然討厭國民黨、對民進黨也沒有好感,尤其是年輕人、以及教育程度越高者。實事求是,柯文哲何不以真面目示人,不要繼續裝瘋賣傻。既然中國政策迴避不了,那就好好思考在統獨的光譜中,究竟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兄弟之邦、中華民族、或是維持現狀有什麼差別? 不管民調機構的政治立場,當下選民對於民進黨、國民黨、及時代力量的認同分別大約是三成、二成、一成,另外有四分之一沒有特定認同,台北市的政黨認同更為流動。國民黨各路人馬如果各懷鬼胎,柯文哲不會放棄拉攏;同樣地,要是民進黨派系依然私心自用,特別是主帥不敢用戰將,對手當然可以見縫插針。如果民進黨還是把時代力量當作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打算還沒有長大就捏死,那就是白色力量整合的契機。
*《聯合報》 2018/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