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年的1月26日是澳洲的國慶日,紀念英國第一艦隊在1788年抵達雪梨,帶來澳洲白種人的先民。在1972年的澳洲國慶日,四名澳洲原住民在國會大廈外頭的草地撐起一把海灘陽傘展開靜坐,抗議牌子寫著,「我們現在就要土地權」(We want land rights now)、「就要土地、不要租地」(Land now, not lease)。族人接著在這裡搭起8頂帳棚,媒體稱為「帳棚大使館」(tent embassy),理由是既然原住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儼然就是外國人,當然應該有使館給前來的使者。 抗議的癥結在於原住民族的土地長久以來被蠶食鯨吞,族人只能在礦場、或是牧場當廉價的勞工。在1960-70年代,受到美國黑權運動啟發,澳洲原民開始要求改善工作條件、還我土地。導火線則是政府在1963年未經Yolngu族人的同意,將土地賣給鋁礦公司,法官在1971年判定澳洲的法治並不承認原住民的土地權,引起全國原民強烈反彈。當時自由黨總理馬克馬洪(William McMahon)虛與委蛇,終究悍然表示原民的土地權從來不存在,卻又故意做慷慨宣布,只要原民證明有合理的經濟或社會用途、就可以跟政府約承租50年,族人群起譁然。 根據當時首都特區法律,在國會外面的草地可以搭帳棚,只要不超過12頂。一名警員問族人,你們的訴求是什麼?族人回答道是要土地權,這為仁兄搖頭,這豈不是遙遙無期、沒完沒了?族人的看法很簡單,這些是我們的傳統領域,政府憑什麼租給礦業公司,而我們竟然還要向政府租自己被偷的土地?失望之餘,他們要求還我土地權及礦權、分享收益、保護神聖的祖靈地、補償無法歸還的土地、及將原民人口佔多數的北領地升格為省,並獲得反對黨領袖到場表示支持。 原民的抗議行動立即獲得旁邊澳洲國立大學的學生支持,加拿大使館人員還前來聲援,而國際媒體的報導也任政府相當尷尬,反對的聲音隨之而來,抱怨非法佔地、破壞景觀。政府先是表示可以就地、或是換個地方設置「俱樂部」,族人斷然拒絕懷柔的手段,因為此舉不會改善土地權的困境;接著就是抓人、拆除帳棚,你拆我搭;最後一招是通過條例,禁止在國會大廈外頭逕自搭帳棚。儘管如此,澳洲全國各地紛紛搭起原民使館,抗議對外來政權及墾殖者的土地掠奪。 國會在1988年移到附近、原址改為民主博物館,原民帳棚大使館在1992年原地重建,是抗議靜坐的聖地、也是首都坎培拉的景點,並在1995年被登錄為國家自然文化資產。儘管多次被看不順眼的人放火燒過,原民帳棚大使館迄今屹立不搖,國家博物館還特別介紹,也是澳洲國家廣播公司的教材。更有人性的是,外面還有一個信箱、可以收信,朋友如果有興趣、卻沒有機會到此一遊,可以寫信到下面的地址:Aboriginal Tent Embassy, Canberra ACT 2601, Australia。 據說在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行動受到當年阿拉伯之春啟發,事實上,40多年前的澳洲帳棚大使館才是佔領運動的先驅。目前,澳洲原住民抗爭已經進入第三代,擴及主權、及自決權,而非文化展演,畢竟,原住民族從未簽訂條約放棄主權、有沒有國會立法加以消除,而自決權更是兩公約所揭櫫。就跟所有統治一樣,澳洲政府連哄帶騙、軟硬兼施,至少還會藉口要給草地澆水;相對地,從凱道趕到捷運台大醫院站1號出口再驅離,見證KP跟小英的小家子氣。
*《民報》 2018/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