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

施正鋒政治學博士網站政治觀察/報紙

E-mailcfshih@mail.ndhu.edu.tw

信箱106台北市郵政26-447

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的荒謬*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日前公布最新的多益英語能力測驗,台灣的排名四十一,落後於中國的三十六名、韓國十九名。有立委質詢表示憂心,認為語言代表國家的軟實力及競爭力,我國力推新南向政策,更顯英語的重要性,因此主張以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閣揆賴清德答應允成立推動為委員會擬。無獨有偶,也有十大青年獲獎人附和,指出我國英語教育失敗、應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

我們知道,多益英語目前只有五十左右的國家有排名,必須有超過五百人以上接受測驗才有評比,並非所有的非英語國家可以找到名字,譬如荷蘭、瑞典、丹麥、或是芬蘭,很難說她們的競爭力不足。即使多益由日本人所推動,歷年來的分數都在台灣後面,我們這回小贏日本的四十二名,很難說我們的軟實力比她們強。相對地,泰國與印尼的國際觀光受到西方青睞,她們的成績一直落後甚多。

國家軟實力、或國際競爭力的指標很多,最重要的應該是公民是否具有獨立思考、及創造力,語言未必是最基本的。假使外語能力是關鍵指標,在諸多外語當中,還必須要看我們的標的,以觀光業來說,日本跟韓國的消費力較強,應該是重點努力的對象;至於東協國家經貿的擴展,英語未必是走得通。如果要說我們的邦交國、或是串連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墨西哥,西班牙語才是失去的一環。

環視世界的語言政策,有國家語言、官方語言、或國家官方語言,前者大致以象徵意義比較多,特別是族群平等,譬如加拿大的英語及法語、紐西蘭的英語及毛利語、或瑞士的四大族語;後者大體是指公家機構的日常語言,由於涉及族群的往上社會流動,民主國家往往小心翼翼。考察目前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五十多國家,不是前英國的殖民地、就是美國的託管地,台灣沒有必要自我矮化。

台灣百年來遭受外來國語政策的扭曲,不管是日語、或華語,一直是國人心靈之痛,有志之士長期推動將四大族群的族語列為國家語言。『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目前已經明定原住民族語言為國家語言、『客家基本法』修正草案打算列客語為國家語言,草擬中的『國家語言發展法』也有落實族群平等的願景;然而,光是「台語」一詞就議論紛紛,少數族群不免憂心忡忡,擔心自己的母語擺脫不了被宰制的命運,恐怕還需要更多的真心對話,而非虛應故事的審議式民主。

閣揆賴清德擔任市長之際,誓言以十年光景將英語成為台南的第二官方語言,市府還成立專案辦公室,重點在文書雙語化、及友善英語環境。我們不知道公務人員提高英語能力與行政效率有何關連,更不用說公文的英譯是浪費國家資源,頂多只有宣傳的效益;至於提供英語環境,對於非英語國家的觀光客形同歧視。更值得思考的是,獨尊英語的結果,是否會與母語復育的目標背道而馳?

其實,會去參加多益英語測驗的動機很多,包括移民。我們由在目前查得到的紀錄中可以看到,美國在二十年前的多益成績平均是606,同年西班牙、法國、及馬來西亞平均分別為609635、及640,竟然比母語非英語的國家還低!當年的美國是否該羞愧到無以復加、應當正式列英語為官方語言?

 


*》社論  2017/10/16

TOP